摘要:體育教育在提高初中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力,就需要尊重學生的體育課堂主體地位,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從學生在體育課堂的主動參與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探究當代學生體育課堂主動參與性低的原因,尋找適合學生的提高主動參與性的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育;主動參與;策略
一、 引言
伴隨著新課程目標改革的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不同于傳統應試教育中注重升學應試而忽略學生的體育教育,現有的初中體育教學以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掌握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如何使學生和教師重視體育教學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性,營造輕松活躍的體育課堂氛圍,是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需要重視的問題。
二、 學生主動參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 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初中生作為廣大青少年的一部分,正處于身體快速發展階段,更需要自身能力的培養,包括身體素質的提高和自主鍛煉能力的掌握。所有這些都需要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配合,教師采取措施鼓勵學生自主參與體育課堂教育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 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科技強國,教育是關鍵。要培養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就不能忽視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體育課堂教育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不僅能夠指導學生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良好的精神品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
3. 能夠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
主動參與意味著主動學習,相較于被動學習,有著更多的自主選擇性和自我發展性。同時在主動參與的情況下,學生往往精神力更加集中,課堂學習效率更高,更容易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促進素質教學的實現,能夠有效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 初中體育教學學生主動參與性低的原因
1. 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相應的尊重。
新課程改革要求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就意味著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部分地區的教學改革還未徹底進行,教育體制的限制下,一些教師仍然側重于學生的應試教育和身體素質,比如縮減學生的自主休息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對課堂上的教學過程做出嚴格的規定,這些學生的主體地位被限制。由于學生主體個體差異的不同,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興趣、意識觀念等進行合適的分層教學,而不能使全部學生被動的按照教師所做的要求練習。
2. 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能力不足。
教師在教學中處于引路人的地位,所要做的是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而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來達到。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責是為學生做示范和講解,這種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對初中生來說,體育課堂上沒有自我表現和實踐興趣愛好的空間,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提高;對體育教師來說,單方面的體育技能和教學知識的傳授類似于照本宣科的教學,不利于教學能力的提高,而且缺少教學互動與溝通,難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能力,不利于體育課堂學習的高效開展。
3. 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過于單一。
現有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這是由于部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應試性導致的。體育教學內容的不足,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堂感到枯燥,從而產生抵觸情緒,這會使得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降低。初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不同,采取因材施教和學與玩相結合的措施,對運動天賦好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安排,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入游戲帶來的互動作用,將游戲與教學結合,利用課堂小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4. 初中體育課堂評價體系亟待優化。
從現在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來看,側重的是體育測評結果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而忽視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沒有給予學生主體過多的關注,使得學生的情感和建議不能得到有效表達,不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對初中體育課堂的評價體系進行多元化的優化,增加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狀態的評價,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針對每個學生做出適合其自身身體素質等的評價,促進學生綜合性的全面的發展。
四、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體育教學的主動參與性
1. 尊重學生主體的個性差異開展教學活動。
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規定,重視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身體素質差異,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此,需要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特征確定學習目標,給予教材的基礎上創設具體的情景,鼓勵學生自由分組和討論來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分層教學等教學方式的應用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 加強師生互動和溝通。
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提高學生自主參與性的重要措施,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基于教學內容和初中生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靈活性的課堂活動以交流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方面,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也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規劃也是師生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實時關注學生的練習動態,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指正,根據學生的表現做出相應的評價,對表現優異、熱情高漲的學生給予更多鼓勵,而對那些表現不積極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個性輔導,提升其學習信心。因此,教師應參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發揮好引路人的職責,激勵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采取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同時,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亟須優化,完善多元化的課堂評價體系也是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偉.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劉勝福,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城關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