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核心素養已經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同時核心素養的出現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新形式和支撐。本文以高中物理知識為基點,闡述如何利用物理知識來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構物理模型,利用事實推出科學的結論,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導向;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一、 引言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等綜合素質。核心素養是科學素養的核心,它的培養范圍只涵蓋少數,而不是全部。核心素養作為一種綜合的高級素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就可以讓學生明白要尊重事實這個道理。目前,各國都非常關注核心素養,這是因為它可以滿足個人發展的需求,還可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 我國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的知識呈現碎片化特點
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能聽懂卻不會做題的情況,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教師把物理事實集中在一起進行教學,而不是通過邏輯關系慢慢呈現給學生,并簡化了物理公式和定理的推導過程,或者說有多種推導方式,而教師只講解了其中一種等等。因此,教師要反思這種做法,教會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從學過的知識點中提煉出核心觀點,幫助學生找到知識點的聯系,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師來呈現知識。
2. 解題方法講解過多
很多學生在考試時沒有任何解題思路,這不是因為平常的練習做得不夠多,而是日常練習中缺乏獨立思考。所以,教師要一邊講授基本知識,一邊引導學生不迷信權威,讓學生學會通過建立物理模型、創設物理情境和演繹推理等方式獨立思考,從而鍛煉他們的解題能力。另外,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方式上,讓他們根據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認識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3. 學生缺乏創新思維
執行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多數學生都能遵照教師的指示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現知識,并通過自己的推理和驗證得出科學的結論,這一探索過程對于高中物理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并幫助他們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交由學生完成推導和驗證過程,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意義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提前把學習要求和學習資源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家中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大致的學習內容,然后回到課堂上進行師生面對面交流的一種教學模式。
1. 優質的資源是提升學生自學效果的保證
課堂一般是圍繞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開展的,在之前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有導學案、測試題和課件等靜態文本資源,學生很難突破教學重點。而通過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教師就可以應用微視頻和Flash動畫等動態資源,幫助學生清晰地了解學習內容,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一個正確的、深入的認知,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效果,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2. 網絡互動平臺是學生解惑的有效途徑
摩擦力這個章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這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優勢,但是有些常見的摩擦力表象卻成為學生的學習阻礙。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互助解惑平臺為學生答疑。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兩個交流平臺來消除疑慮,一個是教師的個人物理網站,每一個學習內容下方都有交流評論區域,學生就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寫下自己的疑問,與教師進行網上互動;另一個是班內物理QQ群或者微信群,學生可以在群里和師生進行實時互動,有任何疑惑也可以及時提出來,這樣同學和教師就可以為他們解惑。
3. 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組織學生在課堂進行交流探討,解決他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就可以對課堂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解決他們想要了解的問題。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給學生三四分鐘的時間思考,讓他們梳理課前自主學習的思路,并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困惑;其次是讓學生自由討論十分鐘,讓他們互相討論自己的困惑,并對問題進行總結,然后集中向教師請教。通過這兩個環節,課堂的學習氣氛就開始熱烈,學生的精力也全部集中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被帶動起來,這樣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 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
1. 讓學生認識并領會物理模型
在上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來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掌控教學活動,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從而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課后如果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查找答案,或者通過終端向老師請教。翻轉課堂模式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形成模型化思維,主要包括四個階段,現以“自由落體模型的建立”為例進行說明。第一階段:學生要認識到物理模型在學習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性。第二階段:建構模型,讓學生了解模型的特點和構建模型的特點。首先讓學生觀看視頻,視頻內容主要是介紹了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對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的不同看法,然后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物體在下落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課堂結束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器材來驗證自己的觀點,等到實驗結束后教師再進行分析,同時也把空氣阻力這一因素提出來了,讓學生認識到自由落體模型建立的一個條件就是忽略空氣阻力,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第三階段:通過塑造物理模型,讓他們判斷事實與模型之間的差異。第四階段:進一步探索物理模型的特點。首先讓學生一起討論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雨滴的下落速度大概是多少呢?如果把雨滴的下落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那么它的落地速度是多少呢?這與正常的雨滴下落速度相符嗎?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雨滴落地速度的危害,并分析出雨滴的受力情況,讓學生找出空氣阻力、壓差阻力和黏性阻力等因素。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多個物理知識點,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發散他們的思維,逐漸培養他們的物理模型意識和科學看待物理問題的習慣。endprint
2. 提供還原物理問題情境的機會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面對的物理知識是現象和過程被剝離的那部分,還有結合了物理模型和數學知識的練習題,所以很難體會到原始物理現象發生的情境。而翻轉課堂模式可以擴大物理問題情境,讓物理過程變得更生動、更真實。對于學生無法親身經歷的物理內容,通過翻轉課堂模式都可以呈現出來。以“光的折射”為例,教師可以簡單設計一個情境:用燒杯裝一半容量的水,然后把一支筆放進去,接著把裝有筆的燒杯拿到教室外面有太陽的地方,讓學生猜測在陽光的照射下筆的倒影是直的還是彎曲的。因為在初中階段簡單地學過部分關于“光的折射”的知識,所以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直的。待學生回答完以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彩虹的圖片以及海市蜃樓的錄像等自然現象,讓學生了解光的折射這個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然后引導學生說出其他的實際案例。學生通過觀察,列舉出了很多常見的物品,譬如眼睛、放大鏡、望遠鏡和汽車觀后鏡等等。因為實驗、圖片和錄像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東西,所以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在思考的時候也會更加積極。通過上述過程簡單地介紹了光的折射,讓學生在熟悉的物理情境中,對問題進行分析,并通過分析、歸納和推理,最終得出論證結果。
五、 結語
核心素養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還可以為翻轉課堂模式的開展提供動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圍繞知識、態度、能力、情感和品質這五個點來開展,通過創設物理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習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參考文獻:
[1]何平,吳廣國,鄒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物理教學,2017,11(2):13-14.
[2]周長春.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教學案例研究——以“超重和失重”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5):28-31.
[3]王俊.核心素養導向的“問題·對話·體悟”教學——以高中物理“功”的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3(11):21-23.
[4]林欽,陳峰,宋靜.關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5,23(12):90-92.
[5]曹義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觀福建省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有感[J].物理教師,2016,37(11):30-33.
作者簡介:
吳福金,福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