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多年來,器樂學習一直是音樂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有很多師生反應,在中學音樂課堂上很難開展。豎笛是進入課堂器樂教學的最佳樂器之一。豎笛與我國的竹笛有些相似,具有固定音高、發音準確、音色優美典雅、攜帶方便等優點,所以深受學生喜愛。
關鍵詞:豎笛教學;高中;音樂課堂
豎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課堂轉化為一個舞臺,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同時在我們音樂課中進行豎笛教學要制定一個嚴明的課堂紀律,讓學生了解豎笛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吹奏的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下面就如何提高豎笛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的實效性談談一些我的體會。
一、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所以中學音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豎笛之前要認真備課,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豎笛。豎笛教學一個重點是激發學生的吹奏豎笛的欲望和好奇心,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能力的大小、能否取得預期成就,與興趣和愛好有很大的聯系。那么,學生的興趣從哪里來?是音樂的本身還是樂器的演奏技術呢?結果顯然易見,是音樂本身帶來的藝術熏陶,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一些現象:有的學生并不會彈鋼琴,卻能全神貫注地坐在鋼琴面前,即便用一根手指在鋼琴上彈奏著他們喜愛的樂曲,他們臉上也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是鋼琴的絢麗指法吸引了他們嗎?并不是,是音樂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吸引了學生,所以,學生的興趣來源就是音樂,符合學生自身的審美需求,所以在豎笛的學習上也是一樣,遵循趣味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適當地講解示范,對學生的一些動作和技巧進行引導,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好豎笛,同時在器樂教學過程中也能適宜地發揮學生潛在的才能。
二、 設置舞臺,提供表演的機會
中學生面臨著青春期,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羞澀的心理,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的才藝,但是內心還是具有想要表演的欲望的,所以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勇氣,同時在引導學生表演豎笛的過程中,可以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兩方面來訓練學生,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讓吹得較好的學生示范演奏,其余的同學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讓這個曲子的內容更加豐富,音樂教師在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以引導,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糾正,并且適當地進行表揚,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讓學生參加一些大型的藝術表演,舞臺表演,例如藝術周匯演,聯歡會表演,讓學生通過實際演出,鍛煉豎笛的能力,同時更大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學習豎笛的能力得到更大的發揮。
三、 掌握適當方法,合理選曲
音樂教師要利用好教材所選曲目,教材中豎笛演奏的學習和樂曲的選擇都有相應的標準,強調音樂的實踐性,鼓勵音樂創造性,并且,教材中的選取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注重學生個性特征的發展,教師在利用好教材選取之外還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課外曲目,增加學生的好奇心,但是在樂曲的選擇上注重與單元主題結合,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規則,先易后難,由淺入深。一定要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倡導師生之間的互動。豎琴是一種甜美而優雅的樂器,要想讓學生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必須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例如培養正確的吹奏姿勢和呼吸方法,讓學生學會吹奏,要想使豎笛發出悠揚的樂聲,一定要讓學生掌握住正確的持笛姿勢,讓氣流暢通無阻。正確的方法:頭平視,笛子和身體垂直,與胸呈小于45度角,手指自然彎曲,用第一關節的指腹按孔。教師通過對學生基本功的掌握讓學生對豎笛的學習產生信心,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對藝術產生一種欣賞的感覺。
四、 培養學生在音樂多方面的能力
1. 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音樂是一項聽覺藝術,為了讓學生獲得敏銳的聽覺能力,中學音樂教師在每節課都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的聽的能力進行訓練,例如:教師可以用琴彈奏三四小節的旋律,就可以讓學生用豎笛進行模仿吹奏,以此反復,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訓練基礎之后,然后接著彈奏旋律,讓學生達到能夠直接聽到然后唱出來,培養學生的樂感。
2.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樂譜的創造是一種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的活動,在課堂上,教師適時地將教學任務分給學生,讓學生組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們自己主動地按照指定的節奏創造出旋律,再用豎笛進行演奏,從演奏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進行修改,直到自己覺得滿意,或者請同組的學生幫助吹奏,或者發現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還訓練了學生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勇于改正的良好品質。
3. 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中學音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學生素質的培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奏練習,可以培養學生密切合作、團結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采用分組的合奏練習、男女生分步練習、一領眾練習,并且定期舉辦一些小型的分組比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豎笛學習中來。
五、 結語
豎笛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通過豎笛多種形式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創作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共同成長,在生動、活潑、有趣的音樂實踐中,了解熟悉民族、世界的優秀音樂文化,體驗和感悟音樂之美,最終達到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賀龍旗.小豎笛大舞臺——淺談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音樂大觀,2013(1).
[2]張雯潔.將豎笛教學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研究[J].音樂時空,2015(15):182-182.
[3]汪鑫.如何加強豎笛常規教學的有效性——對初一年級豎笛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4(4):119-119.
[4]凌敏.中學音樂課堂豎笛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