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航??
摘要: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它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變化規律等等。在不少環境問題中,我們都能看到化學這一學科的影子。大多數環境污染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式。文章基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中環保教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環保教育;實施策略;教育現狀
一、 引言
在高中化學這一階段,我們需要將環保教育滲透進其中,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好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同樣也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一些生活技巧,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在探討了環保教育和化學這一學科之間的關系后,教師就需要積極思考如何進行實踐,才能夠既不耽誤實際教學,又不失化學課堂的實用性。
二、 理論教學,結合實驗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化學基本上就是由化學方程式組成的,事實也正是如此。而在化學課堂上,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化學方程式,并且強迫學生生硬的進行背誦,這樣顯然是低效且無意義的。化學實驗在化學這門學科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涉及環保教育。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污染“搬”到課堂上來,通過實驗的操作與展示來給學生講解其背后的原理。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通過實驗加深學生的課程印象,同時,將環境污染背后的反應式“搬”到課堂上來,更有利于學生細致地觀察其背后的原理,進而形成自身有關化學污染與防護的認知體系。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講解實驗的細節、流程以及具體原理,保證每次實驗過后,學生都能有所領會,有所收獲。
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一(蘇教版)專題二——“含硫化合物及其性質”這一章中,眾所周知,硫及其化合物是酸雨中的主要成分。而酸雨作為化學污染的典型案例,教師在這一章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具體圖片展示、實驗操作來進行教學,這樣既能夠通過實驗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理論學習讓學生意識到酸雨的危害,了解它形成的具體原理,以此來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而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講解,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嘗試讓學生有一個近距離接觸,以此來形成學生腦海中具體的印象。
三、 設置課題,自主探索
高中生相對而言學習能力較強,理論知識掌握的較為全面。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實施環保教學,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的方式來加以開展。學生的潛力總是無窮的,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也許能夠實現更加高效的化學課堂。這里教師所需要做的就在于為學生設置一個較為合理的課題,以此為方向,讓學生自行探索。此舉的意義在于明確學生的探索方向,避免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而步入誤區,進而會導致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當然,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劃定相應的討論范圍之外,也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對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予以及時解答。
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二(蘇教版)專題二——“太陽能、生物質能及氫能的應用”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利用太陽能的地方有哪些?太陽能、天然氣、燃油這些能源各自都有什么優點?為什么我們開始提倡發展太陽能?等等。以這些問題作為導向,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組,全面討論,進而能夠得出更加多元、具體的結論。而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進行講解這些環節都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思考相關的拓展問題:太陽能發電的原理是什么?這之間有哪些能量轉換?以此來回歸課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美完成。
四、 動手操作,親身感受
在化學實驗的學習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無疑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而針對于化學學習中的環保教育,由學生親手進行實驗,能夠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反應的魅力。同時,學生對化學污染的相關反應原理也能夠有一個更加具體、深刻的印象。而教師則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進行實驗之前,要講解好各種細節以及注意事項,避免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時候操作失誤引發意外。而在學生結束了實驗之后,教師要注意督促學生進行總結、發現,以此來檢測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進行相應總結,既是對學生的實驗內容做一個整理、歸納,同時也是糾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失誤。
例如高中化學必修一(蘇教版)中,在學習“鈉、鎂及其化合物”這一節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過實驗的操作流程及細節之后,可以嘗試由學生自主進行操作。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注意指導,以防學生操作失誤。Na、Mg作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元素,應用十分廣泛。而在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被具體應用到生活中時,同樣有可能帶來一些環境問題。那么這里,教師帶領學生詳細觀察了這些金屬元素的反應及性質之后,更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主探索、發現。
五、 課后實踐,戶外拓展
除了在課堂開展相應的實驗、理論教學,教師同樣可以督促學生進行課外探索。環保教育本身就是一項戶外研究,只有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進行探索,才能夠保證學生有更加深刻、長期的認知記憶。同時,戶外拓展相對于課堂講解而言更加生動、有趣,通過課后的探索,教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學習能力較強,但缺乏自制力,因此,讓學生進行課后實踐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及時督促,保證自主學習的效率。
六、 結束語
高中化學課堂作為一個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充實學生理論知識的課堂,在課堂中適當的引入環保教育,既能夠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也能通過具體的實例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而在具體引入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注意課堂上的實驗教學,同樣也要給予學生課后探索的空間,這樣才能夠充分保證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強,李文娟,劉艷霞.淺談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J].廣州化工,2013(03).
[2] 房建華.“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
[3] 蔡綠波.探究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2(36).
作者簡介:王明航,中學一級教師,福建省晉江市紫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