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選
摘要:對高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任務以及內容,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有利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未來人生的走向保駕護航。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于高中政治與實際的生活距離較大,因此經常會出現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使得教學的目的很難得到實現。在實行新課改之后,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受到了重視,本文通過對政治教學進行分析,對高中政治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以及現實意義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政治教學;高中學生;生活化
高中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在政治課堂上所學的政治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由于教學與實際生活中的差距過大,使得這一目標難以實現,讓政治教學的學科價值大為貶值。新課改對這一現象進行了重視,同時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改變這一現狀,讓政治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為了讓政治教學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也對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現的渠道進行了探討。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含義
政治課程教學的生活化理念指的是讓學生從已經獲得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活經驗中,通過在政治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對生活進行政治化的思考,讓生活經驗與政治之間進行轉化。通過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我們可以知道,認知是來源于實踐的,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對真理進行檢驗也是需要通過實踐來進行完成的,并且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以上可以看出,生活與政治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抓住二者之間的聯系可以有效的將政治帶入生活當中。所以,為了讓高中的政治教育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的緊密,就需要將政治理論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結合,通過生活中的案例對政治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更加透徹,實例分析也有利于學生對政治知識在生活中進行良好的運用。
二、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是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的理念提出,對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行重視,因此理論聯系實際就成為了教學中重要理論,與此同時它也是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教學原則。基于高中學生所處的階段,在進行政治教學的時候,必須將課本上的基本內容與高中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特有思想進行結合,如此才能讓政治知識與高中生的生活有緊密的聯系。
2.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有效的提高
在高中的政治課堂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利用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唯有樹立了正確的三觀才能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進行自我的修正、認識自我的價值,讓自身的價值與社會價值進行統一。完成高中政治生活化要求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充分的關注,隨著時代的進步,每一個階段的青少年多面臨的誘惑與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利于將政治知識與現實進行結合,在縮短政治與學生之間距離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政治知識的運用,加深對這政治的理解,讓學生的發展更加的全面。
3.讓理論與實踐進行完美的結合
政治課堂上非常容易出現的一個情況就是政治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對于知識的傳授方式所存在的問題。大多數政治教師對于政治的理解脫離了生活,因此在課堂上的教學基本上無技術含量可言。學生在這一課堂環境下對于政治的理就變得非常的抽象,因此對于政治的學習熱情就大大降低,教師在學生沒有學習熱情的情況下教學熱情也會逐漸喪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呆板枯燥的教與學之間的死循環。這種情況讓政治教學的價值實現受到了不小的阻礙。
三、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學的實現
1.創設體驗性情境
由于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進行學習,所接觸的人群與現象都非常有限,因此學生的認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對社會的認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為了讓學生打破因生活空間與閱歷和時間所造成的壁壘,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的認識得到擴展,例如提供圖片以及資料和視頻等。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展示,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對其進行適當的利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對生活的情景進行展現
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課程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從而設計出—個與知識相符合的情境,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完成對課堂知識的學習。生活中的原型在學習中有具體的展現,增加了課程知識的說服力,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對生活實際進行聯想,激發學習的主動性,讓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的活躍與積極。
3.從學科角度解析生活情境
通過對政治經濟學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知道商品的基本屬性以及貨幣為什么能夠在生活中進行購買。學習政治經濟學之后,學生能夠清楚的知道發票的作用,因此在購買學習用具以及其他的消費時,會自動的向其索取發票。在人民幣升值期間,購買國外進口的產品相比于升值前,能夠節省一部分費用。人民幣升值還有利于減少出國留學的費用。在學習之前學生對于生活中常見的匯率波動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但在學習之后,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明確的感受到它在生活中有自身利益的相關性,因此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也能較為清楚的對這些問題進行理性的分析,尋找出合適的、對自身有利的方案。
四、結語
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現,需要政治教育者具有正確的“主體意識”,認識到受教育者才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生的教學應該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作為教學的基礎,將政治教育的實踐進行落實,進行開放性的教學應該選擇能夠激發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選擇學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以及手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貫穿生活,從生活中出發,最后回歸到生活中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