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耀
摘要:近年來,物流行業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電子商務方面快速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不僅對物流人才的需求變得多了,并且對于物流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按照我國高職物流院校的人才培育結構來看,是遠遠不能夠達到目前市場的需求的,高職物流院校作為我國培養物流人才的主力,就需要有明確的方案來進行物流人才的培養。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針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成為了主要問題,人才培養是物流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怎樣培養出符合物流行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是高職物流教育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針對高職院校的物流教育現狀來分析,需要不斷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針對物流方面的師資培育要準備充足,通過校企合作合理安排學生們對物流過程的實際操作,不斷提高整體物流專業的教育水平,為推進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人才培養;高職物流管理;培養方案;物流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410-02
引言
大物流時代的到來,導致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物流人才供不應求。根據2010教育部高校物流專業發布的數據來看,我國物流在職物流人員需求量達到了100多萬,而大專以上的物流人才需求量為30到40萬,我國的物流人才數量的匱乏以及人才質量的不達標都嚴重阻礙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高職院校作為我國物流產業人才培養的主力,就承擔起了培養物流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國各大院校都開設了物流專業,并且在校人數早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人。但是,盡管各個高校滿足了物流人員數量的需求,但是在物流社會經濟方面卻沒有發揮充分的作用,現代社會對于物流人才的各個方面都有了深層次的要求,高職院校要致力于培養技能型物流人才,滿足經濟和社會中的物流人才,不斷深化改革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推進我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水平,提高告知物流技能人才培養的效率,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夠融入物流產業鏈,不斷為我國物流產業輸送創新型技能物流人才,讓職業教育鏈能夠和市場融合,推動物流經濟的發展。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門明確提出了高等職業院校要根據學校自己的辦學條件,及時的發現市場需求的變化,有針對性的去調整物流管理專業的知識內容,主動的適應物流行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許多高職院校在一開始沒有對市場需求進行充分考察的情況下就開始趕鴨子上架的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由于沒有把握市場需求,在物流管理的專業設置上就變得安排不合理。物流行業以運輸、倉儲、綜合服務三大類為主,涉及面很廣,不同崗位的能力要求就不同,學校應該按照不同專業提供不同崗位的學習內容。再來就是培養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導致學生沒有學習動力,最終掌握的地專業技能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物流市場的經濟發展需求最終嚴重脫節,大量學生被引導走向了死胡同。高職學校在沒有明確物流管理人才目標的情況下,理所當然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2.課程安排不合理,實踐教學建設不完善,教學方法形式單一
物流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國的許多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對其他高效的課程進行照搬照抄,這樣就限制了教師不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讓物流人才教育處于被動地位。由于受資金、場地和師資的限制,很難讓學生有模擬實踐的機會,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就不容易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課程教學形式單調,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我國物流管理的專業課程缺乏對物流管理環節控制的課程的研究,物流知識不夠全面,不利于學生對于全局的把控。并且我國的物流管理學科起步晚,在施教過程中缺乏了對于物流案例的綜合設計,與社會聯系不夠,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不利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教學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傳統的方法,教學形式單調,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缺乏主體意識,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學不進去,達不到課程的教學效果,最終導致學無致用。
二、基于市場需求的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改革措施
1.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
首先,高職院校要從思想上對培養物流管理人才高度重視,教育理念關系到人才培養能否成功,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一個科學規范的培養體系,把物流的就業職業意識納入到專業建設當中去。開展后續專業形式的相應工作,對物流專業建設作出指導工作,搭建一個適合學生能力提升并且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組織機構。另外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對物流管理的人才培養確立具體的指引方向,形成一個綜合的專業管理委員會組織構架管理體系,順應物流市場的發展,完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確保各個專業的崗位清晰,合理完成物理管理人才培養的路徑。
2.完善高職物流院校的物流實踐教學
由于物流管理的實踐性強,因此需要專業的實訓基地,高職院校要積極推進實訓基地的建設,來構建一個與市場相符合的物流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不斷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了解到物流管理專業的新理念和新技術。物流管理實踐教學要和市場的相關產業緊密對接,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來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將學校的知識理論和實際的物流工程進行結合,將“產業一專業一就業”實現一體化,進一步提升物流管理行業的發展水平。在學校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聘請物流企業管理人員來和學生們對話,幫助同學們解答學習過程中的各類問題,總之就是從各個方面來來加強學生們對物流課程的實際操作能力。
3.加強物理管理的師資團隊建設
物流管理專業需要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教學過程當中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作為物流管理當中重要的一員就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來勝任這個崗位。因此需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累計實踐的經驗。可以針對性的引進一批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在和其他院校企業合作時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在適當的時候聘請物流管理行業的專家或者企業高管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進行物流專業的專題講座和培訓,提高專業素養,充實師資團隊實力,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教師要不斷學習,進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人員人才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及時更新物流管理的相關知識點,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也可以鼓勵教師到企業去進行物流管理實踐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對于物流人才的培養要以市場導向為基礎,將培養物流管理人才作為一個系統的工程來完成,在過程當中要從整體出發,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理念,再來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以提高學生能力為主,明確物流人才培養的標準和目的,建立物流人才培養的相關制度,完善流程,對于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對于具有物流管理專業能力的同學進行著重培養。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社會企業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順應時代潮流。不論校內校外,都要加強學生風氣管理,做到對癥下藥,形成一個優質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學習氛圍。保證物流專業畢業生在未來就業市場的就業優勢。在如今的物流市場看來,我國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道路任重而道遠,但在我國的政策驅動下,物流市場整體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物流經濟水平也在平穩的發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