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霆鈞 俞旭
【摘 要】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熱點之一。紅船精神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和強大心理品質。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了創業教育與紅船精神之間的理論邏輯關系,并探究了將紅船精神融合到創業教育實踐中的有效策略,為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紅船精神;理論邏輯;有效策略
我國大學生在進行自主創業方面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這就需要高校積極探索創業教育的創新性和實效性,將紅船精神植入到創業教育的實踐工作中,指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培養學生在今后創業實踐中所需要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
一、我國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創業的綜合素質有所欠缺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創業者要實現成功并鞏固創業成果就需要具備包括心理品質、知識能力、實踐能力、思想品質、交際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而這些創業素質又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實踐和人際關系開發中逐漸培養。但是,我國傳統的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往往只重視理論傳授,不重視實踐和人際交往,這就導致很多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素養,卻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個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且不利于學生意志品質和實踐能力的提升,甚至將影響對學生今后的創業實踐之路。
(二)創業動力相對不足
相關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參與自主創業的比例不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1%,遠遠落后于很多發達國家。絕大多數大學生缺少進行自主創業的動力和思維意識,他們不愿意冒著較大的風險去進行具有不確定性、變化性、高度自由化的創業實踐。封閉固化的創業意識和思維嚴重影響了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也在側面證明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和漏洞。
(三)缺少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平臺
我國雖然正在調動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扶持和幫助,但仍舊沒能改善當前的創業市場環境,許多創業扶植計劃和保護機制都沒能順利堅持下去,市場環境也缺少相對健全完整的法律規范。很多高校所建構的學生創業平臺和創業實踐園也仍舊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發揮出指導學生自主創業、培養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實際功效。很多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最終因為創業環境的相對困難和創業平臺的匱乏而放棄了創業實踐。
二、創業教育與紅船精神之間的理論邏輯關系
“紅船精神”指導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建立了中國的無產階級政黨,并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奪取政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精神鼓舞作用。“紅船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品質與精神,其實質是一種偉大的、先進的創業精神。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滲透“紅船精神”可以培養學生開拓創新、勇敢實踐的思想意識,傳承中國共產黨百折不撓、堅定理想的強大精神屬性。創業是一項曲折反復、歷經磨難的艱辛事業,只有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質,并懷揣勇敢創新的意識,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到最后。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紅船精神”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中滲透“紅船精神”,用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歷史和強大的精神意志品質激勵大學生參與自主創業,提高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斗志,讓每一個渴望參與創業事業的大學生都能堅定理想、不屈不撓地奮斗到底,不畏艱險,向著成功的彼岸不斷前行。
三、將紅船精神融合到創業教育實踐中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創業教育,落實創業教育的引導作用
大學生面對較大的就業壓力可能會因為自身的發展需求放棄創業選擇。高校的創業教育需要根據“紅船精神”的核心價值培養大學生勇于實踐、開拓進取的精神,引導大學生強化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高校也要針對學生各自的能力、性格和職業意向,幫助學生提前進行科學系統的職業規劃。高校要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為大學生樹立創業信仰和提高創業意識提供幫助與支持。高校還要在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中融入培養學生精神品質與創業人格的相關要求,培養大學生創業者扎實、全面的創業素養和能力,使學生在接受了創業教育之后可以逐漸獲得與具備自信、冒險、擔當、實干等創業特質,如此才能讓大學生創業者在今后的創業過程中敢于創新,勇于嘗試,開拓進取,堅持不懈,使大學生創業者在面對各種創業風險和危機時能夠臨危不亂、從容應對,占得創業的一絲先機[1]。
(二)創業教育要適應創業環境的變化
高校的創業教育需要通過創業的文化內涵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選擇,積極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創業模擬環境,提高大學生創業者面對創業環境不斷變化時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高校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開展義買支教、公益宣傳、產品推廣等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為大學生創業者離開學校之后的創業之路做好積累與鋪墊[2]。
(三)搭建并完善大學生的“創業孵化”平臺
教育是一個彰顯個性化、社會化的漫長過程,而創業教育也是如此,也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個平臺[3]。在高校創業教育中融入“紅船精神”要求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吃苦耐勞、敢于挑戰、不畏冒險的精神。高校應該搭建和完善大學生的“創業孵化”平臺,增加學生參與模擬創業的機會,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持之以恒的思想理念
中國共產黨在“紅船精神”的積極引導下經過漫長的奮斗歲月才收獲了如今的豐碩成果,而大學生的創業也需要學生肩負重擔,不畏風險,樂觀自信,勇敢挑戰,以持之以恒和不懈奮斗收獲創業的累累碩果。高校要為大學生的創業準備提供各種資源,建立專業的創業指導教師隊伍,重視創業理論、企業管理等課程體系的建設,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和自主創業的綜合能力[4]。
四、結束語
“紅船精神”與高校的創新化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針對性、計劃性和時效性,對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和創業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和解決緊張的社會就業壓力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肖勁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8).
[2]易宏波,顧延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3).
[3]胡唯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
[4]毛舒舟.“紅船精神”之于當代大學生精神培養的價值與路徑探析[J].時代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