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明
【摘 要】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想政治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實際指導意義。
【關鍵詞】素質教育;自主學習;中職學生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圣陶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梢?,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現代素質教育,學生作為主體,獨立探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主學習能力概念的界定。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我探索、自我建構知識、自我發現、自我創造,以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質量的需要。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是學生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強調教學設計的學生中心、學為中心、情境作用、協作學習、意義建構等原則,這些都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必然需要。
2.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在新知識、新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必須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并積極進取、開拓創新。這就要求未來的建設者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因此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就成勢所必然。
二、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那么怎樣在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通過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必須在課前、課中、課后等環節中,精心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明確“學什么”、“怎么學”。
1.課前預習很重要
課前學習作為一種個體的認識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這種活動必須有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明確學習的方法、途徑。如教學《預防一般違法行為》時,在學案中首先設計了以下幾個預習問題:1.違法行為如何定義?2.按照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可以分為哪幾類?3.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有哪些?4.這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有何聯系?這幾個預習問題的設計既遵循了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同時也給學生一定的學法指導。
2.選擇典型案例加深問題理解。
在學案中明確要求學生尋找資料,選擇一兩個典型案例,來加深對這四個預習問題中的理解。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學生在學習中發現了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一些問題,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的實效性。
3.針對性地檢測非常必要。
對學生預習的行為結果要進行必要的檢測。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開展教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結合學生的“疑”來進行釋“疑”,真正做到教師的“導”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運用“學案導學法”進行教學,一改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習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優化教學結構和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從教學實踐看,學案導學法這種教學模式在政治課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不教不學的狀態,很好地培養學生了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中師生互動,多角度思考問題
1、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現代課堂教學在強調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獨立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
2、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問題產生的過程和問題解決的過程,從只強調學習的結果轉向強調學習過程和結果并重;教學中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裕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獨立觀察、表達,多角度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職高一年級的《生涯規劃》中《培養專業能力》時,同學們通過實際采訪優秀畢業生,全國技能大賽金獎得主—周曉婷同學,發現自己專業能力的薄弱(知識和技能都不符合社會的需要),自發的分析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想出解決方案(參加學校社團、參與社會實踐等),最后發現新問題--生涯成功僅僅專業能力還遠不能達成。設計適當的問題情景,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從而促使他們去探究、深思,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1、要積極關注時事新聞。
政治學科具有時代性、政策性等特征,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極為密切。因此同學們要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多思考、勤動筆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如何真正貫徹這個原則,從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后學生撰寫思想政治小論文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學生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讀書自學,座談討論,調查訪問,最后撰寫小論文。通過開展這項活動,學生們的思辨素質普遍提高。比如有的學生在學完稅收的作用知識后,收集資料,以我國一個著名的藝術家的兒子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為例,以《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為題,撰寫政治小論文,文章事理交融,具有較強的說服力。還有的學生在學完“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知識后,結合實際情況,以《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為題,來探討未成年人見義勇為過程中,更要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在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時,保護自己,避免更大的傷害的實際意義。文筆雖然稚嫩,但卻有一定的道理。運用課本所學的原理分析社會與個人思想實際問題,是思想政治課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有效途徑。
總之,“教學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保ǚ▏逃业谒苟嗷荩├献诱f“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引領學生,激勵學生,鼓舞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最終學會學習。學會了學習,他們就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走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孫云曉,趙霞.《自主學習決定成功》[M].漓江出版社,2008.4
[2]龐維國. 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3]顧泠沅. 教學實驗論[M].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