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素英
摘 要:長期以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缺乏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各行業的發展更加注重專業的合作技巧。采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思維交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關鍵。然而,由于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少,與他人合作配合的能力較弱。團隊協作能力的滯后,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基于這一現狀,在課程改革的過程當中轉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是改革的重點。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體驗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取得了一定效果。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成為教學模式的主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開始在學校內廣泛被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課堂學習模式,迎合了學校新課程理念的要求,起到了彌補傳統教學中出現缺陷的作用。小學合作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團隊合作的認識,還可以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通過小組內的探討取長補短,彌補自身在學習中的缺點,完善自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充分的體現出合作的特點,教師們要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增加團隊合作的意識,為學生們以后步入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 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通過自身的學習習慣為基礎,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為特點,大量做練習題為目標,由于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就會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學習方法好,有的學生學習方法有待改善,有的學生成績高,有的學生成績偏低。鑒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把學生按照自愿搭配原則成9個異質學習小組,一般5人為一組。根據學生的特點每個小組有組長、記錄員、發言人、聯絡人,每周每個小組的職責輪換一次,這樣才能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 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交流合作與討論,介紹自己認為適合我們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互動,有利于使更多的學生共同參與到良好的學習氣氛當中,幫助同學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共同進步。要學會團隊合作,合作對于學生們而言,就是增加團隊合作意識,是為了方便以后參加工作可以很熟練的與其他人合作;讓學生們學會團隊合作,對教師而言,可以增加學生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便于學生們更加有效率的學習,有利于加快學生的成長速度。學校大力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對于知識的建構,主體自身學習的意識不斷的增強,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優秀的有利于學生們互相學習的方法,而且又可以增加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常言道:“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只有團結合作,才能獲得成功。
三、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
1. 明確學習任務。學生充分的預習所要學習的內容,并根據教師提供的練習加以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多種類問題的探討學習。
2. 合作交流。小組成員確認學習任務,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小組合作的記錄,并對存在的疑難問題加以總結,以便于在課上交流討論。教師在學生探討問題時,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作為改進,小組合作交流方式的教學參考。
3. 反饋結果。對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加以總結得出結論,對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存在的問題、內容等進行指導。并針對個各種成員表述加以綜合評價。
四、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1. 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以及探討學習交流時,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積極主導者。學生需要通過實踐進行總結。如在學習找規律一課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表演、唱歌等找到許多教師都沒有想到的規律。充分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和想象力,既使得課堂豐富有趣,又使得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增進了師生的友誼,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
2.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學生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轉變學生的地位,從被動轉為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得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平等地位,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輔助教學,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彌補了教學中是教師講授課程的缺陷,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互補助益。教室課堂從以往的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增進了師生之間學習交流的機會,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大的提高的重點。
3. 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感悟。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必須注重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調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興趣,來完成學習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問題。如在學習比較線段的長短這一課中,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通過自己的方式比較線段的長短,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經驗出發,說出了許多不同的學習方法、比較方法,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其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學習工具,而是生動的有趣的課堂學習載體。
4. 形成正確的評價,培養良好品質。
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時的學生作為參與者,不僅能夠充分的表現自己,在學生中欣賞接受他人、取長補短,并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對自己做出綜合的評估,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五、 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交流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足夠努力的基礎上,合作學習之前學生必須學會獨立思考、設置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徹底全面地了解,在與同伴進行討論交流能夠避免學習困難、學習懶惰的行為。或者是從其他學生直接獲得信息的現象。提供合作學習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思考、進步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建立在個人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避免對合作學習產生依賴性,對于已經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個人的能力進一步的提升自我修養,而對于無法解決亦或是存在疑惑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拓展學習的思路。在獲得一定學習基礎的同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從而能夠提升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避免對小組活動學習產生依賴性。endprint
2. 討論的內容要有價值,避免走過場。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合理安排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根據學生各自的個體差異性學習層次不同,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配分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其具有相應的探究討論價值,學習的問題設置臺階,讓學生逐層的突破。這對教師課前準備備課的內容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進行全面的考慮教學內容,明確改革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容易產生散漫的現象,如果對課堂的掌控能力不強,必然會造成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內容研究深度不夠,走過場的形式居多。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一定要層層深入,逐步的引導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層層深入,避免由于過度的自由,導致課堂散漫的現象,發生走過場的現象。因此,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雖然學生是主體,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不容忽視,需要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一步的強化和豐富,賦予其更加豐富的內涵,從而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好的發揮作用,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和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 要力戒合作學習的“假”與“浮”。
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充分體現合作學習的本質,來強化合作學習的內涵,深入貫徹到學習發展中。避免小組學習過程中,為了應付了事走形式的現狀。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增強對整個學習內容的掌控力以及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形式的態度等問題進行嚴格的把關,要戒除學習過程中的虛假飄渺現象,進一步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為核心,拓展多種學習方式,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對于學習方法掌握得游刃有余。
六、 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由傳統教學課堂模式的“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模式,它是以小組為主要形式,通過小組內學生們積極的互相探討、互相學習、互相合作而達到同步進步的學習目的。本文我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的原因、組建學習小組的方法和意義展開了探討,闡述了小組學習模式帶給學生們的優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而且還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只有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取得成功,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才能提高個人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成績。只有每位學生都可以自主學習,課堂才會變得更高效,學習氣氛也會越來越濃郁。
參考文獻:
[1]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于瑾.合作學習的價值取向及形式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郭華.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假設與實踐操作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4,(05).
[4]陳佳.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施策略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