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冰俤+王文杰
摘 要:從輕視體育教學到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中間經歷了較長的一段時間。與此同時,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探討也從體育教學結果的優良逐漸深化到學生學習成果的有益與否,深刻認識到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并非體育教學的高低,它有著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評價指標,更加符合我國新課改大潮流下“強化體育”的主旨,是符合眾人所望的指標。本文首先提出了體育教學質量的問題,從體育教學質量的內涵入手逐步深入,其次根據問題分析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以期為體育教學提供微薄之力。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質量;問題;策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隨著文化課程的日益看重,體育教學的目的逐漸被削弱,體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與之相對應的,是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和鍛煉質量每況愈下,學生身體不健康,學習難以集中精力,將之反饋于學習上,導致了兩者皆敗的后果。我國教育部門漸漸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口號,使得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上議程。如何強化體育,解決體育教學質量問題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呢?下文,筆者將從體育教學質量問題展開分析,面對問題逐步提出解決策略。
一、 體育教學質量問題
(一) 明確什么是體育教學質量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想要理清體育教學質量問題就必須明確什么是體育質量。據查閱諸多文獻可知,許多研究體育的人都不能清楚知道什么是體育質量。有的人說,體育質量是教師體育教學的行為表現加上學生學習體育的行為表現,兩者綜合之下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果,則證明該體育教學質量尚可。而有的人說,體育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還需要添加在教與學之后的評價,諸多意見不一而足。實際上,據官方文件所定義的體育教學質量,是一個綜合而更為深層次的評價,它綜合了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探尋了教學的結果,還進一步注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心理層次和身體技能層次的提升,是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有效評價,而不局限于體育教學成果。
(二) 明確什么是高的體育教學質量
高的體育教學質量與高水平的體育教學不同,它不是以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其間獲得了多少獎項得到了多少榮譽來評價,更多的是從學生是否從體育教學中掌握了良好的體育態度來評級。例如檢測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在體育課學習中是否掌握了應當掌握的基本運動技巧?在體育運動中是否懂得了團結合作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學生在體育課結束后是否能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為了自我的強身健體?等諸多問題都可以體現出學生經由一個學期或是一個學年從體育課中所學到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答案,從而進行自我教學評價,貫徹體育教學的目的和體育教學精神,逐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三) 明確體育教學質量產生的問題
所有的體育教學圍繞的無非三樣事物:人、事、物。故而,體育教學質量產生問題也應概括為此三類。
從人的角度看,教師與學生都為重點。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不但要注重傳道授業解惑,還要注重學生的身體安全和心理發展,任務不可謂不重。尤其是對于小學、初中、高中來說,學校對體育學科教學重視度不足,常出現占課現象,學生也因此輕視體育,導致體育教師也不再注重體育教學,也不注重自我教學水平的提升,形成惡性循環。而對于學生來說,則更好理解,即體育教學所占比值十分小,認為體育學習對自己沒什么益處。
從物的角度看,除了小部分全面發展的學校,我國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學意識薄弱,這直接體現在教學中體育教師的缺少,體育器材和體育場地的不足。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一位體育教師能想象出多么精妙的體育教學點子,沒有相應的教學輔助工具,都將前功盡棄,而無論器材與場地多么高級,沒有負責人的教師指導,也將一無所成。例如筆者在調查體育教學情況之時,在一所鄉村中學詢問關于體育教學狀況時,有一位體育教師便滿是無奈的傾訴:他想要帶領一群充滿朝氣的學生踢足球,卻發現學校只有一個足球,更沒有一個像樣的足球場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許多學校由于受場地和器材限制,體育教師只能教學一些最為基本,卻無法滿足諸多學生需求的運動項目,提高教學質量更是遙遙無期。而這種情況,顯然并非一所學校所有。
從事的角度看,人和物都可依靠國家的重視,學校的重視逐步提升,物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教學能力。它可以是學校的體育教學實施和評價措施,教師的教學眼界和教學態度。社會發展的腳步永遠向前,學生的知學需求逐漸改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掌握單方面文化知識的書呆子,而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這種發展要以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基礎,由此引申到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以及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眼光停滯不前,教學方法古板陳舊,教學理念枯燥無味卻是我國目前體育教學現狀。
二、 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認識的目的是實踐,認識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直面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認識到上述體育教學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筆者從人、事、物三方面著手,從而分析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問題。
(一) 策略要全面,從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入手
解決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需要由淺入深,從全面著手。學校是體育教學行為的器材和場地提供者,是教師展開體育教學的支柱,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支撐,因此,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需首先從學校入手。所幸的是,近年來由新課改帶領的改革風潮使得校方對體育教學的態度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從傳統教學中的有意無意忽視,轉至如今的日益重視。也許正是現今學生身體的健康程度不容樂觀,直接影響學習的現狀促進了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這使得器材和場地情況得到極大改善。
同時,對于教師來說,又應當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對于教齡長的教師,這部分教師具有極佳的與學生打交道和傳統科目的教學優勢,但是同時思想較為陳舊,對學生的思想難以把握,從而難以使得體育教學深入人心。學校應當鼓勵這部分教師積極汲取新鮮事物。例如定時舉辦教師培訓講座,派領頭教師前往其他學校學習經驗的活動等,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對于新教師,學校應當吸納具有活躍思維的新時代體育教師。endprint
學校與教師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生方面,需要傳輸一個正確的理念,即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對體育方面的愛好,認識到運動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件事,有助于學生放松心態,擁有良好的身體,并且學習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而非應付考試。三方結合,才能使得體育教學質量得到質的提升。
(二) 策略要新穎,力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創新是時代流行的因素,是人類社會保持前進的關鍵所在,在體育教學中也應當如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即使在以往的教學中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隨著時間的流失,其作用也將逐漸降低,最終趨于平凡。因此,在提升教學質量策略中,策略要新穎,時刻保持創新的腳步,力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的運動主觀能動性,才是從本質上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例如在足球項目教學時,諸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只是讓學生一組一組練習如何帶球,這種學習行為往往是單一的,并且這一過程單調反復,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教師由此可以采取游戲的方法,讓三人一組一起踢球,同時兩組相互競爭,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和合作能力,一舉多得。與此同時,不同于平時的枯燥練習,學生的興趣被調動,對足球的興趣大大提升,運動時間也獲得增加,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三) 策略要精準,因材施教才能惠及眾人
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有將策略精準的使用在適當的學生人群中,因材施教才能惠及眾人。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必然能發現學生中總有那么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學提不起興趣,想方設法逃避體育訓練。在這種態度下,這部分學生的體育水平往往不達標,在日常生活中運動參與度可想而知也是非常低,并且常伴隨身體健康不良的問題。在面對這部分學生時,教師不能僅從表面認定教學成效不佳僅是學生的問題,更要跳出局限,探究學生了無興趣的原因,因材施教,對此改正,獲得真正的改善方法。
三、 結語
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首先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要從問題找到策略,最為重要的是將策略付諸于實踐,切不可紙上談兵。國家需要正確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終生發展的基石作用;學校需要對體育學科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端正態度認識到其與文化教學的雙贏局面;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傳授學生體育運動技能和終生體育鍛煉的理念;學生則需要將體育運動貫徹于生活中,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自身的益處。只有多方的有機結合,才能徹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方強.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層次分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3):109-112.
[2]孫立海.影響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5):7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