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芳
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許多高職學校都在探索與其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在設計類的專業課教學中,結合學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引發的幾點思考,特別是結合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使之在走向社會后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思考
職業院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戰性,使學生快速地適應崗位工作要求,縮短崗位培訓時間。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的幾種情況,引發了我如下思考。
一、設計課程與設計基礎課程、理論課程的銜接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出現了實際操作和理論聯系不上,或者表現為沒有理論支持;特別是沒有基礎理論和基礎課程的相關知識的支持。比如,在平面設計中,有些同學畫面的構成不好,空間關系和主次關系不分明等,究其原因,是沒有運用好設計的基本元素――點、線、面。對這三者的各自作用、特點及如何去運用及創造,把握不當,畫面混亂。由于學生進校時的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對設計的理解有時會處于一種偏激狀態。所以,進行設計類課程訓練時,應該對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設計知識有很好的掌握與消化,對形態的理解、運用,對色彩的視覺作用,色彩的情感作用等基礎知識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學生的知識結構關系,應該是金字塔形,只有在底層儲備得越多,才能上得越高,今后才能攀上頂峰。關于一些基礎課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四大變化,等等。
另外,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不僅包括專業方面的,在文化修養,專業藝術修養方面也同樣重要。在設計中,文化底蘊對設計者來講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大家都有共識。而且,在知識結構層面上,其同樣占有重要的位置。如在招貼設計中,諸如創意方面,對立意的理解方面,表訴方面等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影響自己的設計表現。一個簡單的例子,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廣告語的設計和使用,有的學生不能一語中的,有的詞不達意,有的則不精練,圍繞著用哪個詞語而冥思苦想,痛苦不堪。在設計中,廣告語起的是點睛作用,可這在多數學生身上體會不到。在日前的設計大環境下,設計分工有時不是那么明確,創意、設計、操作與文案的策劃,大多是同出一位設計者之手,這就要求我們是一位集多種功能與一身的所需要的設計者。
針對這種現象,我想作為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有必要提醒督促學生加深文化修養,廣博群書,加強文化課的學習。設計領域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知識領域,它同其它學科或多或少都有相關的聯系,當今是信息化的時代,多元化的時代,信息的飛速發展更要求我們的設計走在前沿;媒體的密集性和多樣性,使大量信息迅速傳播,我們接受信息和知識的方式得以改善,為了知識含量的增強,我們更應重視新視覺,新信息的接收。
二、設計基礎能力的培養
數碼時代下的大量設計,計算機的操作與設計成為主流。設計技法表現水平的高低已經不在是衡量設計師水平高低的標尺。學生在做設計時,一味地熱衷于對計算機的操作與表現,而忽略了一些設計所需要的基礎能力,如審美和手繪基本功。這樣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學生出現了只重形式,而不重內容的現象,連鎖反映是在數碼設計作品的表現上也出現了審美、構圖不當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了對計算機的熟練掌握下,勾畫草圖和審美能力的下降趨勢;而這種趨勢反過來又影響了計算機方面的有關的設計表現。我覺得,二者缺一不可,各有側重點,相輔相成。計算機的掌握應該熟練,而在熟練操作的同時,設計的前提是必須有大量的草稿,也就是草圖,那么手繪的應該占有一部分,任何一樣技能都是以應用為最終目的,寥寥幾筆便能勾出最佳方案,落筆便有形,正是大多數學生所缺少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受眾的文化及藝術修養的提高,尤其是設計者面對的客戶在對平面設計的認識和評價能力增高的同時,越來越快的交流過程中,以手繪草稿當場演示給客戶看自己的創意、構思、構圖等,也能從另一方面體現很好的實力,再配上后期印刷和制作精美的樣稿,則更能說明問題。有些問題不是計算機操作熟練后就能解決的。既設計專業的前提課程,那些基礎課程,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怎樣去教受學生使之掌握單元課程的相關知識;然后,在專業課上,怎樣把現在的課程和以前所學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是很重要的。
三、信息的積累和交流
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接收大量的新的信息,信息來源的渠道可以多種多樣,如圖書館的期刊、雜志、網絡上的信息,設計領域內的最新的動態,觀看展覽會,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主動的學習方法很重要,我曾建議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去多看,多聽,然后多交流,多溝通。可是也有學生不善于學習,多數為了做作業而翻資料,找素材,應付于一時的教學要求,這樣就會疲于應付一個接一個的課題,而到最后,還是沒有主動的掌握、理解那些知識。于是,我經常引導學生們,怎樣去學習,怎樣去收集資料,怎樣學會和掌握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大量的儲存信息,更要走出封閉自己的圈圈框框,多與外界溝通,注意信息的交流,這樣,碰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打無準備之仗。也許最初他們還不能完全的體會和理解,但是這種有意識的積累,會在今后的課程中逐漸沉淀,發芽,開花,結果。我曾說過:很多靈感的產生都來自于平時的積累。它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尤其是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文化,更應該多學習,多積淀。豐富而優美的傳統文化是民族之魂,需要繼承和弘揚,我們要有意識地融入現代設計,取其文化精粹與精髓,為現代設計所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學源于思,以上是筆者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思考。現代設計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將會有越來越好的方式方法;學生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更要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合高職教育特點完善教學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