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軍
摘 要:高中政治課新課改如何改?如何打造政治課高效課堂?如何克服學生對政治課的厭學情緒?如何避免高中政治課堂模式僵硬化?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每一個高中政治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還是僅靠教師一張嘴在課堂上滔滔不絕進行灌輸式的講授,不但效果很差,而且根本上達不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所以作為政治課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確立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打造政治課的高效課堂。
關鍵字:高中政治;僵硬化教育;解決對策
我們經常可看到,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們課前查閱了許多資料,上課時不停地講,顯得十分賣力,總以為要講的知識點都講透徹了才踏實,才對得起學生。但結果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而在考試時卻考得一塌糊涂。對此,不少教師都感嘆:現在的學生不愛學習,實在難教。做教師難,做政治課教師更難啊!其實問題并不在學生而在教師本身,即教師沒有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沒有真正想方設法去打造高效的政治課課堂。本文主要就如何避免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模式僵硬化來闡述,以期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高中教育方式單一,直接看學生的得分,高中政治知識也是強輸硬灌給學生,忽略了政治也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說不定它正發生在學生的的身邊,只是他們缺乏一雙慧眼罷了,也不關注學生對政治的情感,即使學生感興趣,也在這樣一種的教學方式下磨滅、消散,進而引起學生的抵觸和厭倦。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政治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身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可以引起他們的共鳴,感同身受,讓學生覺得這不是在分析別人,而是在分析自己,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解,并引發自己的深入思考。
二、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地落實科學素養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根據我的教學實際,我們應該在新課程改革中樹立這樣一種理念,即“注重學生發展,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培養科學素養,體現與人文的結合;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多樣學習方式;注意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構建多元評價,激勵學生走向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運用到新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使學生養成“我想要學,我必須學,我應該學”的新的學習觀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營造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課堂應該為所有的學生量身打造。每個學生都有好奇心,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閃光點,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以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著力挖掘學生內在潛能,要開發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學生觀。課堂上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突出以“學”為中心,“教”為引導。不能滿足于學會,而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會學,更重要的是開發潛能,激勵思維,啟發學生勤學樂學,勤奮思考,引導他們探究性的創新的去學習。
四、更新課堂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政治課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就是說,不但要讓學生學到政治理論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用這些知識認識和分析各種社會政治、經濟現象,讓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問題,用自己的實踐去改變行為。
五、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不在于單純的記憶一些政治常識,知道一些政治的表面現象,而在于通過時政資料、證據和推理,形成綜合、分析運用時政材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真正逐步使學生懂得“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揭示各種政治現象。”學生這種能力的形成,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而現代信息技術為實現這個目標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眾多的信息,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空間,為學生辯證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
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完善教學手段
現代社會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其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現代政治課教學也充滿了時代氣息,它不斷更新著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手段,賦予政治課以更為廣闊的空間。改變了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政治課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新聞,通過收集網絡相關資料,制作政治課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枯燥抽象的概念。現代教育技術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新穎性,有利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總結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終身學習理念成為人們的共識,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也就成為實施素質教育一條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穎.構建以學生為本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模式[D].延安大學,2016.
[2]鄭楠,劉暢,楊童,李金霞,楊文爽,馬鳴揚,劉洋.淺談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250.[2017-08-16].
[3]陳學英.論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