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華的《活著》通過描述富貴跌宕起伏的一生來表達超凡脫俗對于困難特有的承受能力。本文擬從《活著》的生存態度談談當代社會人對于生命的看法。
關鍵詞:活著;忍受;精神困境
作者簡介:冉毅玲(1995-),女,重慶巫溪人,重慶市涉外商貿學院文新學院2014級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01
當代社會生產力不斷進步,人民的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但是現代人把一切擁有都看得順理成章,從而不知道生命的可貴。生活中苦難無處不在,只要你還存在于這個世間,就與宿命有著不可抗拒的聯系。是選擇隱忍的生活還是選擇終結生命。
一、淺析《活著》中的富貴
美國民歌《老黑奴》是余華創作靈感的源泉,歌中的老奴一生苦難孤苦無依,家人都離開了他,而他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不曾放棄過活下去的念頭。起初的富貴只是一個紈绔子弟,各種叛逆尋找刺激,對賭場的刺激流連忘返。直到后來父親被自己氣死,母親在自己被抓去當壯丁時去世,女兒發高燒成了殘疾人,兒子為了給縣長家輸血過多而死,妻子因多年勞碌過度得了軟骨病去世,就連孫子,也因為吃豆子脹死了。最終他身邊空無一人,只有老黃牛一直不離不棄地陪著他。但是,富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卻從未放棄自己的信念——活著。直到人生最后一刻也要鼓足勇氣去面對去堅持。余華把自己寫成一個當年在文化館聽故事人的形象插入書中,在田間傾聽各種傳說和故事,富貴就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經歷了一切又能在一個蟬鳴鳥叫,夕陽西下用平淡的語氣講述出來,仿佛自己只是一個看戲的局外人。已經過去的這些感受,就像利刃一般慢慢割下富貴身上的每一寸肌膚,沒有一點反抗的余地,他只有接受,因為這是命運,在命運面前,我們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螻蟻,無法防抗,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包括默默無聞的家珍,為了家庭不計回報的付出,不管富貴是富家子弟還是落魄時的窮困潦倒,她都愿意守護著這個家庭。這是當代女性覺得很蠢的做法,但也是最能夠打動讀者的特殊能力。另一方面來說家珍又何嘗不是《活著》中的靈魂人物。文中每一個人的死都是自然性的死亡,跟余華之前的寫作特點大相徑庭,沒有陰謀只有宿命,也透露出每一個人都在接受生命,承受生命。
二、剖析當代社會人的精神困境
活著,是一種態度,哪怕生命給予你重重的阻礙,哪怕讓你負重不堪無法前進。這種態度不是喧囂,不是對抗,而是忍耐。相比起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多少人為了情愛為了金錢在花一樣的年紀以各種不堪的姿勢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美其名曰解脫,留下的只是親人無可宣泄的情感,活著就是忍耐,而那些活著的親人需要面對所有的世事變化,包括最殘酷的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們只能強迫自己接受親人離世的痛苦,因為他們只有接受現實繼續活著,他們懂得生命的珍貴。
這么多年以來,大學生因各種原因自殺事件層出不窮。近日,萬州一職高女生因網貸無法償還,撒謊請假回家卻在長江終結了自己的生命,翌日在云陽打撈出尸體,活著的時候自己提心吊膽,死去了帶給親人的也只是一具浮腫潰爛的尸體,只能用DNA檢驗自己的身份。這難道比活著體面比活著更痛苦嗎。某高校女學生與男朋友吵架后瘋狂酗酒后酒精中毒搶救無效,愛情讓人憧憬是因為美好,因為能讓兩個人更優秀,而不是看輕自己的生命。在全球,自殺是導致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經歷一起磨難從未想過放棄生命的富貴,他并不認為自己很高尚,只是覺得自己做了人生中應該做的事,對于命運的安排選擇接受。知乎上很多書評說余華太過于想表現出生命給富貴的磨難,從而達到了相反的效果,我覺得余華卻恰到好處,通過小說告訴我們不管命運怎么打擊折磨你,都能以一種從容淡定的態度去接受,這才是最璀璨的人性光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早已不只是一個個體,你的一言一行都與身邊的人息息相關。在自殺率不斷提高的今天,一是因為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的心理無法宣泄放松,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一塊凈土。二是因為人與人之間逐漸消失的安全感和嫉妒心理,當代人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攀比心理。三是因為對未來擔憂恐懼,當社會與自己的認知水平不一樣的時候就會迷茫焦慮無法接受。他們一出生從學習,生活,工作一條龍都有人準備到位,以至于一點來自社會亦或自身的壓力便無法承受,習慣走上別人鋪設好的道路。沉迷網絡不可自拔,離開手機不能生存,科技的發達為人們帶來了便利,也無法否認也使人們成為了科技的奴隸,仿佛一個個孤獨空虛的可憐蟲,無法獲得來自社會溫情,沒有現實的快樂作為支撐以至于遇到困難就想著離開世界終結生命。
正如《老人與海》中的圣地亞哥,不管多久沒打到魚從沒想過放棄,因為活著是世間最重要的事。又如《鬼鄉》中那些無辜年輕的慰安婦,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彈幕里就不斷有人刷“女主為什么不去自殺”和“活著也沒臉見人了”,這就是現代人價值觀的扭曲。她們受盡了屈辱,解放后回家了被人們甚至家人歧視,可是她們沒有放棄生命,接受命運安排的一切苦難。
只要還活著,還存在這世上,這一份存在就是一份禮物,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東西。不是要有多少金錢,多少的新鮮空氣,只是為了我還在呼吸,還存在于這個世界。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對苦難,面對無法接受的命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最有力的反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