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芙艷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搖籃。本文主要就現階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探討策略,在提升學生審美作品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策略
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具備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熟練掌握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知識和相關技能、較系統的掌握幼兒教育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實踐能力,立足于幼教工作第一線的學前教育師資。美術教育課程要以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為基礎,創造美為根本來完成幼兒美術教育,使學生掌握美的規律,正確的欣賞美、認識美、創造美,提升審美欣賞能力,并在正確的審美觀點的指導下進行美的創造,實施美的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生審美教育的目標。
一、學前教育美術教育現狀
(一)美術教育當前形勢
隨著時代發展,招生壓力、市場需求,就業競爭形式的變化,職業學校以“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過分強調技能,而忽視理論、情感價值觀的培養,美術教育課程過分強調速成、重視技能、技巧,學前美術教育課變成了簡筆畫課、手工課,變成了只需動手,無需動腦,更無需審美創新的膚淺教育。
(二)學生學習情況
職業學校學生具有特殊性,絕大多數學生來自于偏遠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差、認知能力水平低等問題,導致絕大部分學生具有自信心不強,遇到困難挫折就退縮逃避的心理。
(三)教師教學情況
職業學校美術課教學模式基本千篇一律都是教師先畫示范畫,學生看在照著學,學生練習教師指導,最后教師在統一評價。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屬于被動接收,沒有自我認知經驗和感受,喪失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創造力。
(四)課程設置情況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一個星期每班開設了3-4節,分成一個星期用兩天上完,這種排課模式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材參差不齊,教學活動簡單,缺乏發展的課程觀和生成課程的理念,教師創造性開展教學空間小。
二、學前教育美術教育探討
(一)針對學前專業美術教育重技能輕認知情感培養的現狀,學校可進一步修訂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育教學計劃,合理設置美術理論課與實踐課內容設置比例。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和美術教學結合起來,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二)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等原因,在小學、初中很少得到關注,自信心差,創造力、想象力差。分管教學專業部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增加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心理特點,多采用鼓勵教學方法,發現學生的微小進步,進行正面有效的評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原始動力。
(三)中職學生文化等各方面基礎都差,教師在教育教學方式上應少開展純理論教學,避免“滿堂灌”“一言堂”教學模式,遵循美術教育特點規律采用靈活式教學,設置專業畫室,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掌握技能和美術知識,結合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差,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習特點,從專業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美術教學內容。同時,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擇多媒體動畫短片等方式開展啟發式教學,采用多種形式的表現手法把生活、藝術聯系到美術課堂中。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興趣。
(四)美術課需要大量實訓練習,理論審美水平的支撐,實訓作用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大量的練習根本無法實現。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提倡專業課學習時間集中,增加每次練習的訓練量。
三、結語
隨著我國教育要求的與時俱進,社會對于現代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和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人才的培養工作需要從小進行培養,學前專業學生承擔著未來兒童的美術教育活動,她們的能力水平直接導致后面教學的水平高度,責任重大,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對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鍛煉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提高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直覺,騰守堯,等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美)魯道夫·阿恩海姆,對美術教學的意見,郭小平,翟燦,熊蕾,譯,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3](美)查理德·I·阿蘭茲,學會教學,叢立新,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