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斌
摘 要:專業群建設是中職學校創辦“卓越學校”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中職學校提高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的根本途徑,也是辦出特色專業和品牌的關鍵。本文分別從專業群的概念與內涵及專業群建設的總體思路和主要措施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臨湘市職業中專專業群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中職;專業群;思路;措施
為了不斷完善和優化職業學校專業結構,建設好與區域支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度對接的品牌專業,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城市轉型升級的能力。因此,中職學校專業建設是其生命線,專業群建設也是學校創辦“卓越學校”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中職學校提高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的根本途徑,也是辦出特色專業和品牌的關鍵。
一、專業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謂專業群,就是由一個或多個辦學實力強、就業率高的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專業,若干個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相關專業組成的專業集群。中職要求3個及以上相近專業可組成專業群。因此,專業群的群內各專業具有共同的行業背景和服務領域,具有共同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條件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專業群建設的內涵
理論層面上,研究者對“專業群”這一概念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強調專業群內各個專業的相近性,并將專業間是否具有共同的技術基礎作為構建專業群的依據;有的強調地方經濟社會的需要,認為是否具有共同的技術基礎并不重要。實踐層面上,對“專業群”建設的理解則體現在如何確定核心專業和群內其它專業兩個方面。選擇核心專業時,一般應考慮那些適應或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教學條件較好、工作經驗豐富、資金投入到位、建設成果顯著的特色專業或者優勢專業。以核心專業的建設帶動群內其它專業的建設,容易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促進學校品牌專業(群)的形成,從而有利于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中職學校構建專業群有三種基本方法,分別是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群、圍繞學科基礎構建專業群和圍繞職業崗位群來構建專業群。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選擇群內專業,都必須考慮專業群能促進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和共享,發揮優勢專業的引領輻射作用,解決專業建設整體效益不高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和職業遷移能力。
三、專業群建設的總體思路
專業建設是中職學校各項教學建設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根本保證。為了進一步推進專業建設,我校自2012年起,以學校優勢或特色專業為核心,融合行業基礎、產業基礎相同或相近的相關專業及專業方向為專業集合,瞄準地方產業群(鏈)的發展需求,整合師資、實訓、科研、課程等多方面資源,推進專業群建設,形成了地方傳統特色石油化工專業群、對接岳陽、長沙制造業的加工制造類專業群和岳陽、長沙信息服務類產業的信息技術類專業群等三大專業群。由于專業群內的專業建設目標相對一致和實訓投入的相對集中,在核心專業的帶動下,相近專業共同發展、共同提高,促進專業建設整體水平提高。
四、中職學校專業群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主輔,分層建設專業
盡管形成石油化工生產技術類專業群、加工制造類專業群、電子信息類專業群等三大專業群,但在專業建設中,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突出主輔,抓住核心專業,打造專業特色,營造辦學品牌,以主促輔,分層建設專業。從核心專業來看,盡管有著豐富的專業建設經驗與成果,但技術的發展非常迅猛,行業、產業、企業和崗位的需求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需求更為多樣化、個性化,為了跟上社會需求、學習者需求發展的節奏,根據學校“十三五”事業規劃,機械加工技術應用專業作為重點,推進課程建設、基地建設和隊伍建設,繼續保持專業的特色和優勢。通過核心專業的引領和示范,專業群整體辦學水平得以提升。
(二)分類整合,建設平臺課程
專業群內對實施性教學計劃中的課程進行梳理,分成三類課程進行建設:第一類是公共基礎課程,公共基礎課程針對所有專業,按照培養社會人的要求,突出培養現代社會對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質;第二類是專業群內通用的專業技能課程,石油化工類專業群、加工制造類專業群、信息技術類專業群以核心專業的基礎性的專業技能課程為基礎,根據行業內職業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分類整合專業群內各專業共同必須的職業技術知識和職業基本技能,建設通用的專業技能課程;第三類是專門化的專業技能課程,即專業方向課程。前兩類構成平臺課程,由專業群共建共享。
(三)完善職教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
在實訓基地建設規劃中,我校對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進行先下后上的梳理,即先由各專業對實施性教學計劃所設置的專業技能課程進行梳理,列出所需建設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由專業群進行第二層梳理,列出通用性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和專門性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然后在進行學校層面的梳理,形成三個層次:第一是三大專業群所通用的公共基礎課程所需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專業技能課程可以共享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前者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后者如加工制作類所需的CAD、信息技術類的電子商務平臺所需計算機硬件;第二層次是專業群內專業平臺課程所需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第三層次是專業專門性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在建設實施上,采用由上至下建設的辦法,第一層次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由學校統籌,共建共享;第二層次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由專業群統籌,共建共享;第三層次的實訓室及其設備設施則根據專業建設需要單獨設置。
(四)加強師資隊伍團隊建設,優化師資力量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積極抓好國家級、省級、市級教師培訓,依托高校和行業企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并以專業群為單位,推進名師工作室。建設名師工作室以專業群內行業大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為領銜人,組合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的教學團隊,該教學團隊先后有計劃、分批次的選拔一批骨干教師對其進行培訓。一是參加國內學術研討會議,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如:參加高職機電類教學培訓,教育部組織的教育理論及教學改革研討會,學習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法;二是選派骨干教師到行業企業學習和實踐,對其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如:參加清華大學、華中數控組織的數控維修技術培訓,模具技術培訓和機械加工技術培訓。通過培訓,這些骨干教師承擔起全國技能大賽的指導工作,以大賽為依托,引領了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提高了專業群教師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我校加工制造類專業群、信息技術類專業群分別形成了馮云工作室、王勇工作室、通過承接技術開發、課程開發、課題研究、專業建設等項目,通過行業大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和指點,名師工作室成為專業教師成長的“孵化室”。
(五)構建質量監管體系
本專業建設帶頭人,應隨時掌握本專業教師教學情況、本專業各教學環節教學情況和質量。每門專業課程有課程負責人,負責制定授課計劃、研究教學方式和如何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等。
盡管我們在專業群建設中有了一定的探索,但是與高職院校相比,與地方產業的需求和學習者的發展需求來看,還僅僅是剛剛起步,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探索專業群建設的理念與實踐,以更好的辦學業績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王雪松.中職學校品牌專業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7(11)
[2]李華.基于產教融合的中職機械制造專業群建設思考——以常德財經學校為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