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技術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進入到國內的教育領域中,但在當時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信息技術也沒有有效地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中。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全面進入到各行各業中,可以說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教育產業中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本文則是通過分析以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探析信息技術在其中的高效應用方式。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一、 引言
高效課堂是指以有效課堂為基礎,更加有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并取得更好教學效果的課堂教學。現代信息技術擁有資源龐大、便捷、快速以及形象和具體的視覺、聽覺效果,這是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所不具備也是所缺少的特點,因此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則可實現初中語文的高校課堂。
二、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說是分開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較低效的,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現代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應是令屬于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單方面的讓學生反復地書寫和背誦字詞和課文。初中學生雖然心智上比小學學生更加成熟,專注力也較強,但其心性中的玩樂所占的部分仍然較多,特別是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令初中學生的大腦產生疲憊感和厭煩感,讓學生對豐富多彩的文學感到沉重而無味。
另一方面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提問過于單一,而當學生的思考陷入難題中時,教師也沒有去合理地引導學生思考,而是直接公布答案,同時把答案統一化,這也令語文知識中的思考性和多樣性從初中學生的學習中消失殆盡。
(二) 忽略學生的思想過程
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之一是培養初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但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卻過于表面性,沒有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內涵,也就無法引發學生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如:在古文或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只說出了詩詞的字面意思以及作者當時的心情,但卻忽略了詩詞中所表達的作者和人物的品格及思想,缺少歷史背景和相應的情境,學生很難產生認同感。這就造成了初中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流于表面,并沒有全面而深入地學習,無法體會作者的深意。另一方面部分初中語文教師,為了提高課堂紀律管理的效果,把自己樹立為課堂教學的唯一主導,學生只能聽從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的學習心態。
三、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 豐富教材內容
初中語文教材因自身載體的限制,所以無法把涉及的知識和文化全部記錄,很多初中學生在學習散文或古詩時,只是大概了解到了這篇文章所講的內容,但對于作者為何要這樣寫,寫作的目的和歷史背景,學生的認識則比較模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則可較快的彌補這一點,做到以語文教材為中心,向外擴展、豐富語文知識,并且可以把相類似的文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比如:在涉及服裝、建筑和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知識,語文教材無法面面俱到時,利用信息技術的動圖或視頻短片,則可讓學生快速地對這類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和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 拓展知識結構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會有很多課文講到不同地域的風景、民族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單靠書面的理解,學生很難體會到與自己生活環境不同的文化。利用信息技術的視覺化,以課文內容為中心的視頻短片,則可讓學生快速地了解到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各民族的風俗特征。
如:《濟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對自己當時生活的冬季的濟南有一個詳細的描寫。文中講到作者以前居住在北平,現在在濟南,兩者之間的差別如何體現,利用信息技術則可以最有效地令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同時在魯迅的《風箏》一文中所描寫的也是冬季,但文章中對冬天描寫卻與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有所不同。《風箏》中的冬季是嚴酷而冷冽的,而《濟南的冬天》是美麗而柔和的。通過信息技術把兩篇文章之間的差異對比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視野中,教師再從旁以課文為主來協助學生學習,則可實現事半功倍的高效課堂教學。
四、 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
(一) 具象化的語文知識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背誦現代文、古文和詩詞一直是一大難題,而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背誦記憶以及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只能采用重復性的死記硬背,這是很多學生厭煩學習語文,導致語文教學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這一點,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把書本中的文字轉化為實際的動態故事,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把原本單一的文字與圖像相互結合,有效地利用了學生的左右腦,高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在初中學生回憶課文內容時,就不單是回憶文字內容,還有連貫的故事以及圖像、聲音,可令學生更加形象和準確地記憶所學的內容。
(二) 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
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積極的學習心態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因為只有學生自己真正想要學,才可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針對這一點,可利用信息技術把初中學生喜歡的影視、動漫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其內容以當堂課的知識點為中心,選取部分涉及當堂課語文知識影視和動漫內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把語文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個人喜好相融合,令初中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是有聯系的,特別是可以拉近學生與古文或其他不同民族和歷史文化的語文知識的距離,認識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
五、 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應用的領域和行業將更加的廣泛和深入,優勢也會更加的明顯,而教育教學與之的融合也是未來教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新的教學問題也會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在引用這種新技術的同時,同步地進行教學研究和評價,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初中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譚天麗,馮晨輝.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35期.
[2]曠華松.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分析[J].品牌,2015年04期.
[3]谷士兵.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初探[J].電腦迷,2016年11期.
作者簡介:
孫成英,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