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初高中歷史教學都有了較大的變化,而由于初中和高中歷史內容的層次水平不一樣,導致在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方面出現了斷層。因而,必須對初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兩個教學階段產生問題的因素加以分析,找出解決辦法,才能夠使初高中歷史教學得以銜接。同時,這也是新課程下,初高中歷史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
關鍵詞: 新課程;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
中學歷史在整個歷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新課程的逐漸推進,初高中歷史教學中出現的銜接斷層現象也日益顯現。而對于在初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存在的眾多問題,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才能夠使初高中歷史的這種延續得以保持,從而使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量得到提升,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以下將對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出現斷層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并對這種斷層現象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彌補。
一、 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出現斷層的主要原因
1. 初高中歷史教學的側重點存在不同
高中歷史教學內容除了對歷史知識進行考查之外,還將歷史情感、對歷史的態度看法以及價值取向滲入到歷史教學之中。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與高中相比會少很多,高中歷史是對初中歷史的細化,并且兩者相比而言,初中的知識難度比較小,對考試的相關要求也比較低。而高中則與之不同,高中的歷史教學較為系統化,不僅要求學生對基礎性歷史知識的重視,而且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兩者教學的側重點存在不同導致斷層的出現。
2. 初高中的教學方法存在不同
初中歷史學習著重于對歷史文化的底蘊進行生動的體現,主要從感性方面使學生對歷史進行體驗,并且主要是以盡可能多的歷史圖片來吸引學生進行歷史學習,以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通過這種方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而高中的歷史教學主要是對歷史進行理性的思考,對歷史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具備對歷史評價的能力。
3. 初高中教材的內容及形式上存在脫節
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教材的內容增添了趣味性,致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并且初中教材的基礎知識量得到了縮減,減輕了初中生學習的壓力,而高中教材的內容卻變得更加復雜化和專業化,使初中和高中歷史教材的內容之間形成的差距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兩者在教材內容方面存在脫節,最終造成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出現斷層。
除此之外,兩者在教材結構形式上還存在著差異,初中歷史教材的結構主要是以通史的形式表現的,而高中的歷史教材的項目化、階段化的結構形式更加突出,并且對國外歷史的敘述更加詳細,從而使兩個學習階段存在巨大的差異,導致歷史教學銜接的斷層。
二、 對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斷層問題采取的必要措施
1. 加強全局觀念,樹立長遠目標,并對教學的理念進行銜接。在進行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初中和高中的歷史教學的連接性一直都非常弱。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建立全面的歷史教學觀念,并對教學的目標明確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初中歷史教學能夠和高中歷史教學有機的連為一體,并為學生在高中的歷史學習作好鋪墊。例如,在講解宋代錢幣的發展的時候,不要單純地講解宋代時期的錢幣發展、金融機構,還要對整個錢幣的發展史和金融機構的發展進行追蹤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順錢幣的歷史發展。
2. 充分了解新課程的具體標準,對初中和高中的歷史學習認知能力進行培養,并對評價標準的具體銜接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由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尚淺,只能夠對歷史層面的知識進行了解,而高中生的認知能力已上升到理性認知,這需要重點對高中生的線索、歸納的意識進行培養,并且對他們分析、比較和概況的能力進行培養,因為對歷史的學習需要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兩個層次階段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并且能夠承接在一起。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將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做好。例如,在講解古代各朝代經濟政策時,需要引導學生善于分析和歸納,使學生從經濟政策中對各朝代的經濟進行深刻了解,以提高學習的層次。
3. 對初中歷史的基礎進行夯實,對初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銜接。歷史這門學科有著清晰的發展脈絡,并且其體系特別明確化。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對教材中隱含的歷史聯系進行揭示,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掌握得更加全面,從而使學生對歷史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而高中歷史教師則應該對初中生的歷史基礎進行承接,在初中生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基礎上進行擴展,形成初高中歷史內容知識的銜接。例如,在講解中國現代史中的政治制度時,先復習初中學習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再擴展到現代三大政治制度,實現初高中內容的銜接。
4. 教師應該對初高中歷史學科的差異進行提前滲透,使學生的學習思想得到銜接。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將高中歷史的學習結構和知識內容進行提前滲透,使初中生能夠提前對高中歷史課程進行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了解初高中歷史學科存在的主要差異,為進入高中學習歷史知識做好充分準備,以使學生能夠擴展學習歷史的思維和思想,使對初高中歷史學習在思想上連為一體。與此同時,當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后,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思想進行引導,并對學生的歷史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測試和了解,從而掌握更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于學生的教學工作之中。例如,在講解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時,由于初中的知識內容和結構與高中的知識內容和結構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初中教師講解的過程中,應該將所講授的知識點盡量細化,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為高中的歷史學習做好準備工作。
5. 使學生了解歷史學科的文化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歷史的興趣得到銜接和延伸。具備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需要掌握相應的辦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無論是初中歷史教師或是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解歷史的過程中,需要設置一些懸念和問題,將這些懸念和問題留給學生進行思考,以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對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真正地進入學習狀態;其次,需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從而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最后,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進步的表現進行激勵。所以說提高學習興趣是初高中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提高自身學習的興趣,從而主動地、積極地去學習歷史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探究學習,組織學生去一些大型的博物館去參觀展覽,從中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豐富學生的歷史閱歷,使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對學生所掌握的歷史知識進行延伸。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在新課程下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方面存在斷層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找出引發教學銜接斷層問題的因素。然而,斷層的因素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自身因素都有關系,因此,需要初高中歷史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只有這樣,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初高中歷史教學才會得以完美地銜接,學生的歷史課程學習才會更加系統。
參考文獻:
[1]李梅.新課程初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銜接[J].讀與寫,2016,17(09):321-322.
[2]宋小芳.談新課程下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問題的解決[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8(8):174-176.
[3]陳淑英.淺談新課改下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問題[J].新課程,2015,12(02):134-135.
作者簡介:
林欽先,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高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