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學習情感和興趣激發的一種教學策略。歷史學科重在以史為鑒,通過對歷史上的人、事的學習和認識,獲得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和人文素養的熏陶與培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施教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在歷史認知、理解和感悟中培養唯物史觀。
關鍵詞: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學習能力;素養
一、 引言
歷史學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認知、了解和繼承民族和人類的文明與文化;認知社會發展規律,提升個人的修養與品位。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參與學習,引導他們學會學習;而將歷史學習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對接,從而能提高學生學以致用地獲得歷史學習能力、方法和水平。
二、 歷史課堂教學需要引入生活源泉
素質教育強調著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確立,要求教師以生為本的施教。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發現歷史規律,并能與生活關聯;讓學生有思想有感悟地學習歷史,從而學以致用,不斷促成思維品質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動的歷史。我們的歷史課程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培養學生感受生活,獲得健康成長的動力。因此,在歷史這一門認識過去、認識人生以及認識社會的學科學習中,我們需要讓學生在聯系生活,聯系自身的體驗中獲得學習興趣和方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要求我們在學科教學的實施中,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現代社會以及科技發展等有機聯系,重視學生興趣與經驗方面的培養,培養他們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而我們的《歷史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初中歷史教學需要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效的聯系,必須要將生活化理念引入到初中歷史課堂中,構建生活化的課堂讓學生去學習,引導學生感受和掌握歷史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總結歷史知識經驗,并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使得學生能夠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去學習相關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新時期的初中歷史教學,需要我們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果不將歷史學習與學生生活進行聯系,那么,他們所學的歷史知識就是僵化的知識,不知道關聯生活,不能為自己的生活和成長服務,也不會在其人生的發展中起到啟迪和引導的作用。如此,就失去了歷史課程教育的意義。
三、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運行
以生為本,重視學生學科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我們改變教學策略。生活化教學理念能夠讓初中歷史教學活起來。那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如何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激起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和素養呢?
1. 結合教學內容,制定生活化教學目標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就歷史某一個教學內容而言,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是相對固定的,但如何讓學生接受新知識,獲得歷史學習的能力則開展的方式是多樣的。將生活化理念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堂中,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將教學中的態度與情感、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進行有效地整合,并通過生活化理念的應用,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情感方面的感受、認知和體驗,獲得歷史學習的效果。如在《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生與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的順序,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以及商湯滅夏、武王伐紂取勝的原因以及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歷史發展必然性的道理。我們在“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進行理解,如班主任在班級同學進行批評教育中,一般不會過分地批評哪些同學。學生們結合生活體驗,當然會說表現好的,班干部等。這樣,我們就引導學生思考,班主任為了班級整體,需要一個團隊,而周朝建立之后為了對新征服的地區進行有效統治而創立分封制,其實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這和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道理是一樣的。這樣,學生們在生活的聯系中,就能較好地記憶分封制的內容和作用,也能在歷史現象、問題的分析中能夠聯系生活進行思考,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歷史的能力。
2. 營造聯系氛圍,形成有效學習方法
有人說歷史學習就是記住某段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的經過,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其實不然,如果這樣的學習歷史,則不會從歷史現象中發現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達不到讀史明智,啟迪人生的效果。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該營造讓學生廣泛聯系社會生活地學習。如在《漢武帝的文治武功》的學習中,可以先和學生一起討論漢武帝時期的內政外交情況,多媒體展示《漢武大帝》中相關的精彩片斷,讓學生在感受漢武帝處在特定時期的困惑、矛盾中感受其銳意改革的必要,即從文化思想、內政外交方面加強和鞏固國家統一;實現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軍事上的大一統,使得漢王朝順利進入鼎盛時期。為此,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思考,如何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如何處理和家人、老師和朋友等等關系。這樣,學生不僅對漢武帝這個英明神武的帝王有認識,還能提高對相關內容的有效理解,同時對自己的成長和成才很大的促動作用。再如在《張騫通西域》學習中,我們就聯系生活,想象張騫向漢武帝提出出使西域請求的情景,自主學習提煉相關歷史內容并對他們的對話進行模擬,在活動中有效掌握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背景與主要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學習自主性與展示能力的機會;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歷史的能力。
四、 結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將學習內容與生活進行聯系,讓歷史知識鮮活起來,不僅能激起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還能使他們獲得歷史文化的滋養,達成以史為鑒、讀史明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磊.“說”出歷史的生活味道——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生活化[J].新校園,2016,(01),
[2]鄭金星.搭建歷史與生活的橋梁——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之我見[J].讀書文摘,2016,(06).
作者簡介:
李勁洋,江蘇省寶應實驗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