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豐官話中,“可VP”疑問句處于強勢地位,這種句型可表特指問及選擇問之外的一切疑問。“可VP”成分在句中位置不同,疑問焦點也隨之而變。本文將對信豐官話“可VP”疑問句作細致考察。
關鍵詞:疑問句;可VP問句類型
作者簡介:鄭永雷(1994-),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1
“可VP”問句指在謂詞性成分前加上疑問副詞“可”構成的問句,該類問句僅存于部分方言中。例如,蘇州話的“阿”(耐阿曉得?),合肥話的“克”(你克相信?),昆明話的“格”(你格認得?)。副詞“可”表示疑問和增強疑問語氣,用于構成“可VP”問句。江西信豐官話的“可VP”問句頗有特色,本文將通過實例考察其具體情況。
一、“可VP”問句的句法表現
信豐官話多用“可”表示疑問,由于“可”字后出現的是謂詞性成分,“可”應當是疑問副詞。這種帶有“可”字疑問標記的問句,記作“可VP”句。例:
(1) a你明日[i?31]可[kh?54]去[thi31]回家?你明天去不去回家?
b你明日[i?31]可[kh?54]去[thi31]回家呢?你明天去不去回家?
(2) a你可[kh?54]認得我?你認不認識我?
b你可[kh?54]認得我嘮?你認不認識我?
信豐官話“可VP”問句的幾種形式
(一)“VP”后無語氣助詞,例:
(4)你可去?你去不去?
(5)這塊地可好?這塊地好不好?
(6)她可曉得?她知不知道?
本文記作“可VPO”型,一般表未然。但“可”字后若出現“有”“曾”等詞,則表已然時體,詢問是否發(fā)生過某事,例如“可有吃飯?有沒有吃過飯?”;若出現“是”“在”等詞或僅有“可”字,則表中性時體,詢問常態(tài)的事情,例如“他這個人可好?他這個人好不好?”。
(二)“VP”后帶語氣助詞,例:
(7)a可去呢?去不去?
b可去□[s??33]?去沒去?
c可去哇?去不去?
d□[kh??54]可曾去嘮?去沒去?
e □[khiu52]可有去呢?去沒去?
且,如同上述例句e、f中,實際交流時還會出現合音,出現“可曾”合音為□[kh??54],“可有”合音為□[khiu31]。帶有句末語氣助詞的“可VP”問句,記作“可VP+PRT”型,語氣助詞為話語人創(chuàng)設了情景,以二者共有的認知信息為前提,明確了疑問焦點。
(三)附加式“可VP”問句,表現為“陳述句,可+VP”形式。例:
(8)這本書還有用,可是?這本書還有用處,是不是?
(9)晚點去出,可好?晚點出去,好不好?
該句式先陳述事實或個人想法,再詢問,比單純的“可VP”問句內容更加豐富。其常用的附加問有:可行、可去、可管、可有等等,且“可”字后的那個字成為了疑問焦點,詢問行不行、去不去等。無論“可”字后有無能愿類、存現類、判斷類動詞,“可VP”問句的疑問指向的都是VP,或V,或VP。
另,附加式“可VP”問句的出現位置比較固定,一般在陳述句后,少有出現在陳述句前,若有,也是作為邏輯說理的推論來表示反問,一般符合話者預設。例如:
預設為“A認為下雨天B不會出門,B起初堅持這天一定出門,事后A對B進行質問”
——A:可是你甭去出哦?
——B:是,我甭去出,雨太大嘮!
二、“可VP”問句的特殊用法考察
(一)陳述句,可?/疑問焦點+可?
縮略形式的“可VP”問句多是“可VP”問句的附加式,且期待肯定回答。對話簡短,對先前的內容提問,屬于是非問。例:
(1)你去店里拿了手機可?你去店里拿過手機了是不是?
(2)我今日還甭吃藥可?我今天是不是還沒有吃藥?
(3)小張歡喜吃魚兒哇,可?小張喜歡吃魚,對不對?/是不是?
(二)“可是VP”
“可是”比“可”的句法更靈活,除能出現在動詞、形容詞等謂詞性成分前,還能用于形容詞生動形式、體詞性成分、否定副詞前。當“可是”后為體詞性成分,疑問焦點必緊跟體詞,如果“可是”的位置變動,整句的疑問焦點也隨之轉移。例:
(4)a他可是明日要走?(問時間,是不是明天走)
b可是他明日要走?(問對象,是不是他要走)
c他明日可是要走?(問行為,是不是要走)
(5)今日可是周三?
(6)她可是蠻精?
(7)你可是不去□[s??33]?
(三)“可+NP”問句
先前舉例的“可VP”問句多是以“可”+謂詞性成分出現。實際上,信豐官話中存在“可”后出現體詞性成分進行提問的“可+NP”問句形式。這些體詞性成分主要有名詞、處所詞、時間詞、方位詞、數詞、基數和序數詞、量詞等。例:
(8)今日可初一?→今日可是初一?今天是不是初一?
(9)這房子可五間?→這房子可有五間?這房子有沒有五個房間?
通過變換分析,我們發(fā)現,因話題內容共知,體詞性成分前都省略了“是”“有”等存現動詞,已成固定表達。事實上,“可+NP”問句是一種省略形式。
三、小結
信豐官話的“可VP”問句用例廣泛,足以表達是非問、正反問、反問等內容。因而,“可VP”問句在信豐官話中應是中性問句,其疑問所指較寬泛,視具體的語意環(huán)境而變化,常用形式有“可是+VP”及“可+能愿V+P”。
參考文獻:
[1]吳慶峰.“可”字補義[J].語文研究,1990(2).
[2]邢相文.“可”的語法化及相關問題[J].科教文匯,2007.3.
[3]王琴.阜陽方言“可VP”疑問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4]陳佳佳.“可”強調功能的產生及演變[J].綿陽師范學報,2015(7).
[5]侯超.皖北中原官話“可”類問句的性質和歸宿[J].方言,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