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因論主張“模仿和復制”,此理論對英語外來詞的出現、流行及使用現狀具有強大的解釋力。本文采用模因論視角,對英語外來詞的流行現狀進行分析。通過對模因理論的具體闡述,進而解釋英語外來詞的模仿、傳播與發展過程,從而整理清楚內在的影響機制與特點,為語言學外來詞的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
關鍵詞:模因;英語外來詞;模仿與復制
作者簡介:劉洋(1991-),女,漢族,河南省周口市人,山西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專業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1
當今,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和接觸日益頻繁,以此帶動了不同語言間的相互交融,漢語中的外來詞也急遽增多。作為文化載體,很多外來詞的融入可視為不同文化間的傳播與復制,這在某種程度上支撐了模因理論的核心觀點。本文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模因理論作為支撐,將焦點具于語音語素化上,同時與語義、字形相結合,對英語外來詞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索。
1.模因的概念
模因(memetic)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牛津大學的著名動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模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后牛津字典將此詞收錄并對其定義做出一定修訂,釋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1]道金斯最早提出memetic,是對基因(gene)的模仿,對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進一步擴展和深化。但基因的核心是遺傳、本體的復制,而模因的核心則是“非遺傳”的模仿。memetic一詞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介紹到國內,如今大多數人采用何自然所譯的“模因”一詞。“模因”一詞不僅從字面上暗含“模仿”,還隱喻了“基因”,可達到見詞識意的效果。 模因作為文化單位,表現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具體的事物,也可是抽象的存在,即只要通過模仿可以達到復制的效果,均可稱為模因。
2.英語外來詞的流行與模因
(1)音譯詞。
音譯詞復制和模仿的是原體的發音,根據原體的語音特征而將其引入漢語詞匯。此類詞語往往是因為國外傳入某種事物或者觀念,而國內原體的相關概念意義呈現缺失狀態,為了便于指稱和交流,一般采取直接音素對譯的方式,形成相應的漢語音譯詞。例如:由于漢語詞語中表達“大型娛樂聚會”意義的詞缺失,英語外來詞“派對(party)”便順利進入了漢語詞匯中。不過,更多的音譯模因仿體詞存在于國家名、醫藥名稱、食品名稱、科技術語和人名中,如紐約(New York)、鴉片(opium)、泡芙(puff)、雷達(radar)、聽(tin)、牛頓(Newton)等。音譯模因不僅促進了語言的生成與更新,也為人們學習語言、觀察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2)音譯加注。漢語外來詞中有一種音譯加注的外來詞,他們是在音譯部分后邊加上表示事物類別的語素,給人們進行一定的意義提示,以便人們更好地理解。如同為外來詞的卡片(card)和卡車(car),如果不加表示實物類別的語素,就只能都譯作“卡”,這樣容易造成誤解。音譯加注的外來詞在進行模仿復制傳播過程中,模因會發生一定的變異。如艾滋病(AIDS),此詞引入后,被不斷地提起、復制和傳播,從而與別的模因相結合,構成復合模因體。此種結合使得模因復合體更加富有生命力,而延伸出的模因復合體:艾滋病保險,“金融艾滋病”等,詞義進一步擴大。
(3)音意兼譯。此種模因既兼顧了英文發音,同時選用了有意義的中文語素,仿體與本體呈現出的關系為:仿體=原體音+漢字意,對模因原體的語音、語意同時給予復制,使英語外來詞“洋”味更少,更加符合漢語語素的組合方式,基本能夠做到“望文生義”。如摩托車(motorbike)、香蕉派(banana pie)、信用卡(credit)等。音意兼譯型英語外來詞在模因過程中,會選擇有意義的漢語語素,使仿體與原體接近,很好的對模因論下本體與仿體的關系進行了解釋。
(4)字母詞。字母詞指漢語中帶外文字母或完全由外文字母表達的詞,本文僅僅針對第一種情況進行討論如WTO、KTV、X光、B超等。改革開放以前,由于我國人民思想偏于保守,對字母詞的使用頻率很低,難以形成大規模的模仿和復制。直至改革開放后,人們采取積極、寬容和開放的態度接受外來詞,才使得一些典型的字母模因得以立腳。而后,非典型的字母詞才得以復制、傳播和發展起來。字母模因的成功復制還得益于自身的優點,如簡潔、經濟、表意簡單。同時還可以隱晦委婉的表達一些抽象、不宜表達的事物和現象,如WC(廁所)等。
3.英語外來詞流行的影響及規范使用模因視角下外來詞的規范
外來詞的引入為我國的詞匯提供豐富的材料,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故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促進語言的良性發展。遵循其自身規律,通過主流權威的示范,對強勢模因的出現進行規范引導。此外,在模因論視角下,對英語外來詞行進更深層次的探討、研究,有助于規范外來詞語的使用,不斷促進語言的正遷移。
注釋:
[1]王玉章等(譯),“牛津英漢高階詞典(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參考文獻;
[1]王玉章等(譯).牛津英漢高階詞典(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R.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M].盧允中,張岱云譯.科學出版社,1981年.
[3]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