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樂
摘 要:“微課”是舶來品,它給當下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影響。本文客觀分析了微課給我國傳統地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思考,分析了微課給傳統地理課堂教學帶來的眾多發展時機,以及微課給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改進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微課;思考;探索;時機;效益
在眾多網絡教育團體的推動下,“微課”似一聲驚雷,以一種顛覆的教學方式,在課堂的組織、實施、策略、技巧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值得我們進行借鑒吸收,大力促進我們的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同時,微課堂依然面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
微課作為一種逐漸風靡全世界的傳授知識的新方式,需要我們冷靜的認識它的優勢和缺點,以便洋為中用,借鑒吸收。一方面,微課為傳統地理課堂教學帶來了空前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給教師和學生等帶來了發展的難題。
一、微課給傳統地理課堂教學帶來的眾多發展時機
微課似一股清風,喚醒人們重新認識傳統課堂的教育活動和行為。
(一)教與學雙主地位得到彰顯
微課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得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可能得到真正貫徹落實。一方面,教師由原來單純的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規范者,從演員變為導演加教練,是學生學習的指引者。教師的任務不在以單純的傳授專業知識為主要任務,而是兼顧教會學生善于主動、自覺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完全從自己的需要出發,積極主動地選擇學習的深廣度,最大限度滿足個性學習,自由發展的全面,實現新時期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實現。
(二)學習全程自主,大幅提高提高學習效益
通過課前預習資源的微課預先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微課資源來初步有選擇地學習課本知識。在課上實踐環節,通過微課問題引領,師生圍繞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探究問題的張力得到有效釋放,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反饋更加有效和及時,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三)信息技術手段得到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全覆蓋
微課機會可以不受限制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術不斷跟進更新教與學的手段,可以應用可視的、任意轉換進度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等平臺開展學習和教學活動。實現學習的可選擇化、全程化、智能化,助力學生的全程學習、高效學習。
(四)作為紐帶聯系家校,合力助推學生學習
微課課前預習的活動可以在家里完成,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初步掌握教材基本知識,家長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可以有效督促學生完成課堂預習任務、課后練習任務,借助二者達成的合作溝通機制,高效輔助教師完成這些學習環節,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成長。
(五)評價全程覆蓋,注重評價的公平公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養成
微課評價的目的是尊重學生的人格性成長,允許學生發展的層次性、差異性的存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發展的漸進歷程,改進并促進教師和學生雙向乃至多向的教與學活動,在對學生發展動態進行全面、深入、真實的觀察和記錄過程中,采取教師、家長、學伴、自身等多方面、深層次、全方位的評價方式,配套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使學生在認識自我的情境下挖掘學習的動力和潛力,取得學業的最大成功。
二、微課給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思考
(一)教與學理念需與時俱進
新教與學理念樹立與否是微課能否立足的最大挑戰。作為教師,很難一時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升學率等現實壓力下不敢冒失敗的風險。傳統教學理念的慣性嚴重影響中學課堂教學思想,致使許多教師安于現狀、固步自封,很少敢冒失敗的風險,對教學的新思想、新理念抱觀望的謹慎態度,不敢放開手腳嘗試新方法。作為學生,相比自主學習,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式接受學習,接受教師對知識的系統灌輸,將獲得知識的途徑全部寄希望于老師傳授,造成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持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發展差距短時難以逾越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均衡,各地在師資力量、資金投入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配套不完善,很多地區還無法充分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這也必將是未來微課堂全面普及面臨的嚴峻挑戰。
(三)師生信息技術素養有待提高
微課教學要求師生都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教師不僅要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還要掌握錄制、編輯、美化微課視頻的技術方法,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搜集、獲取、傳遞、加工、處理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學生參考學習。學生更應該學會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學習活動,檢索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不斷提高與同伴、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
(四)中學地理課堂的教學模式亟需改進
傳統地理課堂缺乏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結合,漠視蓬勃發展的微課教學實踐,沒能充分重視微課對于促進教學模式的變革作用,沒有很好地將微課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互動中去。
(五外部助推力量單薄,教師內生動力不足
外部沒有形成濃厚的應用微課的氛圍,由于自身動力不足,應用微課于地理課堂教學積極性不足。
微課,給我們帶來了課改的縷縷清風,啟迪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是能否真正突破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傳統束縛,實現傳統課堂的煥然一新,讓新觀念、新思想、新模式在我國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還需要我們在大力歡呼應用的同時注意保持清醒頭腦,克服重重困難,走向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