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玲
摘 要:每每看到一提起作文學生那一張張愁眉緊鎖、痛苦不堪的臉龐,我的心便無法平靜。作文本是“我手寫我心”的心靈之花的綻放,為什么卻變成了蹂躪學生心靈之花的魔鬼?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在低年級段打好寫作基礎,擺脫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苦惱,讓靈感自由舒展地在筆端流淌?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思考
一、涂鴉——叩啟興趣的大門
美國著名教育家唐納德﹒格雷夫斯調查證明,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開始上學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會寫作;而認為自己會閱讀的孩子則只有百分之十五。兒童寫作之初,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對于寫作毫無畏懼,不管人家看不看得懂。這種自信、自得其樂是兒童學習寫作的積極性的源泉,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利用這一筆寶貴的財富。于是一年級我便試著放任孩子們自由地記錄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和喜怒哀樂,愛寫什么就寫什么,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或畫來代替。雖然都是些涂鴉之作,但我都著情給以肯定,予以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們發現寫話原來是那么簡單而又快樂的事情,一個個興致勃勃,不管老師有沒有布置,他們都樂于和紙、筆交流。
二、模仿——架起成功的橋梁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語言富有創造性,但模仿學習在語言獲得中仍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為創造必須有一定的范例為基礎,它是對已有范例的概括和重新組合。”我們如果能夠充分發揮教材的示范作用,進行“仿寫”,就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詩人。
練習時,我從文本中的一些有特色的句子入手。比如: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這一課,“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燃燒的火把。”這一句話,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秋天果樹、田地里的變化。語言充滿童趣,形式又活潑,適于讓學生仿寫。在學生熟讀成誦時,我讓他們仿照句式練習說話:“楓樹___楊樹___葡萄___棉田___。”學生很有興趣,馬上舉起手來,很快就有了答案,五彩繽紛,想像奇特。如:“楓樹換上紅色的衣裙,楊樹發送秋天的電報。葡萄穿上紫色的外衣,棉花綻開了白色的笑臉。”
三、積累——撒播智慧的種子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戶。大量閱讀童話故事更是兒童寫話的起點。當孩子們學好拼音,興趣十足的捧讀著注音讀物,我就積極地引導他們識字,記下好詞語。隨著他們課外閱讀興趣的日益濃厚,我設計了讀書卡,內容包括“新認識的字、閱讀字數,好詞佳句,我的想法,朗讀水平”等,讓學生以自身的閱讀實際填寫,在大量積累后再引導學生有系列地在閱讀中練寫。如在一次主題為“狐貍的故事”的讀書會上,孩子們向大家講述了一只只自不量力、狡猾、膽小、聰明……的狐貍。我趁勢引導:聽了這么多有關狐貍的故事,那么在你的心中又有一只怎樣的狐貍?你能試著編一編,寫一寫嗎?兒童天生擁有寫童話的本能,他們幾乎自發地以童話的形式來寫童話。過不多久,我就品讀了孩子們的創作。“一個晚上狐貍餓著肚子在街上走,看見一只小狗吃著香噴噴的肉。狐貍饞得直流口水。小狗友好地說:‘我給你一片肉吧!狐貍高興地連聲說聲謝謝。”在孩子們的筆下有著一幅多么和諧的畫面呀!
四、生活——拓展思維的寬度
生活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寶庫。因此,我經常布置孩子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到我們的社會中去體驗,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理解,引導他們把從生活中、周圍世界中獲得的真切體驗表達出來。
學完“找春天”這一單元課文后,我讓孩子們利用周末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帶回來。星期一來學校,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帶來的春天:小草、柳條、各種各樣的花、相片……看著整個教室都洋溢著春天的芬芳,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盡情地談論著,幸福地分享著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我趁熱打鐵,讓孩子們把眼中的春天寫下來,不一會兒一顆顆童心便活潑潑地躍然紙上:春姑娘像個魔術師,她一指柳樹,柳樹姑娘的長辮子垂下來,好像要梳理自己的頭發;她一指小草,小草從土里鉆出了腦袋,偷偷地打量這個全新的世界……
五、想象——放飛創新的翅膀
孩子們有著幻想的天賦和本能,幻想能帶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不可思議的“第二世界”,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啟發,就能讓孩子們在這個世界里,放飛著創新的翅膀,伴著縱橫馳騁的奇思妙想快樂地寫話。
學習了《雷雨》后,我讓學生大膽想象雨后的景象,學生聽到這個要求個個拍手叫好,在這種興趣盎然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想象之鳥高飛,腦中浮現出新穎、生動的意象----雨弟弟玩累了,終于肯回家了。太陽公公伸伸懶腰出來上班了,彩虹姐姐穿著七彩的裙子正和蟬姐姐聊天呢,蜘蛛妹妹悠閑地坐在家里織毛衣,池塘弟弟長大了,青蛙哥哥呱呱地唱著:“空氣好新鮮,景色好美麗呀!”
六、賞識——揚起自信的風帆
在批改寫話作業時,我總是努力地尋找著孩子們寫話中的閃光點,爭取不放過任何一個讓孩子挺起胸膛的機會。而對出現的問題我從來都不愿多批評學生,總是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讓他們從中得到啟發。記得,剛開始寫日記時,孩子都是以“今天我干什么?”為開頭,千篇一律,毫無創新。于是我挑選一位同學的開頭讓大家欣賞、評價,并對他大加贊賞。他的開頭是這樣的:“咔嚓”一聲,同學們聚在一起,手舉著自己的作品歡呼起來。這就是今天美術公開課上,老師為我們攝下的精彩一幕。學生讀后很自然地發現自己的開頭是那么地缺乏吸引力。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學生天天以“今天”開頭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