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與新媒體的發展,互聯網與新媒體對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大眾生活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作為互聯網與新媒體受眾的高職生,需要具備較高的網絡素養,從而在互聯網與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更好的學習,抵抗不良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文從網絡素養相關概述入手,著重分析了高職生網絡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探索了高職生的網絡素養現狀,并提出了提高高職生網絡素養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生;網絡素養;教學質量;提高;對策
一、 引言
網絡的健康發展要求網民具有較高的網絡素養,能夠自覺遵循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律規定進行網絡操作,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高職生作為年輕一代,是網絡的主要使用者,其網絡素養對網絡環境有著直接影響。因此,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雖然高職生在網絡素養教育方面有了一定進步,但是,由于受社會環境、學校教育以及高職生自身特點影響,高職生網絡素養在網絡知識、信息處理、網絡道德、法律、信息傳播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問題需要解決。研究高職生網絡素養現狀與教學質量提高對策不僅能夠提高高職生網絡素養,而且對健康網絡環境的營造有著深刻意義。
二、 網絡素養相關概述
1. 網絡素養的內涵
網絡素養的核心目標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高職生網絡素質是指高職生在網絡平臺中通過運用網絡技術和網絡知識正確理解把握網絡內涵,并對網絡暴力和網絡優勢能夠加以正確的分析和評價。同時,高職生也應通過網絡發展趨勢,有針對性的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且通過網絡把正能量傳遞下去。
2. 網絡素養的構成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環境對于網民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上網者需要對自身不當行為進行適當的約束,從而為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由于高職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階段和重要成長期,網絡暴力的傳播會使得學生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在網絡暴力的不良影響下出現一系列的偏激行為。基于此,高職院校學生應在網絡中形成良好的判斷是非能力、網絡信息篩選能力等。
三、 高職生網絡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一方面,促進高職生知識的增長。網絡作為21世紀新型的行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潮流。另外網絡信息傳遞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使得高職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渠道迅速獲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從而極大的增長自身知識。同時,網絡信息爆炸使得各個行業以及學校深受網絡快速發展的影響,使得教師在教學活動以及課外活動中都需要借助網絡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被迫接受和學習網絡技能,從而極大的擴寬了學生知識體系。
另一方面,促進高職生個性發展。網絡具備較強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通過網絡環境實現自身價值的追求。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借助多種網絡工具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如創業平臺的建立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個性發展渠道。另外網絡發展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作種類,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具有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另外,網絡的搜索功能使得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自身興趣愛好的有效支撐下實現精度化的學習。
四、 高職生網絡素養現狀
1. 積極方面
首先,高職生對網絡的認可程度較高,能夠肯定網絡媒介的優勢。大多數高職生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案例媒介,很多學生都認為網絡媒介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著較大幫助,并且在未來的發展中,網絡媒介的作用更大,能夠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總的來說,高職生對網絡的評價較高,促進了網絡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其次,高職生能夠進行熟練的網絡操作,能夠自己運用網絡進行信息搜索和網絡交往,并且能夠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最后,大多數高職生具有較強的網絡安全意識,在網絡使用過程中能夠自覺保護隱私,及時清除上網信息。并且,很多學生能夠運用一些電腦修復軟件、殺毒軟件等來對電腦系統進行殺毒和保護,保證電腦系統的安全性。
2. 存在的問題
首先,網絡信息處理。很多高職生在網絡使用的過程中缺乏信息批判意識,對網絡信息一味認可,沒有采用理性客觀的態度對待網絡信息,很容易在網絡中迷失自我。另外,大多數高職生受網絡信息的影響較大,缺乏對網絡信息的深入思考,僅僅從表面來解讀網絡信息,網絡信息獲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次,網絡接觸問題。高職生對網絡接觸較多,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也較大。這是因為,高職生對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另外,高職生的網絡知識還不夠全面,僅僅依靠基礎的計算機課程來了解網絡;再次,網絡道德和法律意識問題。部分高職生在網絡使用的過程中認為網絡世界無拘無束,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發表信息,忽視了法律對網絡的約束,網絡行為和網絡言論不考慮法律后果。并且,很多高職生將網絡當作自我發泄的場所,在網絡上辱罵、誹謗他人,并傳播一些攻擊性的語言,忽視了自身在網絡中的責任。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在網絡信息獲取的過程中缺乏知識產權意識,隨意使用他人的作品,沒有自覺遵守法律規定。此外,還有部分高職生的網絡道德素質不高,雖然明白在網絡上傳播不良信息的后果,但是仍然存在著傳播不良信息的不道德行為;其四,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問題。很多高職生的上網時間較長,對網絡的依賴性較高,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意識。甚至有些高職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和網絡小說而出現逃課、退學等行為。另外,還有部分高職生將網絡作為主要的消遣方式,忽視了網絡對于學習的價值,沒有積極使用網絡進行學習,而是在網絡上進行購物、看小說、看電影、打游戲等,過于注重網絡的娛樂功能而忽視了自身的學習管理和生活管理;最后,信息傳播和信息創造問題。大多數高職生能夠運用網絡傳播和創造信息,但是,很多高職生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忽視了信息的真實性和信息的質量,缺乏對信息的辨別和鑒定。另外,高職生的信息創作質量不高,大多數信息都是關于自身生活圈的瑣碎信息,缺乏社會問題信息。endprint
五、 高職生網絡素養問題原因
1. 網絡環境原因
首先,雖然網絡為高職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平臺,能夠使高職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網絡具有虛擬性的特點,網絡中的信息開放性和隱匿性較強,網絡環境十分復雜。在這種情況下,高職生需要面對多樣化的網絡信息和復雜的網絡環境。在信息瀏覽的過程中,高職生很容易接觸虛假信息、暴力信息、色情信息等,思想觀念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其次,網絡與現實生活有著巨大的差別,現實生活中有著明確的道德約束和法律管制。而網絡世界十分虛幻,人們可以在網絡中發表一些不真實的信息而不受道德的約束,道德對網絡的約束力度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職生利用網絡的虛擬性進行自我發泄,發布一些不真實的、帶有攻擊性的信息;最后,網絡信息過多。網絡中有著海量的信息,網絡信息管理難度較大,導致網絡信息的質量高低不一。在這種情況下,高職生很容易接觸到負面信息和虛假信息,成為負面信息和虛假信息的受害者。
2. 學校教育原因
首先,高職院校缺乏對學生網絡使用的正確引導。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網絡信息資源。但是,卻忽視了高職生面對的負面網絡信息和虛假網絡信息,沒有及時引導高職生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其次,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忽視了高職生的網絡教育,沒有及時開設網絡素養教育課程,高職生在網絡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只能接觸網絡信息獲取的相關知識和基本的網絡操作技能,缺乏網絡素養學習。
3. 高職生自身原因
高職生的個性鮮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思想比較活躍,渴望展示自我。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高職生都積極接觸網絡,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網絡來獲取最新信息。但是,高職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不高,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當高職生面臨不良的網絡信息的時候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腐蝕。另外,高職生缺乏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對網絡虛擬世界的認識也不夠理性,是非判斷能力不高,對問題的思考不夠全面,很容易在網絡使用過程中出現盲目行為和錯誤行為。
六、 高職生網絡素養教學質量提高的對策
1. 加強高職生的自我教育
高職生應積極重視網絡操作和網絡行為的自我教育,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網絡素養。首先,高職生應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為此,高職生應積極明確上網的目的,充分重視網絡對學習的作用,積極使用網絡進行學習,避免在網絡游戲、網絡小說、網絡電影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另外,高職生應制定合理的學習和生活計劃,在按計劃進行的基礎上合理利用網絡;其次,高職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信息能力。為此,高職生要學會檢索和辨別網絡信息,對網絡信息進行有效的搜集和分析,及時剔除不良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誘惑;最后,高職生應自覺維護網絡秩序,充分認識自身在網絡環境構建中的作用,運用網絡道德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網絡素養。為此,高職生應保持較高的法律意識,自覺避免在網絡中的違法行為,主動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和規定。另外,高職生應不斷提高自律能力,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和不規范的網絡行為。
2. 完善學校網絡素養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作為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的主要陣地,對高職生的網絡素養培養有著巨大影響。為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學校網絡素養教育體系,強化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為此,高職院校應將學生網絡素養培養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設置網絡素養培養的相關課程,并配置高素質的網絡素養教育教師,確保網絡素養教育順利開展。另外,高職院校應積極了解學生的網絡素養現狀,根據學生的網絡素養現狀進行針對性教育,加強學生的網絡知識學習和網絡實踐,增強網絡素養教育的時效性;最后,學校應加快建設校園網絡問題,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活動,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讓學生在網絡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
3. 發揮社會監管與教育功能
當前,互聯網監管政策不完善,是影響高職生網絡素養得以有效提升的關鍵因素,為此,政府部門、社會組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為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提供更好的環境:首先,政府部門需要對網絡監管體系進行完善,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確社會個體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行為規范,與此同時,教育部門可以出臺學生網絡素養教育意見,引導高職院校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到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當中,并重視引導高職教育工作者針對網絡素養教育開展科研,從而為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積累更多的理論依據與實踐經驗;其次,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社會組織,都需要重視網絡環境的凈化,并通過開展及時有效的監管,弱化甚至消除網絡負面信息對高職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此方面,網絡監管部門需要成立網絡監管小組以及網絡安全小組,對互聯網行為進行引導與規范,與此同時,網絡監管部門有必要引導互聯網行業自主構建自律機制,強化對互聯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與法律教育,從而更好地實現互聯網信息環境的凈化,繼而為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環境。
七、 結語
重視高職生網絡素養的提升,對于強化高職生的網絡適應能力以及網絡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到教育體系當中,通過引導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完善高職院校網絡素養教育體系、充分發揮社會監管職能與教育職能,實現高職生網絡素養以及高職生網絡素養教育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立新,陳新亮,張曉星.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及其培育途徑[J].教育與職業,2014(03).
[2]徐駿,祝曉輝.論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12).
[3]楊克平,舒先林.提升大學生網絡素養的途徑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6).
[4]歐陽九根,劉文獻,梁一靈.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14).
作者簡介:馮泠峰,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