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天+王岑郁
摘 要:本文通過模塊化教學法在五年制高職《國際金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了模塊化教學校本課程開發的設計理念及其運行方式,指出了模塊化教學在五年制高職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實際效果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課程校本化開發;模塊化教學;國際金融
一、 引言
模塊化教學方式是一種打破常規課程體系,突出實操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它的優點和可取之處,但凡事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究竟怎樣實行模塊化教學?模塊化教學是不是能適用于所有的課程?模塊化教學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課程組在五年制高職《國際金融》課程中進行了模塊化教學實踐,對這些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把實施中的一些做法進行總結和反思,希望可以給同行提供借鑒。
二、 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模塊化校本開發的背景
當前的職業教育改革提倡就業導向及能力本位,因而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開發應當盡可能貼近行業與崗位的需要。那就必須分析實際工作崗位任務,這是在雙元制課程、MES課程、CBE課程等課程開發中被普遍使用的技術。這些實踐已經證明,工作任務分析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基礎,而任務導向在職業教育課程開發中非常行之有效。
在國外工作分析技術很多,用途也不一,但就工作過程分析而言,劃分成能夠進行操作的模塊的方法在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 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模塊化校本開發的流程
模塊課程開發的基礎是學科課程的解構,我們經過教學實踐總結下來開發、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首先,是對課程進行深入分析。
合理的課程分析是課程開發的基礎,包括職業、學生、教學三個維度。職業分析主要用來了解崗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在職業分析時,我們圍繞模塊主題,考察典型的工作任務,希望了解完成崗位具體工作任務時,就職者要具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學生分析,主要是了解學生原先學習特點和基礎以確定課程實施的起點。教學分析主要是用來將崗位項目和任務分化為教學目標,將有關的知識及技能轉化成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項目。
第二步,是合理劃分模塊。
模塊化教學關鍵在于模塊的確立。模塊由若干個學習單元構成,學習單元就是為概括知識技能各個具體目標和內容而劃分成的專題。
比如《國際金融》課程,課程組根據課程的特點,考慮按照國際收支、外匯、匯率、外匯市場業務、外匯風險、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機構等設計成對應的模塊,具體考慮每一個模塊必要的理論知識及希望學生掌握的技能,整合相關知識,配合案例輔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最后需要完成課程實施與評價。
在模塊課程實施中,我們注重創設職業行為情境,進一步細化模塊內部各部分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時間,體現“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在課程評價方面,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看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
四、 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模塊化校本開發的價值
(一) 突出了職業教育的根本特征
模塊教學以技能訓練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關注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職業崗位的要求,使學生今后能獨立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
(二) 增強了課程本身的實用性
模塊教學法側重實際應用和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生既能獲得必要基礎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掌握專業基本技能,
(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模塊教學法重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密切配合,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從整個學習過程來看,教學中很多環節都是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自己分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 有助于教師素質的普遍提高
在實施模塊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獲得有效提升,教學的需要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教學方法,不斷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滿足教學需要,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有助于教師隊伍素質的普遍提高。
五、 基于反饋的模塊化校本開發改進思考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模塊化操作效能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響,為此課題組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基于實踐經驗總結,以期在下述各方面能有所改善:
(一) 實訓活動的設計安排
在實踐活動中往往是成績比較好、思維活躍的同學思考的多,得到的鍛煉也多,效果也好。對這部分學生而言這種實踐是很有意義的??蓪τ谀遣糠殖煽兿鄬β浜蟮膶W生而言,在綜合實踐中的收獲就是參與了一次“活動”,有了一些體驗而已,對于知識并沒有什么太多的理解與感受,效果打了折扣。
(二) 教學模塊的優化
對教學模塊還要進行適當的增刪、重組等修改,才能更好滿足學生認知、能力、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需求。
(三) 模塊內容的及時更新
需要及時地根據國際金融領域的發展調整模塊化教學的內容,才能增強模塊化課程的生命力。
(四) 課程實施的評價體系
課程實施評價體系紛繁復雜,需要兼顧局部與整體的統一,短期與長期的統一,定性與定量的統一。
六、 結論
模塊化教學要求在課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有機整合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然后根據典型工作任務來劃分任務模塊,以模塊為連接各知識點的紐帶,大大節省了教學時間。從五年制高職教育突出應用性而言,強化操作技能的教學及考核,對有些理實結合的課程進行模塊化課程開發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行途徑。
參考文獻:
[1]劉繼平.模塊化教學與學習遷移[J].當代教育論壇,2008(5).
[2]姜君霞.模塊化教學法的特點及要求[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4).
[3]錢明明.模塊課程:職教課改的校本化實施策略[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1(9).
作者簡介:褚曉天,王岑郁,教師,江蘇省無錫市,無錫技師學院(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