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數(shù)學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要求教師向課堂要質量和效率,因此,如何進行高中數(shù)學實踐就成了廣大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提高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研究
近年來,我國的高考升學率逐漸提高,但是高中生的整體差異卻很大,一方面是由于高中進行了擴招,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鑒于此,廣大數(shù)學教師要從自身查找原因,通過開展教學實踐研究來改革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 做好課前預習,提前把握課堂重點
一節(jié)優(yōu)質的數(shù)學課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付出很多的努力。教師在課前要適當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預習題,讓學生提前學習課堂新內(nèi)容,把握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學生通過預習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從“填鴨式”學習變?yōu)椤爸鲃邮健睂W習,聯(lián)系舊有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最終養(yǎng)成終身自學的好習慣。
如,在“算法的概念”這一節(jié)知識點中,筆者設計了如下預習題目:
①算法的有窮性是指 ;
②下列關于條件語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條件語句中必須有Else和End If
B. 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nd If
C. 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lse,但是必須有End If
D. 條件語句中可以沒有End If,但是必須有Else
③執(zhí)行下列賦值語句后,變量A=( )
A=1;A=A+1;A=2A
A. 2 B. 3 C. 4 D. 6
其中,①題非常簡單,學生只要看書就可以找到正確答案;②題難度一般,學生需要閱讀完相關的教材內(nèi)容;③題具有一定難度,學生要進行思考后方可回答。通過三道不同難度的習題,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預習程度,進而做到有目的地聽課。
二、 運用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高中數(shù)學具有邏輯性強、立體空間能力強、理解難度大的特點,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教師在備課中要適當設置一些情境問題,吸引學生的目光,引導他們主動進行思考、討論和探究,使其熟練掌握課堂授課內(nèi)容。高中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主動、嚴謹?shù)厮伎记榫硢栴},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好的情境問題能夠讓學生積極地關心新課內(nèi)容,喚起他們內(nèi)心探究的欲望,最終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在講解“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這一知識點時,筆者引入了如下情境:我國著名的“非常6+1”節(jié)目有一個“價格競猜”的環(huán)節(jié),大家知道如何能夠快速猜出準確的價格嗎?學生的好奇心被調(diào)動起來,紛紛進行討論。此時,筆者拿出課前已經(jīng)準備好的一塊表來和學生開始價格競猜游戲,“老師這塊表的價格在200~500元之間,請大家猜下它的價格。”筆者只是對學生報出的價格給予高、低或正確的結論。這個課堂小環(huán)節(jié)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還使他們對本課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情境導入的方式,學生可以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能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這顯著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 開展分層教學,共同提高知識水平
在多年教學經(jīng)驗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具有不同的認知水平,如果對所有的學生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優(yōu)秀的學生吃不飽,較差的學生跟不上”的后果。鑒于此,筆者采取了分組、分層教學的方法,讓好學生和差學生同組,在課堂講課中能照顧到大部分的學生,根據(jù)教學大綱讓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任務。學生在分層教學中,能夠明白自己學習的內(nèi)容,聽課過程中可以做到有目的地學習,最大程度地釋放學習潛力,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學習效果。
如,在講解“空間向量及其應用”這一節(jié)知識點時,筆者在課堂上布置了以下練習題:①PO⊥平面ABC,O為垂足,∠ABC=90°,∠BAC=30°,BC=5,PA=PB=PC=10,則PO的長等于 。②已知三棱錐P—ABC的各頂點都在以O為球心的球面上,且PA,PB,PC兩兩垂直。PA=PB=PC=2,則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③已知將給定的兩個全等的正三棱錐的底面粘在一起,恰得到一個所有二面角都相等的六面體,并且該六面體的最短棱的長為2,則最遠的兩頂點間的距離是 。在課堂練習中,筆者要求全體同學都要掌握第①題,學習能力一般和學習好的學生完成第②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拓展完成第③題。通過這樣分層次教學的方式,每位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而共同提高,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四、 鞏固課堂所學,合理布置課后練習
一節(jié)課完成后,學生要通過一些練習題來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因此,課后的習題布置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通過課后布置一定數(shù)量練習題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要通過布置難度適中、數(shù)量適宜的題目來重點加強其基礎知識,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熟練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活學活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如,在“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講課完成后,筆者布置了以下幾道課后題:
①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tài)分布N(2,σ2),P(X≤4)=0.84,則P(X≤0)等于 。
②已知隨機變量n~(n,0.8),D(x)=1.6,則n的值為( )
A. 8B. 10C. 12D. 14
③某商場經(jīng)營的一種袋裝的大米的質量服從正態(tài)分布N(10,0.12)(單位kg)。任選一袋這種大米,其質量在9.8~10.2kg的概率為( )
A. 0.954B. 0.946C. 0.945D. 0.904
通過這幾道習題,學生可以鞏固自己的課堂學習內(nèi)容,這三道題難易適中,只有最后一道是難題,一來避免了令人疲憊的題海戰(zhàn)術,二來更是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學習內(nèi)容,效果異常良好。
總之,高中數(shù)學教育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付出精力去探討研究,以取得更多的教學成果,幫助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順利地走進理想的高校,進而實現(xiàn)一名人民教師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仲春.數(shù)學思維與數(shù)學方法論[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宋秋前.關于分層遞進教學的教學論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0,(3).
作者簡介:
耿新春,湖北省鄂州市,湖北省鄂州市華容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