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相關產業。然而對于農產品的銷售,傳統的銷售模式都是線下交易,而在電子商務環境的影響下,農產品也再不斷地改變營銷策略,轉向網絡營銷的模式。本文將對“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略進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或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略;探析
隨著互聯網科技在全球快速化的發展,其直接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各產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中能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轉變營銷策略,將互聯網融入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中去。我國是農業大國,對于農產品的銷售更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予以支持。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已經開始在農村普及,這也為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與此同時,我國的農業部也建立了相應的農業信息平臺,為農民提供相應的政策、科技或者市場方面的信息,這也提高了互聯網在農村的利用率。然而,在農產品的銷售上具備相應的網絡營銷條件之后,還應創新營銷策略,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困境
1.農產品生產分散、規模較小
我國是農業大國,自從實行土地承包政策之后,我國的土地已按人數分包給群眾。雖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正朝著產業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對于生產分散、規模較小以及各類繁多、缺乏統一的標準等的現象仍舊存在,不適于農產品的網絡規模化營銷。所以,規模較小是導致我國農產品無法真正進行規模化管理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網絡營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運輸、保持問題
很多農產品在生產出來之后,其一般都是通過實體物流來進行直接銷售,因為考慮到其保質期較短,不易保存,如果不盡早的銷售出去,有可能會產生腐爛,直接影響到農戶的經濟收益。再加之,如果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銷售,在物流運輸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導致農產品腐爛、變質,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銷售效果。
3.農產品網絡營銷信用度較低
如果要確保農產品網絡營銷的良好發展,就必須具備充足的信用度和安全性的保障。然而就我國當前農產品的網絡實際銷售情況來看,信用度比較低,達不到預期的銷售效果。這主要是由于缺乏規模化、統一化的管理和監督所致的。像產品在銷售成功,賣方發貨之后,買方遲遲不付款的情況,或者買方付錢之后,賣方不發貨,或者發貨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等屢有發生,上述情況對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舉個例子,像我們眾所周知的堅果炒貨行業的品牌“三只松鼠”,其一直是堅果行業的領軍企業,在銷售上也是居首位,這與其企業內部的廉政制度是密切相關的。在2014年時,浙江省某家企業曾向公司員工行賄5000元,三只松鼠直接決定放棄與該公司的任何合作,并對舉報的員工進行了相應的獎勵。然而該企業雖然在監督與廉政管理上做的比較到位,卻在食品生產上出了問題。在2016年,據相關媒體報道:三只松鼠產品中奶油味瓜子被檢驗出甜蜜素含量超出規定值0.7g/kg,如果長期食用,則為對人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由此可見,雖然企業現在已經對消費者進行解釋,并將貨物全部收回,但是這在產品管理中顯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管理不到位。
二、“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略探究
1.提高農村網絡工程的建設力度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經濟也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在政府及電信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農村的網絡已開始普及,相應的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較偏遠的地區仍然存在網絡設施不健全的現象,或者是由于網絡設備落后,而產生的網速較慢的現象,這也嚴重影響了網絡的利用率,直接影響著農產品網絡銷售的發展進程。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提高農村網絡工程的建設力度,提高網絡硬件設施和質量,大大提高網絡的服務能力與利用率。
2.建立科學、合理、全面的網絡服務系統
在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要想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首先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服務系統。該網絡服務系統可以為產品的生產、運輸和消費等各個環節提供科學、合理、全面的服務,讓銷售環節變得更簡單,互動性更強,與此同時,也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可靠的平臺保障。然而,一套完善的網絡服務系統必須綜合考慮農產品的各個環境,包括生產、運輸、組織、銷售、市場等各個方面的信息服務,而且要確保各個環節能聯絡的合適,并將小規模化的生產、銷售整合為規模化的組織生產、銷售等,為農產品在網絡銷售中提供有效的平臺與技術支持。
3.創建科學有效的網絡營銷模
相比于傳統的實體銷售模式,網絡營銷模式是較虛擬的市場銷售模式,它是通過相應的網絡平臺進行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將農產品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就必須創建科學有效的網絡營銷模式,要不斷地對電子商務的基礎平臺進行升級改造,不斷地擴大網絡銷售的范圍。另外,對于一些農產品的信息,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予以統一管理,并對根據農產品生產或銷售的變化及時對其信息進行更新,確保信息能準確、實時。與此同時,對于網絡銷售,產品一旦銷售出去,就要考慮配送的問題,所以為了確保配送環節能順利進行,必須建立相應的配送機制。由于農產品的配送要求較高,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商品選擇高質量、高效率的物流進行配送。
4.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物流體制
將產品在網絡上售出之后,下一步就是農產品貨物配送的問題,物流配送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由于農產品的保持期較短,不易存放等特點,所以對于物流的速度及安全要求是較高的。由于我國當前農村根本不具備相應的物流配送組織,所以一般農產品的銷售都是通過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使得農產品在網絡銷售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體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慮到農產品的特點,其配送是有較高的要求的,在物流實際配送過程中,要與產品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利用恰當的儲存方法予以動輸保存,使農產品在送到買方之后能符合質量要求。
5.完善農產品網絡營銷保障制度
“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由于網絡營銷是通過虛擬平臺進行的,所以在其銷售中必須要不斷完善農產品網絡營銷保障制度。首先,政府應構建較為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不定期對農戶進行網絡知識的培訓,使其學會獲取各類市場信息的能力。其次,是政府應提高網絡交易信息安全的投入力度,確保農產品網絡交易的安全可靠性,為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提供安全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的營銷模式應發生相應的轉變,即轉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模式,根據農產品自身的特性,利用物聯網及其他電子商務平臺等將農產品通過網絡進行銷售,不斷地創新與拓展農產品銷售的渠道,為農戶提供完善的網絡信息服務,提高網絡營銷的效率與安全保障,推進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