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萬禮
摘要:本文將從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談起,進而探討就業視角下教學改革的意義,最后重點探究優化改革的實踐策略和途徑,旨在為高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優化
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用人單位對于人才質量的需求標準隨之提升。高校是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機構,在目前實踐應用型技術人才緊缺的情況下,高校教育更應該緊緊抓住機遇,以確保教學機制形成良性循環。受傳統思維影響,一直以來高校對于體育課程存在忽視現象,致使體育教學發展處于停滯階段。伴隨高校教育改革的驅動,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就業壓力的趨勢下,通過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顯得尤為必要。技能型人才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全面的身心素質,這樣才能夠為日后擇業和就業奠定基礎?;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大力遵循就業導向的理念,使學生職業發展能夠與體育教學統一互融,進而全效發揮體育與健康課程強身育人的作用。
一、對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闡述
1.高校體育與職業課程相互獨立
多數高校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缺乏足夠的認知,因此在課程設置安排上較為松散和隨意。體育課程教學作為高校的公共課之一,不僅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而且缺乏足夠的教學時間和投入,進而導致高校體育教學一直舉步維艱。此外,學生職業課程多走普高路線,課堂上職業特征并不鮮明,而且與體育教學的交集甚少。缺乏了體育教學的優勢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就業形勢也缺少了保障。
2.體育教學缺乏實效性
高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具有很高的熱情,但是投入程度不足。一方面,喜歡體育課堂是因為可以走出教室、舒緩壓力,并可以調節放松。另一方面,學生卻不喜歡體育教學的內容,他們希望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或活動,而不是參與由教師組織的體育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較為懶散,同時紀律也得不到有效保證,尤其師生缺乏教學互動和交流,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
3.考核方式單一
高校體育課程考核評價仍以學生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為主,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化。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極大制約了學生的努力和付出,一些身體條件先天不好的同學即使非??炭?,但是也不會取得優良的成績。因此考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而且這也容易滋生身體條件出色同學形成安分的心理,即及格萬歲的想法。此外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導致學生對未來就業產生錯誤的認識和行徑,最終影響日后的就業或創業。
二、就業導向視角下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1.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僅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潮流,而且關乎學生日后擇業的質量。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校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只有在此階段抓住強身健體的契機,才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而高校很多專業,例如酒店、旅游和護理等,都需要畢業生具備耐力、柔韌或力量等方面的素質,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此外,通過高校體育教學,學生還可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進而為持續堅持運動提供支撐。
2.獲取就業素質
高校教育的成功與否,重點取決于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往高校教育過多地關注于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實踐,缺乏對體育教學作用的認知。因此教學效果始終不完美。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創新優化不僅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等同于工作的場景,進而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工作的專注和投入,而且通過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體驗,最終有助于學生良好職業意識和素養的形成。
3.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是用人單位人才招聘選拔中最為看重的因素之一,現階段由于高校學生往往缺乏團隊協作意識,而且個人獨立意識較強,因此在職場上處于被動的劣勢。而體育教學項目的全效推進,可以為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提供助力,而且隨著體育教學量化的深入,學生會逐漸感受到挫折,并從失敗中不斷總結,進而獲取實效的經驗?;诖?,體育教學對于職業素質的提升具有顯著、持久的作用,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三、就業導向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優化策略及途徑
1.遵循終身體育教育理念
高校體育教學首先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方針,同時遵循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因此要加強學生最基本的體能訓練,并且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項基礎性的運動技能,以為日后堅持運動打下基礎。其次,體育教師要結合實際學情、學生學習專業以及未來職業特點,進而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2.培養學生職業素質
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一定的壓力,但是社會用人數量及需求是持續上升的,究其原因在于用人單位提升了用人標準,想要的到高素質職業人才的愿望愈加迫切。這就需要高校體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強教學常規的重視,從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和細節開始,要求學生服從指揮和安排,同時將職業素質內容有效貫徹到體育課堂中去。其次,在具體的身體練習項目中,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運動形式,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感受到競爭、團結、友誼與合作的意義和價值,這都是未來職場上的必備素質。最后,教學活動還應該培養學生正視困難的勇氣,這樣才能收獲頑強、自信的品質,同時學會尊重他人并恪守規矩和原則。
3.創設就業情境
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和優化重點要創設就業情景,進而為學生帶來直觀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不僅會興趣激增,而且會深刻體會到體育與未來職業的互利關系。首先,將體育課堂營造成為上班或上崗的情境,即假設體育課堂中為工作環境。一旦學生違反崗位規定或出現“失職”,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的教學創新既可以使學生全力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去,又可以為學生適應工作角色打好提前量。其次,體育教學活動還可以模仿工作關系或情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職業意識和素質。最后,教學評價要采取多元機制,同時凸顯檢查、激勵和導向作用,這樣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一方面,要重視過程性評價,例如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參與程度,尤其是對于起點低的學生進步幅度評價極為關鍵。另一方面,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要作為考核的參考依據。此外,教學評價還要與就業情境有機結合,力爭通過情境教學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總之,以就業為導向是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出路,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轉變以往思維、理念和模式,進而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展現出對學生就業的服務支撐。當然,體育教學與職業發展的互融仍是今后教學優化的重要課題,只有將二者深入銜接,才會為學生未來就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屈蘇璇.淺談高校學校如何因地制宜的進行體育教學[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04)..
[2]強春華.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體育教學[J].中國培訓,2016(20):188..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 吉林 132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