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教育形式也在不斷改革和創新,尤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拓新的教學形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激勵機制。這些都可以促使初中生自主學習,全面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因而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激勵學生自主學習,這已經成為教學探討的關鍵。本文結合相關的教學實踐經驗,以新課標改革為指導理念,具體闡述了激勵機制的運用,確保機制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初中 英語教學 熱情 激勵機制 競爭
新課標改革提出,傳統的英語教學側重于語法知識和詞匯講解,引導學生模仿和死記硬背。現階段新課改倡導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從而使得學生熱愛英語,達到教師樂教學、學生樂學習的效果。而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其關鍵就在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激勵機制,巧妙使用多種具體化的激勵方式,點撥英語熱情,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一、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
根據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類的物質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根據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在物質激勵上采取小食品或者學習用具獎勵比較合適,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這種物質獎勵的激勵作用較為明顯,但是效果持續時間短,只能滿足學生的短時間需要。但是如果持續性地給予物質鼓勵,只會增長學生的物欲,逐步忽視學習的本質意義。需求層次理論還提出,初中生群體較為特殊,其渴望社交的歸屬感,渴望需要被尊重。因而需要對初中生進行精神激勵,進行言語表揚和獎狀頒發,最好在全體同學在場時進行表揚或者給家長溝通聯系說明學生的優秀。這些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為持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具體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以精神激勵為主、以物質激勵為輔,兩者相結合。
比如,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月測或者周測時,根據英語單科考核結果對于班級前十名、進步速度的前五名進行班級紅榜公布,教師對其進行一些小零食獎勵。對年級英語單科前五十名、英語單科進步速度的前十名在周會上進行表彰,由教務長在全校師生的見證下,公布名單,并由學生上臺領取獎狀和筆記本獎勵。這種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在平時教學中較為常見,但是在具體化的過程中已經固定化、缺乏新意。而教師可以在自己教學職責范圍內,比如承諾學生如果英語考試全班平均分在年級第一,就獎勵兩節課觀看學生想看的英語電影。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激情,切實提高了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二、正面激勵與反面激勵相融合
正面激勵指的是在學生學習取得進步或者態度轉變時,對其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而反面激勵則指的是對學生學習出現錯誤時,對其行為給予批評和指導,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這兩種激勵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鼓勵,而后者則有利于幫助學生走上正確高效的學習之路。兩者都是必需有效的,對激勵者和周圍個體都會形成良好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急于被肯定和認可,因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正面激勵作為主導,輔助以適當的反面激勵,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學習,不斷更正錯誤行為和思想。
比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能夠精確讀出未教新單詞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表揚,可以讓全班學生跟著這位同學讀詞,這樣會建立這位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使得其更加主動地去研究和學習新單詞,也會給其他同學形成榜樣,使得其他渴望被認可肯定的同學去學習研究新單詞。再比如,一些學生的英語書寫潦草不堪,多次批評教育仍舊不改正,可以將這些書寫展示給全班同學,使得學生以此為戒。在私下單獨批評督促掌握情況不好的學生,讓其抄寫不熟悉的知識點。這樣的正負激勵方式可以使得學生確立學習方向,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去學習英語。
三、個體競爭和群體競爭激烈相結合
初中英語學習較為漫長困難,因而教師必須借助多種方式使得學生以積極姿態和旺盛勁頭去學習。教師可以在個體競爭的基礎之上,建立英語學習小組,進行小組式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建立相應的小組競爭機制,包括個體的競爭和整體競爭兩部分表現,以此進行評價表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氣氛,也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全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九年級第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進行第一課時的知識傳授,在第二課時時建立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詞匯和課文學習,在學習之后由教師進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詞匯考核和課文翻譯,對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將小組表現排名出來,實現小組之間競爭和組內成員競爭,在一種緊張自主的學習狀態中獲取知識。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激勵機制至關重要,而在具體的激勵方式上則需要學校和教師仔細斟酌,選擇合適自己班級的教學激勵方式進行鼓勵式教學,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