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
摘要: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實施和完善,醫院的運行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如果公立醫院想要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就需要面對更加開放的醫療市場和競爭環境。全面預算管理強調公立醫院必須嚴格管理預算,加強醫院運營過程中的財務監管和監督,幫助公立醫院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許多公立醫院已經意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對預算管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究和實踐。
關鍵詞:公立醫院;全面預算;醫院改革
一、概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公立醫院的改革步伐。公立醫院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共同發力、協同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是未來醫院整體業務規劃的總體安排。全面預算管理是醫院戰略實施、管理控制、資源分配和決策支持的重要工具[1],它是一個綜合預算管理系統,集資金收集、使用、分配、計劃、控制和評估于一體,是醫院內部資源的最佳整合方案。
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包括投資預算,采購預算,維護預算,成本和費用預算,最后以財務預算為終點。新的“醫院財務系統”將所有醫院收入和支出納入預算管理,并規定了預算編制,實施和決算中應遵循的方法、原則、程序等,在明確醫院預算管理的總體方法的基礎上,注重預算。
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應用情況
(一)全面預算管理基礎方面
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建立起強有力的工作組織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夠實現嚴格管理,提升醫院的管理質量。然而,根據調查顯示,一些公立醫院對于預算管理的構建以及具體的執行都存在誤解,對于管理層面和基層的整體預算管理缺乏了解。許多公立醫院均認為,這項工作應留給財務部門,其他部門不需要參與,因此并沒有設立獨立的預算管理部門。此外,一些人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仍然僅局限于財務報表的制定中,并且認為預算管理工作與醫院的整體業務沒有直接的關聯,認為預算執行和結果不會影響醫院的整體運作。一些公立醫院只是完成規定的收支預算編制和項目預算報告的主要目標,沒有詳細的部門預算,存在預算工作范圍不全面問題,更缺少完整的會計、成本會計和預算管理系統。
(二)全面預算管理標準方面
目前,雖然有相當一部分公立醫院在預算管理方面已經建立起相對完整的體系,然而這部分公立醫院在預算的編制以及執行過程中仍然缺乏完善的標準,例如缺乏合理的預算標準。調查顯示,部分公立醫院在進行預算編制工作時,過分關注短期標準。這部分公立醫院在編制預算時,沒有整合醫院的長期發展標準,導致整體預算管理缺乏連續性,影響科學分配資源在預算管理中的作用,也影響公立醫院的整體運作。此外,在實施預算編制工作的過程中,公立醫院常常簡單采用增減量預算編制方法,沒有結合醫院的實際發展目標。特別是在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公立醫院無法對各級費用進行核算,導致支出預算在報銷會計中,無法突出預算的真實數據。
(三)全面預算執行方面
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的執行主要指公立醫院各個科室結合預算標準,來實現對業務活動的把控,從而促進預算標準的實現的過程。通常情況下,結合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相關標準,只要預算通過審批之后就要全面落實。但是,部分公立醫院在預算執行環節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預算執行剛性不夠,監督控制機制不完備等。對醫院各執行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及其進度缺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控制。同時,由于各個部門交流不及時,財務部門無法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將預算執行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這也造成了預算執行過程中常常出現超標支出的情況。
(四)全面預算的考核指標方面
預算執行的分析與考核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2]。通過預算編制與執行的考核可以使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形成管理閉環。一方面,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引入公立醫院較晚,受重視不足,多未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等原因,大多數公立醫院未制定預算考評機制。另一方面,全面預算的考核指標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預算考核的指標是否科學,將對公立醫院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標準化的績效考核將確保醫院整體預算管理的有序管理。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相關人員沒有強烈的風險管理意識,也沒有建立規范的績效考核指標,也沒有實施激勵政策。在制定考核指標時,有必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不能過大或過小,以確保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增強預算的可操作性。
三、關于完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進建議
(一)夯實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
公立醫院要建立全面的預算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夯實管理基礎。一方面需要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由醫院主要領導負責預算管理工作,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并審議通過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編制方法、編制程序。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不斷提高預算運行效率與實施質量。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在公立醫院的實施應用,以加強基礎工作規范,控制日常活動,規避財務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內部運行機制,協調平衡各方關系,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科學制定全面預算管理標準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的管理必須由一套統一的標準來約束,否則將會造成預算執行中各部門標準不統一、執行過程混亂。因此,一方面,各公立醫院在布置各部門編制預算之前,應該由預算管理部門統一標準。“全面預算標準”需要明確全面預算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結構[3]、預算種類以及預算周期(以年度或者月度、季度為單位)。同時應對于醫院各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責任以及權限范圍做出規定,確保各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會越權、保證權責分明。
另一方面,公立醫院在確定預算執行的目標時,需要結合醫院當年的發展規劃,例如是否有計劃擴張業務范圍、是否要進行大型修繕以及大型儀器購入等。只有將公立醫院的發展規劃與醫院的財務情況執行起來,才可以在滿足醫院業務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合理的預算目標。
(三)完善全面預算執行流程與執行監督
預算執行的過程如果缺少了固定的流程約束以及完善的監督,如果中間執行人的道德素質不過關,很容易被中間執行人鉆了空子,造成虛報開支等財務漏洞。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完善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流程程序:一方面,制定嚴格的預算執行流程以杜絕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財務漏洞的出現,醫院各部門的日常開支需要嚴格按照年初或者月初編制的預算標準進行,對于超出預算之外的大宗開支,需要向上級財務部門匯報,經過財務部門是否必要的討論之后,得到審批方可進行開支;另一方面,醫院應設立一個單獨的預算管理部門,作為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負責監控考核機構職責范圍和工作標準。通過以上措施,構造嚴密的制度網絡,杜絕財務漏洞的出現,確保醫院的全面預算得到有效的執行。
(四)建立全面預算的考核評價體系
公立醫院在進行績效考核時應綜合考慮各項財務指標以及業務指標等非財務指標,例如預算執行力度、工作量指標實現程度等。只有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進行綜合考慮,考察不同部門的全面預算執行情況,才可以進行公正有效的考核。公立醫院主要以責任成本為重點,以實績報告為依據,來衡量責任成本發生的實際數與預算數的差異,同時預算理論與醫院實踐緊密結合,尤其注重對醫院實際工作中先進預算經驗與方法的歸納總結和吸收推廣。
美國的公立醫院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引入了成本核算,結合其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美國的公立醫院在預算管理上取得了許多成果,值得我們學習。以美國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為例,其在公立醫院開展成本核算時,一方面按照不同科室進行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另一方面還根據不同部分提供的醫療服務成本,將人力資源、醫療材料成本以及藥材等納入成本分析,綜合考慮其成本結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把持對醫院預算執行情況的嚴密追蹤,始終將成本支出嚴格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公立醫院管理者應通過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促進醫院長期戰略和短期戰略的結合,以實現醫院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麗曼.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理念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5 (10):7-9.
[2]李曉娟,鐘華,廖宏慶.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評價中的應用[J].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18 (2):101-104.
[3]楊漪怡.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應用研究[D].云南:云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