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凌燕,唐富山,王萬玲*,陳凌云
(1.遵義醫學院護理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2.遵義醫學院藥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混合式學習(Blend-learning,BL)模式整合了傳統教學模式和網絡教學模式的整體優勢[1],強調“教師講授與學生探究相結合”“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2],在許多學科教學中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3,4]。騰訊QQ作為基于Internet的即時通信軟件,除了具有普及率高、功能齊全、交互性能好等優點外,還有適用于教育教學的群視頻、文件、投票、語音、討論組等群應用[5]。利用QQ,可實現基于網絡的學習交流、主題討論、資源共享、自主學習與小組協作學習等教學功能[6,7]。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連接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課程,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護理學科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教學旨在培養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技能較強、批判性思維能力出眾的護生[8]。
目前,我院護理專業健康評估實驗課主要采用“授課—示教—考核”的傳統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受示教時間、訓練時間及教師數量的限制,護生在一次示教過程中難以掌握全部操作要領,且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加之內容繁雜,涉及學科多且學生缺乏醫學基礎和相關知識儲備,學生普遍反映實驗教學內容抽象、枯燥、難以理解和掌握,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因此,本研究在健康評估實驗教學中應用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以遵義醫學院2014級護理專業本科生102人為實驗組,采用基于 QQ群平臺的BL模式;2013級106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
構建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主要包括3種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與技能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基于QQ群平臺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基于QQ群平臺的學習效果反饋。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教學流程見圖1。

圖1 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教學流程
1.2.1 課前 將實驗組學生分組,每組6~7人,每組選出一名組長,由班長創建一個以本課程和班級為名的QQ群,任課教師為管理員,負責制定學生在QQ群內應遵守的規則。
教師于課前一周上傳學習資源,包括集體備課視頻、教學大綱、PPT、網絡精品課程、推薦學生閱讀的參考文獻等,利用群公告發布學習任務,例如:體格檢查的注意事項和原則?淺表淋巴結的分布及觸診順序?觸診到腫大的淋巴結時要注意什么?身體各部位的叩診音有什么不同?等等。
學生分組圍繞學習任務進行協作學習,教師以QQ群內討論、在線交流等方式進行單個輔導或集中討論及答疑。
1.2.2 課中(1)教師對學生課前問題與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反饋和總結,講解重點、難點與疑點;(2)教師進行局部或全身體格檢查的標準化操作示教;(3)各小組模擬場景,由一名學生扮演標準化病人,其他學生根據分配的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本次體格檢查操作;(4)操作完成后,教師根據學生表現進行點評與集體或個性化指導,并布置課后作業。
1.2.3 課后 教師把各組學生課上完成體格檢查的典型視頻或照片資料上傳到群共享,以便學生后續學習和改進。
1.3.1 問卷調查 應用自制的“基于QQ群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效果調查問卷”調查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評價。問卷共12題,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5分表示“非常贊同”,1分表示“非常反對”。課程教學結束后,先隨機抽取30名學生進行預調查,測得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2,然后采用問卷星軟件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正式調查,共發放問卷102份,回收10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2 期末考試成績 比較兩組期末考試成績。兩組入學成績、文理分科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性(P>0.05),教學背景、任課教師、選用教材等相同,嚴格按照同一細目表及相同難易程度設計試卷。
使用SPSS 19.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對構成比資料進行χ2檢驗,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實驗組102人,平均(22.37±1.92)歲;對照組106人,平均(22.54±2.11)歲。兩組性別構成、年齡和入學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實驗組實驗操作技能評分為(84.53±5.10)分,高于對照組的(79.96±6.9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實驗組期末考試成績為(74.69±7.50)分,高于對照組的(69.57±9.4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調查結果顯示,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QQ群平臺就學習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操作技能,見表1。

表1 實驗組學生對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的評價
對教學模式尤其是實驗教學模式的設計和評估是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9]。在健康評估實驗教學中應用基于QQ群平臺的BL模式,取得了預期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10]。在教學設計方面,課前以任務單形式,促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資料閱讀、案例討論和問題分析等學習任務;課中通過個人操作和小組協作完成體格檢查任務,提高學生操作技能;課后利用QQ群平臺進行成果展示,同時學生也可利用QQ群平臺豐富學習資源,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這種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期末考試成績,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前期我們在該課程“問診”章節中采用了基于QQ群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8]。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BL模式強調教與學的高度融合和教學全程的閉環式反饋機制,因此,我們在健康評估課程的局部體格檢查和全身體格檢查實驗教學中嘗試了BL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符合教學雙方的預期,值得在健康評估實驗教學中推廣。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實施BL模式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學生需求和前期的課程分析對課程設計與教學評價非常重要;(2)任務單的設計和上傳資料的質量決定著學生自學質量;(3)不同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教師可通過在線輔導對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方法進行分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并指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Bonk C J,Graham C R,Cross J,et al.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9,10(4):181.
[2]王焱.整合多元教學模式,構建Blended Learning綜合教學新體系:信息時代口腔醫學教育發展趨勢[J].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2013,7(1):1-4.
[3]韓耀萱,劉理.醫學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5):4-5.
[4]曹玉文,李威,萬立會.翻轉和傳統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病理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32-33.
[5]馬英,楊春壯,孫常麗,等.基于QQ群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教學應用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1):128-130.
[6]王邏邏,宋宣,梁英健,等.QQ群平臺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3):642-644.
[7]徐生剛,曹玉青,王庭瑞.QQ網絡平臺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26-27.
[8]原凌燕,唐富山,王萬玲.翻轉課堂在健康評估課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0):53-55.
[9]畢小云.臨床生化檢驗實驗教學的評估[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4):766-768.
[10]謝茂森,張家錄,文武.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5,24(5):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