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雪燕
摘 要:在學習數學學科時,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訓練有很高的要求,否則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犯邏輯思維上的錯誤。思維邏輯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強了,學習數學的效果就顯著。未來的社會需要創新能力強的人,具備了創新思想才能立足于社會,為人民服務。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要注意對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思想的培養。
關鍵詞:數學學科;創新思想;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59
日常教學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只傳授知識而不傳授學習方法,更不用說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了。一個人長大以后要有所作為,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社會需要創新才能有所發展,而社會的創新就是有這些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所推動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思想。學生具備了這種思想,有些難題就自己解決了,不需要教師去講述。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是說要給學生一根拐杖,讓他們自己拄著拐杖走路。
一、講授知識不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
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傳授學生做人的道理,講給他們專業的知識,解答他們心中的疑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不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思想。只有具備了創新思想,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有所發現,才能獨立完成作業,才能獨立探究問題。例如,低年級數學就是加減乘除,在有些教師看來,只要學生會加減乘除,將試卷上的題做對就行了,這里邊沒有創新思想,也沒有創新思維。單從學科的觀點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能力,不是像科學家那樣做出發明創造,做出對人類有用的貢獻,而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去探究數學。二年級數學中有一節《小熊請客》的內容,就是有關2的乘法應用。小熊計劃請客,她到超市去購物,購物后要算賬,那這個賬怎么算呢?這就是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按照一般的教學規律,教師引導學生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就算這節課完成了教學任務。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一百元錢,讓他們用最經濟最豐盛的晚飯招待客人,看一看誰設計的方案最科學,最合理。這個看似簡單的請客方式,就能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他們如果沒有實際的生活經驗,很難設計出一種經濟科學的方案。這就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一種生活能力的培養,把數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二、談話解惑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教師經常找學生談話,一個是學習方面的,一個就是思想動態方面的,很少有教師在談話解決問題的時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談話教學法,就是教師利用舊知識舊經驗來引導學生解決新的問題,獲得新的體驗、新的感悟,形成新的能力。這種方法,適用于個別學生,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教師在輔導的時候,可以利用名人事例,對學生進行感化教育,讓他們在思想上,具備名人成功的思想準備,創新理念。一旦學生具備了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想,那么他們在行動上,就能夠有所突破。
三、演示法教學要突出思維邏輯的創新
教學當中,往往有些知識點是抽象的,教師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這時可以利用教具顯示出來,讓學生直觀的觀察,慢慢理解抽象的道理。西方有句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就會有所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時,從文字上看很抽象,從實際上看,三邊的長度有限度,太短了拼不成三角形,太長了超過一定的長度,也拼不成三角形,不是說任意三條邊都能拼成三角形,它是有條件的。那么,教師應提前準備不同長度的木條,進行反復演示,讓學生觀察。最短短到什么長度,最長長不過什么長度,讓學生把握一個度。當然,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只要把學生創新思想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在課余時間積極的進行探索,這樣就能夠熟練掌握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關系,以三角形的內角和為基礎,探究四邊形的內角和,五邊形的內角和,六邊形的內角和,八邊形的內角和等,以此類推,從中得出它們都與三角形是什么關系。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創新思維得到培養,這對于學習數學是一種極可貴的方法,我們要長期堅持。
四、探究實踐以創新思想為指導
任何一門學問,都是從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小學數學課,也是生活當中處處見到的學科,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是真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只有實踐沒有理論都不是真理。生活當中有一種現象,學生在商店里邊買東西,賬算的很清楚,但是在做實際應用題的時候就不會計算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指導其實際探究活動,把數學知識跟生活知識結合起來學習,使學生在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的同時,也能把知識學活。還是以三角形為例,書上沒有把三角形的穩定性明確地表述出來,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觀察具有三角形的事物,探究他們為什么會是三角形的?這樣做有什么作用?學生以此為思想指導就會發現,所有的電信鐵塔、電線鐵塔,都具有三角形的形狀,從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了解了這一特點以后,就能夠將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例如自己的桌椅不穩定了,就要設法讓他們具有三角形的形狀,這樣就不會搖晃了。也就是說,生活當中如果時時刻刻動腦學習數學知識,一定會具備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數學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思想的培養,不是一節課就能掌握的,也不是幾天就能掌握的,需要反反復復的訓練,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踐,經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形成。
參考文獻:
[1] 趙彥魁.中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2).
[2] 楊敏.加強發散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