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華+張軍濤
摘 要:高校因為其歷史的底蘊、文化的深厚、精英的薈萃、青春和活力,一直被社會譽為“象牙塔”或現代化的城市中的“明珠”。但是對于管理著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數萬大學生的高校來說,學生的安全,學校的穩定是學校其他工作順利開展的首要前提。作為支撐學生安全、學校穩定的請銷假制度,嚴格實行、落實到位,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校園文化繁榮的重要保障。如果在請銷假手續上,有半點疏忽,對學生去向掌控不嚴,就會遺留極大的安全隱患,給學生本人、家庭以及學校都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高校;請假手續;學生安全;學校穩定
一、 案例經過
此次案例是一學生采用欺騙手段,向老師請假不成后,擅自離校陷入傳銷魔窟,后在家長和老師幫助下,順利逃出的事件,整起事件的時間跨度正好一個星期。詳細過程如下:
2012年2月20日晚上八點,學生A來辦公室找輔導員請假,理由是“表姐結婚”,需請假三天,按照要求,輔導員讓他填寫請假條,請假手續履行到一半時,輔導員要求與其父母聯系,其當時有點不滿,說輔導員不信任他,再三強調,他的理由是真實的,沒有欺瞞老師,不想輔導員與家人通電話。但輔導員以嚴格請假手續為由,堅持要與其父母電話核實請假理由。他猶豫再三,又說父母晚上手機一般關機,今天晚上無法聯系,但他又買了明天早上的火車票,希望輔導員能通融通融,給他批假,輔導員感覺有蹊蹺,沒答應,他磨蹭再三無果后,氣呼呼地離開了輔導員辦公室。
他離開輔導員辦公室后,輔導員立即打電話給他,向其解釋學校有關請銷假的制度,希望他能配合,并告知晚上十點前,輔導員會在辦公室等他回來繼續履行請假手續,支持和配合老師的工作。到了十點多,該生仍未前來,輔導員于是聯系該班班長,請班長做該同學的說服和解釋工作,同時也關注該生的行蹤動向,如有私自離校,第一時間告知輔導員。
2月21日早上,班長團支書向輔導員匯報學生A已經離開學校。輔導員立即打電話給學生A,其一直未接,然后輔導員又根據請假條上的家長號碼打過去,是空號,后來輔導員又依據相關材料找到其家里的一個手機號,一直未接通。其后輔導員又與班主任聯系,向其告知了此事,并希望班主任協助處理這個事情。后來通過各種辦法找到學生A在校的堂弟,才聯系上家長,并向家長詳細告知相關情況,請家長盡快聯系上該生,并隨時和輔導員保持溝通。
22日晚上,輔導員約談學生A寢室同學,他們告訴,學生A近期對學習特別厭煩,而且透露出想要出去到青島打工的想法,得知這一情況,輔導員立即告知家長,并希望家長到青島去,將孩子帶回來。
26日,家長電話輔導員,告知該生在青島誤入傳銷魔窟,后來家長到青島后,及時將孩子安全救出。
27日晚上八點,學生A和父親安全返回學校。學生A父子和輔導員在辦公室詳細約談。對此次不經請假手續擅自外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同時耐心解釋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在學校里安心學習,不能再有不切實際的外出掙錢的念頭。同時,也希望家長和輔導員在學生教育管理上能隨時保持聯系,確保學生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不再發生此事。
其后,學院還專門召開全院學生大會,將此次事件在全院及時通報批評,教育全院廣大同學,強化紀律觀念,增強外出必須請假的意識。從二月份到現在,沒有發生過一起未經請假手續擅自外出事件,每位學生都做到了凡外出必請假、凡回校必銷假的良好習慣。
二、 案例原因分析
該事件雖然最后有驚無險,學生安全返校。此事的發生雖然看似偶然,但從原因看卻有著必然,原因如下:
1. 專業思想不穩定
學生對專業的興趣不夠,專業思想不夠穩定,是促使學生擅自離校打工的根本原因。貧困生大學生,本身就寄托著改變家庭貧困現狀的責任,進入大學后,將大學作為改變自己、改變家庭的唯一途徑,但前提是自己對所學專業興趣濃厚,才能激發學習動力,但是如果興趣不高,則很容易導致成績下滑。此案例中,就是因為某些負面因素的誤導,使學生誤以為該專業沒有什么前途,對自己的幫助不大,自然而然的產生厭學情緒,加上家境又不好,所以時刻想著要出去賺錢。
2. 班主任管理不夠細致
從專業思想不穩定到擅自離校行為的出現,應該有個較長的過程,無論是從言語上還是從行為上應該都會有較為異常的表現,作為學生管理最基礎的負責人——班主任,應該對其有比較細致深入的了解,如果在此事發生之前,班主任就根據其專業思想不牢固情況,進行早介入,就能早發現該生輟學打工的想法,進而進行教育。
3. 家庭管理的缺位
學生的成長成才,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庭雖然在文化知識方面不能教導學生,但是思想教育方面的教育地位,確是學校和老師代替不了的。因成長原因,學生與家長最方便溝通,也最容易溝通,學生也最聽家長的勸導。在此次事件中,家長對孩子的思想狀況沒有及時地了解,即使了解也沒有及時的通報給老師。家庭教育的缺位,才導致了孩子錯誤思想直接變成了錯誤行動。
三、 案例的啟示:教訓和經驗
(一) 教訓
1. 專業思想教育不夠全面深入。
學生擅自離校打工的事情,主要還是自己專業思想不夠牢固所致。雖然該生最后順利返校并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此事卻反映出學院的專業思想教育還是不夠全面深入。此案例對學院來講應該是個教訓,也是個警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杜絕學生厭學逃學外出兼職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必須大力加強學生們的專業思想教育。此類活動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個別年級、專業或者班級,力爭使每位同學均能參加此類活動,提高他們的專業興趣,增強專業學習的動力,并發揮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活動的舉辦可以靈活多樣,活動形式可為學院、專業或者年級集中安排、班級自主舉辦、學生個人主動參加;活動內容可以是專家講壇、專業演講、興趣比拼等,只要是有助于幫助學生的、只要是有助于提高學生專業興趣的,均可以開展。endprint
2. 學生誠信教育不夠
學生A在此事中,共欺騙了老師兩次,第一次說請假理由是表姐結婚,第二次又騙老師說父母已經睡覺,且提供父母手機號碼是假號碼。誠信是現代公民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大學生應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該生在老師辦公室很輕松、很隨意的編造謊言欺騙老師,說明誠信意識明顯缺位,也凸顯了學院的誠信教育遠遠不夠。在這對此事開展警示教育的同時,也應將誠信教育活動納入其中,大力開展學生的誠信教育,增強他們的誠信意識。
3. 班主任管理缺位以及學生情況反饋機制缺乏效力
對于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的習慣和狀況,作為學生干部和班主任,應該是最清楚和最了解的,但在此事的發生和解決中,以班主任為主導、學生干部為主體的反饋體系明顯缺位或者與輔導員沒有充分溝通,沒有及時的反饋。在該生產生厭學情緒到擅自離校行為的出現,應該會有一段比較長時間的猶豫期,且一定會有所異常表現,這期間,正是因為該反饋機制并沒有及時將該生的異常情況反饋上來,才導致了學生A擅自離校的發生。
4. 突發情況,手段不夠堅決
突發情況下,輔導員的工作手段不夠堅決。當晚沒有及時且強制拉住離開辦公室的學生A,才有了擅自離校的后果。雖然輔導員看到該生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謊言來欺騙,也猜想到了該生想私自離校,但是對這一巨大的安全隱患缺乏足夠的警惕,只是一味的耐心勸說和解釋,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學生扭頭就離開辦公室,說明該生離校主意已定,已經不可能勸服,當天晚上,輔導員就應該采取果斷措施,限制該生在寢室里,不準其離開學校,然后聯系家長來校協商處理此事。
(二) 經驗
1. 嚴格把關請銷假制度。
嚴格把關請假制度是及時發現并順利解決此次事件的重要條件。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凡是學生離校必須請假,請假必須聯系家長,核實學生請假理由或者告知家長有關學生離校去向。在此次事件中,學生本以“表姐結婚”為由履行請假手續,在看到老師非要與家長聯系后,又第二次撒謊,說父母手機關機,自己又買了明早的車票,要求老師通融,如果此時老師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嚴格把關請假手續,很可能對此事做不到早發現,早處理。
2. 及時與家長溝通
隨時與家長保持溝通交流,是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同時也是保證事情順利解決的有力保證。
作為學生教育管理的兩位主體角色——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各個方面的了解程度和廣度是各有不同的,互補的,老師對學生了解更多的是學習情況、人際交往情況;家長了解更多的是學生內心性格方面。在學生離校后,老師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并告知家長詳細情況,商量解決辦法,在得知學生去向后,第一時間告知家長,最終在家長和老師的合作下,促使孩子安全返校。
3. 樹立反面典型,及時開展警示教育。
學生安全返校后,家長曾委婉要求,顧忌孩子自尊,不要將此事公開。輔導員沒有答應,并解釋,為了其他學生的安全,為了其他家長們放心,此事必須要全院公開,進行警示教育,并不會苛責學生A,目的在于堅決杜絕此類安全隱患。在獲得學生A和家長的理解后,在其后幾天,全面開展“重視請銷假觀念,增強紀律意識”的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學生A的反面教材,警示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作者簡介:
尹小華,張軍濤,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