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這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社會環境過于復雜,各種不良信息、不良誘惑紛至沓來,對當代中學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中學生的德育問題,其是社會、學校和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難題。為此,對于德育這一大難題,家長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督促并培養其形成正確的人生取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塑造其形成良好的品性,提升其自身的道德修養。在面對紛繁的誘惑之時,正確對待并處理所遇之事,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且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本文就家庭和學校如何開展德育工作的一些有效方法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教育;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還有中國教育法的日漸完善,其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家庭和學校就要在中學生的德育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推進中學生德育滲透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家長要以身作則,學校教師要樹立榜樣,發揮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優勢,把中學生的德育問題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去實現,去完成,去解決并給予良好的反饋效果。
一、 認識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家庭教育不容小覷。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所以,家庭教育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響著學生良好道德修養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表率作用,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培養其養成辨別是非的能力,保護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懂得傾聽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遇事要悉心教導,切勿過分打罵孩子,也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過于偏愛對其自身的發展是有千弊而無一利的,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任何人都是值得相信的,從而致使孩子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因此,家長要改變自己一貫的教育方式,遵循現代教育的發展規律,對孩子寬嚴相濟,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在未來社會的發展中健康成長。
2. 學校教育至關重要。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學校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發揮學校教書育人的作用,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首先應該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如何做有用的事。為此,學校以及教學工作者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貫徹落實德育教育在學校的實施和開展,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立鉆研德育教育的隊伍,不斷完善德育教育手段,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正確的人生取向。所以,學校以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工作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去完善,并將其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塑造其形成良好的品行修養,使中學生的德育問題得到明顯的提高和改善。
二、 中學生德育滲透的有效方法
學生的德育滲透工作,要通過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個人來共同完成。因為學生的成長與家庭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學校和教師也在其德育教育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另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主動學習和自我領悟,并從心底里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通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1. 教師應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愛并尊重學生。
教學工作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和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受到公平的對待,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維系好師生交流的紐帶,認真去傾聽學生的內心感受,感知學生微妙的變化,體諒學生的叛逆心理,適時地給予正確引導和幫助,及時發現學生德育滲透方面的問題,并通過采取正確的方式和方法,解決學生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不能一蹴而就的去改變學生,要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將德育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培養學生具備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誠實守信、腳踏實地等青少年所具備的良好品德。另外,學校要通過開展與德育相關的活動,將德育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調動學生對自身德育教育的深刻認識。
2. 學校應重視文化教育,通過學科滲透德育。
新課程改革視域下的教學要求有了明顯的變化,其要求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滲透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而扎實的基礎。所以,學校要重視文化教育,通過學科教學,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尤其是各班班主任,其要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多和其他任課教師溝通,多方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把德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去完成,并鼓勵表揚學生,保護學生的差異心理,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使其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對思想道德修養的深刻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取向和三觀。
3. 要增加家校聯系的頻率,使學生健康發展。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缺一不可。所以,學校和家庭要保持密切的聯系,把德育思想的重要性傳達給學生家長,讓家長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變化,及時的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灌輸一些積極向上的,與德育教育相關的知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其成為我國優秀的新一代的接班人,并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從古至今,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話題,人之所以被稱為人,是因為有了思想,有了不同于動物的行為方式。而這思想的形成是長年累月經過時間的磨合,對于情感的歷練形成的。每一個人的行為方式都是受到了一定的行為規范的約束,所以才衍生出了德育這個概念,才有了做人做事的準則,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大階梯。所以,在中學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對學生日后的發展起著極大的影響作用。
作者簡介:
王國榮,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翟家所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