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克楠
摘 要: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與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實踐越來越密不可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為大學生生活學習提供便捷途徑的同時,網絡欺盜、色情暴力、虛假信息傳播等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問題不斷引發人們的關注,如何利用互聯網做好新時代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關系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著整個國家穩定、關系著整個社會國計民生。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與大學生生活、學習、實踐越來越密不可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提供便捷途徑的同時,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不斷引發人們的關注。網絡欺盜、色情、暴力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大學生寄予厚望,青年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利用互聯網做好新時代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關系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著整個國家穩定、關系著整個社會國計民生。
一、大數據下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一)網絡數據的復雜性和環境的隱蔽性加劇了網絡的不安全性
大數據時代,數據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網絡信息價值參考性不盡相同,大大加劇了網絡信息真假的甄別難度。網絡具有隱蔽性的特點,這為網絡詐騙、盜竊、謠言、各種網絡淫穢色情等違法犯罪信息的增長提供了適宜的溫床,加劇了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侈腐化等不利于大學生成長的有害信息繁衍。網絡數據的復雜性和環境的隱蔽性導致高職大學生用自己的虛假信息瀏覽各種淫穢色情網站,或者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侵犯別人的隱私;有些同學利用自己虛假身份發布虛假信息,惡意傳播虛假色情消息;還有些學生喜歡在虛擬空間中表達個人情感,虛擬交友,甚至進行網絡詐騙、盜竊等。網絡的大數據、隱蔽性特征給新時代的高職大學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甚至有一些大學生游走在犯罪的邊緣。
(二)高職教育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缺失
人的正確意識可以通過自身實踐的自主式學習獲得,也可以通過接受教育這種間接的形式獲得。而高職院校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高職院校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水平直接決定著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的狀況。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比較重視專業知識的培養而忽視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培養全面發展新型人才的教育過程中,往往忽視大學生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同時,尚未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到高職大學生專門教育的高度,沒有專門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課程,更沒有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計劃、統一的專業教師、統一的考核安排,換句話說對于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根本沒有統一的安排和長遠的規劃,更沒有建立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運行的長效機制,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沒有專門的學科體制。目前,各高職院校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只是通過各個學科進行簡單滲透,教育方式趨于單一,大多是采用課堂教學模式,比較重視課堂灌輸,忽視了實踐教育層面,更忽視了校園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等內容,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效果不十分明顯。
(三)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網絡倫理道德意識淡薄
網絡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載體。學習資料的查找、生活必需品的購買、網絡活動的參與、個人信息的登記、網絡信息的傳播、投票轉發的支持等完全信賴于網絡,對于自己的信息被泄露、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坦然接受,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相當淡薄。
同時,高職大學生社會經驗少,思維不夠成熟,很容易信賴網絡信息、聽信網絡謠言。在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缺乏的情況下,不僅成為不良信息的傳播者,做出一些不道德行為;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傳播謠言誹謗他人、竊取別人的智力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等。由于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缺乏,大學生受害及侵犯他人的行為增多。
二、大數據下加強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對策
要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必須發揮網絡環境、高職教育、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力量,加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一)網絡環境方面
1.凈化大學生網絡環境
大數據具有數據復雜龐大、內容多種多樣、信息傳播快速、內容價值性參差不齊等特征,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的各類信息交匯在一起,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所以,互聯網方面應該加強信息上傳的后臺監管,對于網絡欺詐、色情暴力、謠言散播等問題及時監管并管控,讓高職大學生免受虛假信息、違法犯罪信息、色情暴力信息、拜金、享樂、奢侈腐化等不良信息的干擾。
2.加強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由于互聯網的隱蔽性特點,很多大學生在上網的過程中有一種心理:在網絡環境中,任何人不清楚自己的真實身份,一切內容都可以是虛假的,不被別人發現的,所以就大膽地用利用自己的虛假信息,甚至是違法信息在虛擬網絡環境中活動。很多人認為互聯網無人監管,沒有監管就沒有犯罪,甚至認為在互聯網中犯罪也無從查證,所以就大膽地進行網絡詐騙、散播網絡謠言等。這就體現出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的重要性,要加強互聯網法律法規建設,特別是要根據時代需要進行修改,通過法律條文的形式告訴新時代大學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這既促進了互聯網信息的健康發展,也促進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職業教育方面
1.加強網絡信息安全顯性教育
當前,課堂教學方式仍然是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方式,課堂學習仍然是當前高職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要把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到高職大學生專門教育的高度,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各院校要開設專門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課程,制定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計劃、統一的專業教師、統一的考核安排,為網絡信息教育制定統一的規劃,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和學科體制,建立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運行的長效機制,從而將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納入到制度化、規范化、有序化的軌道上來。endprint
2.重視網絡信息安全的隱性教育
在提高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只依靠課堂教學,這容易引起學生乏味和反感,在課堂教學的顯性教育之外,充分發揮校園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等內容,通過整合學校的隱性教育資源來開展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比如,充分利用校園展板、板報、社團活動、LED顯示屏等來滲透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形成一種校園文化,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發揮潛移默化地作用。
3.采用多種形式開展高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活動
首先,可以采用專題講座形式,針對如何預防網絡詐騙、如何安裝與設置防火墻操作系統、如何保護硬盤不遭受病毒攻擊、如何修補漏洞等社會中常見問題進行專題講座等問題;其次,根據時代發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在虛擬社會到來之際,除了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競賽、調查問卷等形式,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宣傳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知識;最后,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到社會中去實踐、去了解真實的案例,或者作為培訓人員去講述這方面的知識,這些活動既豐富了高職大學生的業余生活,也提高了他們的網絡信息安全素養。
(三)大學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主學習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能力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寄予厚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大學生的網絡信息安全素養也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網絡信息安全發展。網絡信息安全不僅僅是個人的信息安全,還包括國家信息安全。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提高自主學習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能力,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網絡信息安全防控技術、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網絡信息安全的倫理道德等知識,這不僅關乎著自身的健康發展和成長成才,更關乎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和發展。
2.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
當前,高職大學生由于自己知識基礎差、思維不成熟、網絡依賴性強等典型特點,導致高職大學生在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安全意識淡薄、倫理道德意識缺乏,且從眾、僥幸心理泛濫。很多同學認為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代表著事物的正確發展方向,認為大多數人都這樣做就是安全的,可以信賴的,甚至盲目樂觀地認為自己可以躲過一些偶然性地災難。他們認為自己離這些信息不安全事件很遠,即使遇到了,自己也不會成為吸引別人犯罪的目標,可以幸運地躲過危險。思想決定行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讓高職大學生在思想上要重視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加強對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活動
學校專門開設的網絡信息安全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對于學校開設的相關選修課程、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相關性專題講座、社團活動、知識問答、主題性展板等活動要積極參與;微信、微博等宣傳內容要及時學習并消化;相關案例講壇活動要及時參與;微電影、微情景劇比賽等活動要積極報名。通過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在豐富自己課余生活的同時,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網絡信息安全最新知識和最新動態,提高自己的網絡信息安全素養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系列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
[1]胡錚.網絡與信息安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吳凱麗.當代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J].教育時空,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