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建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網絡強國”,這兩個關鍵詞要求人們:“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善于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開始逐漸應用于各行各業,如何通過互聯網技術做好內部的人事組織工作已經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筆者對“互聯網+”背景下工會工作的創新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其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企業內部職工的凝聚力。
關鍵詞:工會工作;工作創新;“互聯網+”
“互聯網+”是當前我國信息技術領域中一種新的概念。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信息交互工具,在企業內部各方面工作中應用互聯網技術,能進一步打破企業管理所受到的來自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加強企業內部人士交流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升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企業工會工作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群團組織要提高網上群眾工作水平,實施上網工程,建設各具特色的群團網站,推進互聯互通及與主流媒體、門戶網站的合作。加強網宣隊伍建設,綜合運用維權熱線、網絡論壇、手機報、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網上引導和動員。
一、“互聯網+”對企業工會的重要意義
“互聯網+”工會是新形勢下創新企業內部人事組織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需要調動各方面的資源促進自身的建設與長遠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可以借助新型信息技術對內部職工的力量進行充分的調動,共謀發展,聚合眾力,為企業的日常運營與健康發展提供長效的驅動力。工會組織自身也需要將網絡技術與工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各方面的網絡信息進行高效的整合與歸納,最終形成適用于企業內部人事管理的行為意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讓企業與個人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從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建立專門用于企業內部的職工服務中心,為員工提供一個內部交流溝通平臺,通過網絡公布企業最新的政策動態,加強員工在法律知識方面的學習,自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強化對于各種法律知識的了解。工會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同時設置咨詢熱線、在線心理輔導等服務,使企業職工及時獲得相關的法律援助與法律咨詢、公共資源以及公共信息,使企業職工能真正感受到來自工會的關懷與“貼心服務”,使企業工會工作體現出更加充分的全面性特點,通過網絡平臺為企業職工打造一個“職工之家”,這也是工會工作通過“互聯網+”進行改革與創新的集中體現。
二、“互聯網+”工會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正確認識“互聯網+”工會模式
“互聯網+”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融入各種先進信息技術手段的新型網絡資源應用模式,對于社會的進步與長遠的發展有著持續的推動作用,是促進生產力提升的重要技術手段,以互聯網為基礎,創造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動力,是“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最終目標。新形勢下的企業工會工作,需要對“互聯網+”這一新興概念進行充分、全面的應用,用新的技術手段指導新的管理思維,將各方面的指導工作用數字化的形式體現出來,使企業職工在第一時間獲取工會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加強企業職工與工會之間的聯系,使工會組織更加團結,使企業內部人事組織工作更加具有凝聚力與向心力。
(二)利用“互聯網+”工會的特點
對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載體進行廣泛的融合是最為基本的一項互聯網技術特征。作為一種現代科技平臺,能在無限的信息資源中獲取最為有效、最有價值的信息內容是“互聯網+”工會模式最為基礎的要求。為了保證企業工會工作的有效開展,所設置的信息交互平臺一定要符合企業內部人事組織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使廣大職工能真正感受到“互聯網+”管理模式的便利性。將信息轉化為行動是另外一個互聯網技術的基本特征,只有在提高信息交互效率的基礎上才能快速開展行動,積極主動的把握時機,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對于企業職工來說,在“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大力支持下,能進一步掌握各種不同的互聯網科技,轉變自己以往被動接受信息的環境與地位,企業職工既是信息資訊的接收者,也是信息資源的創造者,能將當前的工作狀況通過網絡平臺第一時間反饋給企業管理者,使企業通過內部職工的群力群策對未來的發展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擺脫以往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等待與慢速”的固定思維,積極自主的擁抱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從根本上講,“互聯網+”工會模式的應用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提高信息交互速率方面,還體現在企業內部職工與企業管理者雙向溝通所產生的價值上,即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與企業決策模式的創新。
(三)將“互聯網+”工會的職能充分體現出來
為了能將“互聯網+”工會的職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來,企業需要嚴格依照當前的實際情況,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綜合運用各種不同的信息交互技術,結合有線、無線、PC設備、移動設備等各種不同的網絡信息交互載體,從根本上打破信息交互在時間與空間等方面的限制,扭轉企業內部職工在信息資源采集方面的被動地位,提高職工在信息檢索過程中的自主化水平。以“互聯網+”工會模式為基礎,對以往所采用的企業人事組織方式進行全面的創新與改良,優化企業內部的工作氛圍,更加及時、高效的傳遞企業的指導意見與黨的最新政策,體現出新型工會管理模式在促進經濟建設、企業民主決策兩方面的積極價值。
(四)推進工會工作線上與線下融合
“互聯網+”是工會工作方式的一種創新,但它絕不能代替扎實有效的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對線下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進行改造,形成完整的線上線下工作鏈條,才能開創“互聯網+”時代工會工作新局面。推進工會工作線上線下的融合,實現線上了解職工需求,線下提供精準幫扶;線上進行技能培訓,線下組織技能比武;線上提供信息平臺,線下完善服務功能。兩者建設齊全,功能互通,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職工家園”。
三、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信息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生活、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新時期工會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工作上應當具有新的理念、新的視角與新的方式。“互聯網+”模式可以為職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督促職工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讓職工的歸屬感得到提升,工會的吸引力與凝聚力也會隨之提高。因此,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需要充分應用“互聯網+”的管理思維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所采用的管理觀念與決策方式,將職工個人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更加緊密的聯系起來,提升企業職工的凝聚力與創造力,最終實現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芙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的創新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5).
[2]呂炎.“互聯網+”背景下的工會工作創新研究[J].才智,201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