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系統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語文學習離不開作文的寫作,語文新課標對初中生的寫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表達要清晰明了、通順流暢,用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和體驗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善于觀察、發現生活中的點滴之美,感受生活的無限樂趣……”然而在作文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不再為寫作而犯愁呢?事實證明,采用激趣藝術來喚醒學生的寫作熱情,確實起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是作文教學行之有效的不二選擇。
關鍵詞:激趣藝術;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應用
一、 引言
寫作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老大難,成為困擾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嚴峻問題。學生只要聽到寫作任務便愁眉不展、抓耳撓腮,腦海中沒有創作文字的具體思路,半天也想不出一句話,根本無法完成教師安排的預期任務,最后陷入到“沒寫作興趣——沒創作思路——沒完成任務”的怪圈中無法跳出。興趣是世上最好的教師,興趣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無限動力,沖開封閉的感情閘門,點燃心靈深處的火花,產生無窮的創作思維。由此,筆者認為在初中作文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激情,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那么,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激趣藝術在初中作文課堂中的實際應用細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二、 營造趣味情境,喚醒寫作情感
只有在極具趣味性的寫作教學情境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喚醒學生的創作情感,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為此,教師應努力營造出新穎的、趣味十足的作文教學情境,采取多樣化的手段達到“以境激情”的效果,將學生們的思路牽引到寫作任務中來,使他們內心的情感得到激發,這樣寫作出來的作品才充滿活力,帶有生活化的色彩和氣息,也抑制了憑空臆想、寫假寫空的詬病。例如,運用原文生動的、形象的語言營造出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學完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后,我設計了一個描寫四季的寫作任務,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喚醒他們的創作激情,切身感受一年四季帶來的美好情感,我將朱自清的《春》再次朗讀和播放給學生聽,加上自己腦海中的語言詞匯,并配上優美的背景音樂,帶領學生們進入到春、夏、秋、冬迥然各異的四季美景中,從而產生豐富的聯想,想象一年四季帶給我們什么不同的感受,繼而創作出滿意的文章作品來。此外,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還原出現實情境,使學生產生真切的感受和體驗。我曾給學生安排一個環保方面的文章,在任務下達之前,先用多媒體播放了環境污染的一系列圖片和影像,這些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的畫面徹底喚醒了學生們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激發起無法自拔的寫作激情,還可通過組織新穎靈活、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像游覽、實地參觀、比賽、游戲等,通過情境刺激學生靈感的產生,寫出感情真摯、情感細膩的文章。
三、 寫作與生活結合,樹立寫作信心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心理轉變定型的關鍵時期,他們知識面狹隘、社會閱歷淺薄,在進行作文的寫作時往往不知從何入手,無法形成順暢的寫作思路,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經驗,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倘若在生活中多多積累素材,形成豐富的寫作資源庫,在寫作時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就會被全部激發出來,寫出不錯的文章。因此,在初中作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觀察、積累寫作的素材,通過拋磚引玉,誘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開啟創作的思維源泉。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與學生實際生活十分貼切,是描寫幾個孩子去爬山、如何懸崖脫險的經歷,教會我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冷靜分析、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化難為簡,“走一步,再走一步”,循序漸進,堅持到最后獲得成功。教師引導學生以這篇文章為參考,寫一篇題目為《勇敢點,再勇敢點》的文章,搜索和提煉生活中的素材,寫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的經歷和結果,實現寫作與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學生們用自己稚嫩的文筆寫出了內心的真切感受和情感體驗,體會到了寫作帶來的樂趣,樹立了寫作信心。
四、 分層次提出作文要求,強化輔導、批改的針對性
在初中作文課堂教學中,應依據學生寫作能力、作文水平的不同,分出幾個層次,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符合他們能力基礎的要求,有目的性、針對性地實施作文的輔導和批改工作。例如,我曾布置的寫作文章題目為《那件事至今深藏在我記憶深處》,學生們分為三個組,為一、二、三組,其中對于第一組學生的寫作要求是中心突出、描寫完整、詳略分明,字數為600字以上,要求第二組的學生中心明了,敘述完整,字跡清晰,字數為600字左右,第三組學生只需段落分明,敘述具體,字跡清楚,字數為500字即可。第三組學生寫作能力偏低,對于他們提出最低的要求,只要大膽去寫,隨意執筆就好,營造一個寬松、輕松的寫作空間,激起他們寫作的興趣。而對于第一組的學生要求就嚴格一些,要求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和挖掘,形成全新的創作思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使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達到最大的進步和提高。作文批改則參照寫作要求的標準來批改,分析學生的寫作情況是否達到了所處層次的目標和要求,只要達到了基本要求就可以給高分,倘若用統一的標準來評估全體學生,那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分層次地進行輔導和批改,增強了學生們寫作的信心,激發了他們寫作的熱情和興趣。
五、 調整寫作角度,提升寫作成功系數
語文教師擬定的寫作命題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其滿足各個層次學生寫作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些學生對寫作題目提出異議,則可采取另選題目和自擬命題的方法,給學生們預留幻想、憧憬的寫作空間,盡情地發揮自身的表現力和寫作能力。總之,應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們,使他們在自己的地盤里有話放開說,有感盡情發,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寫出最滿意的作品,提升寫作成功系數。比如,有一次我安排了描寫春天的作文任務,很多學生都刻意效仿朱自清《春》的描寫,而我在講評時問他們:“你們描述的是哪里的春天啊?為什么這么描寫呢?”所有學生都沉默不語,不知如何作答,于是我啟發他們說:“每個人眼里的春天都是不一樣的,你們要寫出自己的特色來,不要與別人的雷同哦。”結果,再次重寫之后,有位學生自命題為《春天,你在哪里?》,描述了他們村里一塊地在土地調整劃分時全種上了白楊樹,后來發現白楊樹賣不出好價錢,就把樹全砍伐繼續種莊稼,可是由于地力被破壞,成了一片荒地,寸草不生,這位學生由此發出感慨:“春天,你在哪里?”這篇文章可以堪稱一部成功的作品。
六、 結語
眾所周知,興趣是世上最好的老師,是推進我們勇往直前的無限動力,只有激發起學生寫作的濃厚興趣和熱情,才能寫出最滿意的作品,從而樹立起寫作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在日積月累地寫作實踐中不斷推進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作文教學作為一項系統的復雜工作,要想實現有效的寫作教學,就需要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這種“激趣藝術”的教學之法便是筆者在作文教學中較為成功的一種有效嘗試,以期實現學生對寫作的樂此不疲,使作文教學更上一個階梯。
參考文獻:
[1]張曉輝.善于激趣,快樂作文[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9):40-40.
[2]張元媛.巧思激趣妙筆生花——培養初中生寫作興趣方法初探[J].語文學刊,2016,(5):105-106.
[3]陳楚天.讓作文教學鮮活而富有情趣[J].現代語文,2017,(6):149-150.
作者簡介:
阮彩虹,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