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萍??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不再完全是任務型教學,而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巧妙地創設各種語言情景,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載體,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預設和延伸;競賽和鼓勵;童心和驚喜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為此,這就要求小學的英語教學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基于此,我立足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力爭于每天給學生一個驚喜,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 做好充分課前準備,為學生醞釀課堂驚喜
一節精彩的英語課堂,要醞釀“驚喜”,教師首先要捕捉教學內容中可給學生帶來“驚喜”之處。其次,教師要揣摩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征,為“驚喜”的課堂,作精心的準備。譯林英語教材中所涉及學生的單詞、對話都比較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為此教師在每上一節新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借助教具,給學生創設好真實的情境。比如,就有關服飾而言,學生所看到的是我們周圍的比較普通的,為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飾;課前通過網上查詢,運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各種服飾。有時我還自己動手,自己制作“紙衣服”;有時還用彩筆畫服飾,學生在上課能觀賞到不同材質的、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狀的衣服,各個喜形于色,興奮不已,學生的興趣油然而生。
然后再通過操練對話,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了許多服飾類單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也十分有效。
二、 營造生動課堂,為學生創造課堂“驚喜”
新鮮有趣、生動活潑、樂學易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奮斗目標和境界。學習中,學生經常重復的說同一內容,難免有些厭煩,若適當地將所說英語編成英語歌謠,說唱結合再加上韻律動作,換一種學法;或者教師能把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一個繪本故事,并讓新鮮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貫穿于課堂始終,那對孩子的吸引力是無窮的!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的故事內涵,通過學生們喜愛的故事情節,掌握英語的語言學習。如:我在教 Whose dress is this?這一課時,可讓幾位學生來出演課文中的人物,通過這些學生的化裝晚會而體現出的“尋找物主”來完成這一課時。這樣,學生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句型The jeans are too long. This coat is too big.等。最后,還可讓學生通過自己帶來的服飾來表演一段對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同時,課堂上我還注意運用多樣的游戲進行鞏固操練:猜一猜、穿口令、魔術眼睛、接鼓傳花、單詞接力等游戲。游戲要常玩常換,每天給他們一個驚喜,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如果我在教學Open Day的時候,我利用循環猜謎的游戲,在大盒子里放小盒子,小盒子里放包,包里放氣球,氣球里再放一張圖片,用Whats in the box? There be結構讓學生一層一層地猜下去,這種猜謎復習鞏固的方法,不但讓學生更深地理解了本課的難點,還復習了大量的詞匯,而且學生急于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從而促使其動腦、動口。
三、 多樣的競賽和鼓勵,維持學生的“驚喜”
競賽鞏固也是教學一個環節。競賽是學習、練習的一種好形式。小學生好勝心強,利用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操練和鞏固所學知識。根據這一特點,我給學生制定了英語學習積分制,將這一評價貫穿于每一節英語課,形成你追我趕的積極氛圍。例如我在新授單詞時,采用“I say you say”(以舊帶新,老師說一個相同語音結構的舊單詞,讓孩子來讀出新單詞),這個游戲,快速拼讀單詞,學生將單一的學單詞、記單詞在這趣味性游戲中完成,積極性很好。通過這一游戲既可以復習之前學過的單詞,還可進一步加深對單詞的掌握,并讓學生感受到對單詞的供不應求。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獎勵和評價機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英語課上,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的言語不應只限于Good! Very good!應該是豐富多樣的,我們也應改變往日明顯的獎勵方法,巧妙地改換獎勵內容和方式。
四、 保持一顆童心,讓學生永遠充滿驚喜
“童心”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能夠以孩子的眼光觀察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以孩子的身份進入孩子們的活動天地。教師要敢于、樂于參與學生的活動,要像學生一樣戴上各種頭飾,穿上各種衣飾,扮演各種各樣的人物,模仿各種各樣的動物叫聲。因此,我每教一首歌曲或者一首詩歌都要編上動作,與學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一起演,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中師生融于一體,學生起主體作用。
在“驚喜”之余,筆者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1. “驚喜”的必要性。盡管英語課堂教學以活動為主,以表演性的教學帶給學生“驚喜”,也要注意排除多余的表演。
2. “驚喜”在課堂教學中要講究“科學性”。科學性指的是在給學生帶來“驚喜”之中,無論是表演、游戲、競賽等各種要求,要注意符合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和語言能力。
3. 給學生帶來“驚喜”之中,注意合作性。當教學環節中,需要小組合作表演時,就需發揮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由此來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英語教學課堂,給學生一個個“驚喜”,教師需要為此作深思熟慮的步驟,為此作精心的準備;在為學生帶來“驚喜”之時,要講究它的實效性,讓每位學生從中,活躍心身,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讓學生“驚喜”無限,讓英語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6.
[2]曾德菊.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J].課堂教學,2016,(46):68-69.
作者簡介:
許麗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跨塘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