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冬+楊平虎
摘 要:體育游戲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手段,是通過體育游戲的方法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而促進中學生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使得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收獲更多積極向上的元素,解決自身的心理疾病。本文先闡述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幾點心理問題,之后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意在通過體育游戲全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他們塑造一個愉快的課堂。
關鍵詞:體育游戲;中學生;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學生的心理更是影響他們未來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教育部主張運用體育游戲來治療學生的心理問題。體育運動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而游戲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帶動學生更好地去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從而把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以飽滿的熱情面對更多的學習挑戰(zhàn)。
一、 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 消極對待學習型
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對很多問題和事情不善于表達,在學習方面和體育運動方面都是如此,長久的壓抑,導致這部分學生對很多新鮮事物都不感興趣,也缺乏挑戰(zhàn)性和自信心。這些學生都是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但是他們缺少主動性,都是被動接受安排,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心理會形成消極的問題,對體育和學習都會失去興趣。
2. 叛逆敵視型
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青春期的到來,產(chǎn)生對外界事物的逆反心理。這些學生特別叛逆,討厭教師和家長的安排和教育,經(jīng)常帶有敵視行為,蠻不講理,而且容易沖動暴躁。這部分學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要及時地做出正確的引導,以避免發(fā)生過激行為。
3. 我行我素驕傲型
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越來越強,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我優(yōu)越感比較好,在體育方面特別出色,他們就會比較自負,善于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這些學生善于驕傲,喜歡我行我素,認為自己的行為舉止是正確的。這類學生也經(jīng)常存在,教師同樣要做好教育工作,及時地指正他們的問題,幫助學生引入正規(guī)的人生軌跡中。
二、 重視中學體育游戲、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
1. 以體育游戲舒緩學生的緊張心理
體育游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與以往的體育教學有所不同。這種教學方式意在通過體育游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釋放心理壓力,從而幫助學生治愈心理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布置音樂運動游戲,教師可以把時下比較流行的跳舞毯引入到課堂中,通過這種游戲來鍛煉學生的身體,讓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釋放內心的緊張和焦慮,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舒緩,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對學習充滿希望。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適度地開展,可以實施階段性教學,從而把良好的情緒帶給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快樂和運動的體育課堂。
2. 以體育游戲精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是需要教師積極發(fā)現(xiàn)和引導的,而好的心理狀態(tài)更是需要教師通過教學來為學生調整的。為此,教師應該整改教學策略,把游戲教學引入到課堂中。例如,教師可以把枯燥的跑步練習改為小組競爭短跑練習。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之間都用短距離跑步去完成,這樣既不會讓學生有跑步壓力,又可以鍛煉他們的身體。同時,教師在跑步中還可以增設一些小游戲,只有完成游戲才能繼續(xù)跑步。通過這樣趣味性的跑步游戲,可以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治愈他們的抵觸心理,從而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進而幫助學生的心理朝著更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3. 以綜合游戲調動學生健康激情
體育游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教師應該多增添一些綜合性的游戲項目。例如,教師要想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就可以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梢砸帽容^流行的“撕名牌”運動,這種運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身體機能訓練,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競爭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同時還可以激勵他們更好地克服運動障礙,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在這樣的體育游戲中,學生的激情會被調動,會感受到運動的快感,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能力。
4. 以體育團體作戰(zhàn)游戲激勵學生克服心理問題
體育游戲還可以設定為團隊游戲。合作能力是檢驗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最好方式。因此,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可以通過一些團體運動來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實施小組競爭比賽,在這個比賽中增添跑步、越障礙、指壓板以及背人跑等幾個分項目,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分配任務,各自施展所長,運用團體的力量取勝。通過這樣的體育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幫助學生克服運動困難,進而通過運動來促進學生塑造更加堅強的心理品質,使得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問題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水平的要素。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更要注重教學策略,盡可能地通過游戲教學模式來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的心理問題得到釋放,盡情體會體育的快樂。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心理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體會他們的心理壓力,有的放矢,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項目,從而讓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治療心理問題,使之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愛霞.小學體育教學促進心理健康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6,(1).
[2]何振強.體育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J].中國學校體育,2016(5).
[3]任未多.身體活動與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科學,2016,3.
作者簡介:
劉東冬,楊平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回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