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非常迅速,必須要加強其體育鍛煉。但是受我們中考選拔制度的影響,學生、教師和家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的教學。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較差,不能夠為未來更好的學習奠定基礎。不但不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而且還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此本文就提高初中學生體育教學參與積極性的問題進行論述,希望能夠為素質教育的推行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教學;參與;積極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初中體育課程有了很大的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特別是近幾年學生身體素質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耐力、柔韌性以及肺活量的指標都出現了明顯下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不達標,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實施,體育課程在初中階段教學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體育課程教學的重點也由傳統的學會向會學轉變。不同階段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同,初中階段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方法。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初中體育課程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差,他們沒有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研究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策略具有較高的價值。
一、 提高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參與積極性的作用
學生是教學中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參與的積極性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推動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另外提高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參與的積極性能夠實現學生身心的共同發展,提高其學習效果,因此必須要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 初中學生體育教學參與積極性較差的原因
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初中階段體育課程的教學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提高,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參與的積極性還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面我們就該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闡述。
(一) 體育教學活動比較單一
初中階段體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受學校經費情況的影響,教師能夠進行的教學活動類型非常少,通常為籃球或者足球等,難以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受中考制度和選拔制度的影響,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認為占用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能夠形成對體育課程正確的認識。
(二) 教學模式比較陳舊
雖然素質教育推行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廣泛采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單純的去模仿教師的動作,不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沒有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基本情況,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夠有效發揮。
三、 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策略
(一) 豐富教學內容
初中學校要多元化籌措資金,為體育課程的進行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一方面加強學生各項體育設施的建設,實現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不斷完善現有教學內容,特別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體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優化,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注重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二)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中要求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相應的引導作用。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完全模仿教師,不能夠突出其主體地位。因此在未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將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提前告訴學生,使其能夠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程結束之后還要對課堂上所學內容進行總結,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對本節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
(三) 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各種興趣培養的階段,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該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并且根據其特點進行教學。必要情況下,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殊發展需求調整課堂教學內容或者開發校本教材,為體育課程教學的進行奠定基礎。另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考核方式的優化,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提高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信心。
(四) 娛樂化教學模式
體育運動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另一方面還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體育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娛樂化的教學模式,靈活處理教材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不斷提升體育課程的趣味性,使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比較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充分表現自我,既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三人四足的游戲,實現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四、 結論
本文以初中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為對象,就現階段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性較差的問題進行了論述。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但能夠實現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教學模式比較落后,導致體育教學質量較差。在未來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實現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偉,梁瑞濤.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探究[J].科技信息,2011(32).
[2]吳寶華.淺談如何促進初中生對體育參與的主動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
[3]金超.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2):141.
[4]李濤.淺談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J].學周刊,2012(1):82-83.
作者簡介:
王思民,遼寧省大連市,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圣克拉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