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華+朱寧嘉+許熠瑩
【摘 要】校園文化禮品的推出讓校園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得到了良性的發展,并且能借此迅速創造出自主的學校品牌,本文將從文化禮品種類、禮品價值設計導向、校園文創品品牌的創建途徑發表了個人觀點,以期獲得校園文化價值觀的認同與傳播,也有利用各高校設計在研究校園文化禮品時提供一種參照。
【關鍵詞】高校;文化禮品;品牌創建
高校作為知識傳承、文化傳播的角色更為突出,根據其最為本質的角色,基于歷史的發展需要、學術成果的積累與沉淀,使各個高校形成了各自的學科優勢、大學精神與獨特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創產品是面向師生、校友及社會開發的,可以滿足學院官方饋贈、校友個人收藏及師生日常生活、學習、辦公等所必需的特殊商品,同時也是傳遞校園文化、弘揚辦學精神的載體。對一所具有較長歷史的知名高校來說,其本身所具有的歷史積淀、文化底蘊和辦學傳統,已經成為學校精神層面上的寶貴財富,在社會上已構成了相當的影響力。這些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之一,可以是以學校主要標識和代表性校園景觀和所在學校的地區文化特點為主體構成的學校標志性特征,這些都會隨著學校的影響力增強而不斷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容易集中關注的焦點。
學校的校名、校徽、校訓以及校園代表性建筑物和景觀形象等均為學校主要標識,它代表著學校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妥善保護并合理利用,對于樹立學校形象,凝聚校友和師生的愛校之心具有重要意義。
1 校園文化禮品種類
我國有很多傳統、精湛的工藝技能,能夠開發利用制作成獨特的紀念品,在這之上,加入設計實用性的校園文創紀念品,能夠增加實用價值。而從學校創作的角度來說,校園文化禮品大致主要系列有:辦公文具類、服裝類、公關藝術禮品類和校園標志類(如圖1):
2 校園文化禮品的價值設計導向
學校作為一個設計創意的平臺,對于文化產品的設計范圍既要能結合本地文化,也要不再拘泥于學校里面的部分設計元素。要凸顯本地文化,不妨轉變一下思路,把校內文創用品定位于旅游紀念品的開發上來,除了可以作為學校的禮品贈人之外,還可以在旅游景點出售,結合本地旅游業的發展來體現它的價值。
在人們傳統的概念中,旅游紀念品一般是被定位在景區的自然風光或者文物古跡當中,需要體現當地的傳統工藝和風格。針對這個傳統概念,首先,只要是旅游者喜歡、有紀念意義以及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認為是旅游紀念品,不僅僅局限于需要掏錢購買的產品。其次,根據這個思路可以將文創用品的范圍擴展為在旅游地購買的當地的宣傳冊、地圖、餐廳的宣傳單等等,只要是有當地特色,吸引游客目光的東西都可以作為紀念品。這不但可以宣傳當地的旅游形象,還可以更好地傳播本地文化,也為豐富本地具有特色文化紀念品的開發提供更多思路與創意。比如,可以將帶有文創圖案的樣品帶到旅游景點,以作坊為點,讓游客與紀念品的制作過程聯系在一起,讓他們在動手或者參觀制作流程的過程中體會到本地的風俗民俗;文創用品在開發中應注重將文化精神與產品進行結合,提取設計元素再用到實物的開發中,如嘉興學院文化燈禮品就是將嘉興服裝產業藝術化的文化形象(如圖2)。
同時,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劃分人群定位,針對不同人群來設計產品,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做好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做到就地題材、就地取材、就地銷售,保證文化用品創意的同時還要保證產品的質量,對于成本要做到一個有效的掌控。
3 校園文化禮品自主品牌創建途徑
校園文化品牌則是指院校所有成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形成的學校精神、規章制度和校園環境富有特色與品位,獲得社會認可,并贏得其贊譽和支持的校園文化。它是一所院校在長期教育實踐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反映師生共同信念和獨特的價值觀念體系。
一個學校的文化禮品要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就應該做出自己的特色,創造出自主的學校品牌,自然也就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特性,突出禮品的文化特色,使文化禮品具有學校的文化內涵和烙印,能夠多方面的推廣學校,反襯出學校的內涵和層次,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有著歷史底蘊深厚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宣傳學校的美好標志。文化禮品形成品牌,得需要師生的大量參與,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1)以“物質文化”為載體,體現學校藝術科技人文形象品牌
校園文化禮品一切都基于創意新穎和實用價值為基礎設計,材質上可選擇傳統工藝技術上加工,比如:布料、木材、紙質、印染等。一般學院大多為打造和諧校園、人文校園,會將人文底蘊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在實物上以藝術的形式充分體現校園環境因素、形象識別、生態景觀等元素,促進學校人文宣傳,如嘉興學院分別以金屬和手工木制配上學校形象識別標志的U盤工藝禮品(圖3)。
(2) 以“精神文化交流”為引領,創建學校文化氛圍
基于“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打造文創品牌,可以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如通過文創大講堂、組織學生參加文創設計賽和展會等,通過交流和實踐來形成學校文化氛圍,這種文化交流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密感,更容易加深對當地文化和學校文化的接納與欣賞。高校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是“引進來”。可就近鼓勵組建地域傳統文化學習社團或邀請民俗特色的藝術團體進校園,開設選修課程,成立地域文化課題研究小組(如工藝品制作、服飾文化、剪紙藝術、臉譜文化等),再將其應用在實物上,使文化元素以具體實物呈現,激發師生學習地域文化內容的熱情。另一方面是“走出去”。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人才、信息、科技優勢,將文化禮品采用饋贈或定制方式進行交流與傳播,如饋贈校友、支教交流、網絡定制等。
(3)以科技文化展演形式建立文化禮品的可持續性發展
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保障校園文化健康、持續、穩步地發展的關鍵,也是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重要的環節。如高校可以每年都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禮品藝術展演活動,除了展出本校的文化品,還可以邀請當地藝人、文創組織進行文創品的制作和工藝展示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報刊、電臺、電視、網絡等開展大眾文化藝術宣傳,積極營造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文化品品牌效應的發展。
4 結語
校園文化用品的設計開發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特性,挖掘特色,確立文化禮品的建設定位,做精某個點,然后再做成系列化,打出學校自己的品牌效應,除注意突出文化禮品的文化特色外,還要抓住本地文化特點,定位不僅限于學校范圍,還要結合市場,應用校企結合方式,建立一個系統化、規模化的文創用品產業結構鏈,以此來推動當地文創市場的豐富并促進人們對學校和地區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王俊濤,王寶德.構建特色校園文化的途徑與實踐[J].設計,2014(2).
[2]劉海云.論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的創建[J].管理觀察,2014.12.
[3]黃冠蘭.黑龍江高校校園文化與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徑研究[D],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