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摘 要: 高校是我國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培育創新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發展的新目標,研究存在的問題,尋找更有效的方法路徑,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發展,進一步提升高校辦學質量,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高等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困境 路徑
高校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也是我國創新發展的智力源泉。高等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能力,服務學生的就業發展,更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引領行業發展,成功實現創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認真研究當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革和創新,尋找更有效的改革發展路徑,找到更多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突破口,服務學生就業發展,更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一些高校創新創業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創業型大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構建不成熟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相對較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起步晚了幾十年,尤其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更比西方國家起步晚了將近百年。雖然我國有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著后發優勢,但是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有效突破需要時間積淀,需要經驗積累,需要更發達的現實社會經濟基礎和市場環境推動。從高等教育自身發展來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高等院校的定位都是知識傳授,直到19世紀末才將“研究”引入高等院校,由此帶來了大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學術革命。20世紀中后期,“創業”這一概念才在西方高校引入,成為高校教育理念的又一個新的指導思想,由此帶來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學術革命。但是,我國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相對滯后,不少學校還將創新創業教育當作推動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的工具,成為緩解就業壓力而被迫實施的教育改革。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
萬眾創新、大眾創業成為我國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國家頂層設計為我國高校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推動我國高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創業失敗遠遠多于成功,不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扶植,還需要解除更多大學生創業的后顧之憂。例如,美國是成熟的發達國家,有著非常成熟的風投市場,高校每年都會舉辦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吸引更多的風險投資機構參與合作;商業保險機構也會為這些創業人士和創業項目提供商業保險。我國沒有形成完善的環境和配套設施,過程扶植政策不夠完善,很多政策不能真正落實。雖然國家要求各個國有商業銀行實施“小額貸款項目”,但是,這些政策缺乏一個統籌協調機構。用于激勵企業帶動創業的政策和獎勵政策,很容易被一些企業變相利用,成為自身企業發展的有力工具,而對大學生創業發展作用甚微。
(三)高校創業綜合教育和實踐指導不完善
高校創業教育是一項綜合理論教育和實踐指導活動,需要高校做好相應的理論教育、思想教育和實踐指導。但是,一些高校缺乏成熟的創業教育模式和經驗,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更不能做好相應的實踐指導。高校教師都是知識理想和技能示范型教師,創業成功型教師非常少。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每個高校教師都想自己能夠成功創業,但是,真正付之行動的教師非常少,且成功的更少。有些教師創業成功了,就不會在留在教育體制內了,更沒有時間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創業教育指導。一些教師有著科研實力和商業眼光,甚至已經有了較好的發明或者創業項目,而學校的管理體制和國家制度束縛了他們的手腳。離開了所在高校,俞敏洪創業成功了,創辦了新東方教育機構;馬云不再當老師,創業成功了,全心做阿里商業帝國。一些高校為學生聘請創業成功人士,只能為學生偶爾做幾次報告。這是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又一困境,也是制約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瓶頸。
二、新時期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
從學生素質教育和就業創業發展的角度考慮,從我國人才發展戰略和高等級教育改革的層面思考,多維度開展創新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理想,為更多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鼓勵大學生發揮優勢,拓展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的新局面,更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構建更為完善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立足高校辦學特色,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和學生發展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構建更科學完善的課程教育發展體系。開設大學生創業公共選修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創新創業思想教育,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不少大學生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是將就業看作自己的學習目標,沒有或者不敢想象自己創業。讓更多學生樹立創業創立理想,以此推動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轉變,形成更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針對大學生創業實際需要,開始優質創業精品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保障培訓質量。將課程內容分成創業意識、創業素養、管理知識、特色創業區域等四個模塊,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系統性教育。開設更具實戰感知的實踐操作化培訓模塊,對學生進行創業實訓,建設高校創業孵化中心,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競賽。并與更多的企業建立長效合作關系,請企業家為大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實踐指導,與他們進行直面交流。有條件的高校讓企業家能夠選中一些創業優秀人才,進行更具實戰性指導。借鑒更多國外課程設置經驗,將理論課程和實踐過程更好地優化,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理想、素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構建更高效的大學生創業指導團隊
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同于知識傳授和基本技能指導,需要有經驗的創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需要構建更加高效的創業教師指導隊伍。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需要進一步為高校教師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條件,讓高校創業指導教師能夠有自己的創業機會,或者能夠深入企業從事相應的兼職工作,能夠深入市場,了解市場發展環境,獲得更直接的市場運作經驗,具有相應的創業經歷和經驗。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更好地指導學生創業。改變現在高校創業指導教師空有理論而無實踐經驗的現實,教師需要具有更堅定的創業理想理念,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創業思想,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業理想。以教師自己的創業體驗帶給學生最直接的經驗,以教師創業的教訓作為反面教材,讓學生減少創業失誤,提高他們創業的成功概率,對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指導,確保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和提升,確保創業教育富有實效性。聘請高校創業成功學生反哺高校,做好高校兼職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和指導,甚至作為他們的實踐導師做好全程跟蹤指導,為創業校友提供相應的項目規劃指導及更多的幫扶。與企業做好深度對接,建立相應的導師制度,由企業富有經驗的成功人士親自選拔高校學生作為輔導對象,依照傳統的“師徒式”模式,負責創業指導。
(三)籌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孵化園
高校大學生創業指導需要提供綜合性服務,提供各種相應的配套幫扶措施,讓學生能夠創業有理想、資金有支持、項目有市場、過程有保障,讓真正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得到更好的幫助。籌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孵化園,構建由政府、企業、風投基金、高校聯合共建的綜合服務機制。由政府提供各種政策支持與綜合協調,高校復雜創業教育指導和人才選拔、科研啟動;企業負責項目論證和市場運作,風投機構負責資金保障。構建一個綜合性創業孵化平臺,對學生創業進行全面指導,結合高??蒲袑嵙腿瞬刨Y源,發揮企業平臺優勢。依靠我國逐步建立起來的風投行業,由政府更好地主導萬眾創新、大眾創業,推動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和發展。
總之,我國高等教育面臨重大改革,我國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尋找突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立足現實,研究存在的問題,尋找更有效的方法路徑,提升高校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玉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育探索,2015(11).
[2]黃曉幸.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選擇探究[J].藝術科技,2016(12).
[3]寇鑫.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名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探索——《以燕山大學為例》,項目編號:2017031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