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
摘要: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學生社團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的關鍵性作用日益突顯,業已成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載體及手段。由此可見,深入探索學生社團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對于扎實推進高校素質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生社團;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作用
1.高校學生社團的特征
高校學生社團是廣大同學依照共同的興趣、愛好自發組成的群眾性業余學生組織。根據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社團的現狀,按其活動方式可劃分為:理論學習類社團、科技創新類社團、社會實踐類社團、文學文藝類社團及文體類社團。歸納各類型的學生社團,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征:
1.1自發成立
學生社團是在高校管理部門的許可下,由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社團負責人自愿承擔社團的發起和組建工作,其成員也是自愿加入和退出。
1.2目標一致
學生社團具有群體目標的整合性。就其成員而言,參與社團的初衷基本上是由于在興趣、愛好、特長、觀念等方面具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從而在社團活動中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主動性,所以社團凝聚力強,大家都能為共同的社團目標而努力。
1.3活動內容多樣
許多社團成員具有較高的素質和多方面的才能,社團成員往往能集思廣益,活動點子層出不窮,而且立意新穎、角度獨特,活動內容豐富多樣,能夠吸引許多學生參與。
1.4行為自律
學生社團要保持自身的正常運轉,必須有一定的行為規范。有的社團有一定制度化的控制體系,有的則無嚴密完善的控制體系。一般情況下,社團行為的規范往往難以形成強制的約束力,而主要依靠成員的自覺性,實行自我控制,自我約束。
2.學生社團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
實踐表明,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有效途徑。“高校社團組織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個體的興趣和愛好在群體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成員間平等地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了平臺”。
2.1學生社團是高校第一課堂的有益延伸和補充。
眾所周知,大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更多借助第二課堂予以推動,學生社團可謂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團為大學生營造了相對自由的環境,并以特有的方式鞏固和深化第一課堂教學知識,使所學技能得以切實轉化和運用。在形式上,學生社團比第一課堂更為靈活且貼近學生;在內容上,社團活動更加豐富多樣,能以滿足各類學生的不同需求。社團活動尤為注重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第一課堂的教學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故而越來越成為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關切。
2.2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學生社團無疑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中最具活力與生機的主力軍,具有參與度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顯著特點。其中,志愿服務類社團培育學生互助、博愛的奉獻精神,科學技術類社團提高學術科研能力,文學藝術類社團熏陶學生人文素養,體育健身類社團倡導健康樂活理念……繽紛多彩的社團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向多渠道、深層次的方向發展,有助于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環境、濃郁的學術氛圍和健康的文化氣息。
2.3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實行自我教育的良好平臺。
在興趣的引導下,高校社團充分挖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潛力,鼓勵社團之間積極開展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促進學生之間自覺形成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的良性態勢,以此實現社團和社員的共同進步和提高。學生社團激發廣大青年從中磨練自主精神和獨立品格,為大學生實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提供了良好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高校對學生管理的局限,是培育和強化大學生自律意識的新的有益形式。
2.4學生社團是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效途徑。
客觀來講,部分學生社團在活動資金、管理培訓及創業項目等方面直接或間接得到了相應社會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有的甚至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了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主觀而言,大學生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培養鍛煉了人際交往、統籌組織和宣傳策劃等諸多方面的實干能力,為開展創新創業奠定了扎實基礎,對創新創業成效具有關鍵性作用。
3.推動高校學生社團實踐育人的有益舉措
3.1健全管理機制,促進社團合理發展
目前,一些學生社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規章得不到落實的情況較為突出,嚴重制約了社團的健康發展。有鑒于此,高校應引導社團不斷細化完善自身章程,同時加強對社團負責人的培訓教育,形成內部競爭淘汰機制,并將此兩項內容納入社團工作評審體系,作為社團年度考核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有效改善學生社團管理不規范和組織過度松散的現象。
3.2樹立品牌意識,打造社團精品活動
近年來,高校學生社團不斷發展壯大,呈現數量多、規模大的趨勢。然而,由于部分社團自身定位不明確或缺乏長遠發展規劃,致使社團活動的水平和質量良莠不濟,注重形式過于內容。據此可見,學生社團在建設中應當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社團活動需盡可能反映社團宗旨和特色,在內容上更多體現社團育人功能,形式上突顯創新性與時代性,努力促成社團活動趨向精品化、優質化發展。
3.3提供物質保障,強化社團指導力度
毋庸諱言,社團活動的大力開展離不開必要物質條件的配備與支持。就目前而言,高校學生社團普遍陷于活動場地、設施、經費等方面相對缺乏的窘境。“學校應在政策與物質上給社團提供保障,從經費、場所以及人員上保證社團的正常運行”。此外,應當充分發揮社團指導教師的作用,避免因指導老師的欠缺或指導力度的不足而影響社團活動的質量及效果,由此為學生社團的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
參考文獻:
[1]畢洪東.高校專業型學生社團的發展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
[2]于洋,唐瑞.從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錄用標準反思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J].理工高教研究,2016(8)
[3]陳新景,等.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求調查:基于社會用人單位及大學生的視角[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
[4]牛進社.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措施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9)
課題項目:創新職業學校學生社團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標號:GG170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