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薪韻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與西語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一定程度上使得西語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單一化語言知識結構的人才,已無法滿足企業對西語人才的需求,從而使我國西班牙語教學面臨新的挑戰。因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西語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從西語教學現狀分析入手,論述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我國西語教學方法改革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我國高校西語教學工作有幫助。
關鍵詞: 應用型 人才培養 西班牙語 教學改革
引言
近些年,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我國與拉丁美洲國家貿易往來頻繁,合作項目日益增多,專業西語人才需求量隨之增加。國內很多高校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競相設置西語專業。但受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培養出的西語人才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一定程度上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西語人才需求,應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契機,開設西語課程。所以為了提高西語專業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在西語初級教學階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1.1學生角度進行分析。
雖然西語與英語同屬于印歐語系,但西班牙語屬于羅馬語族,而英語屬于日耳曼語族,在語言形式與思維模式上有明顯的差異。某些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習慣于漢語式與英語表達思維形式,西語初學階段有很大的不適應、理解難度大。西語與德語、法語相似,都包含名詞陰陽性、動詞變位及形容詞性數相同等語法特點,記憶枯燥無味,且極易搞混,不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進入高校西語專業后,盡管選擇該專業的學生明白國內西語專業具有一定的就業優勢,但作為新生,還不能切實意識到就業壓力,所以西語就業優勢只能幫助學生選擇學習西語,無法將其轉換為新語言的學習動力。因部分高校該專業教學缺乏專業外教老師,且課程設置難,使得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習興趣就會逐漸下降,有的上課抱著應付的態度。語言課程學習有很強的連貫性要求,如果語法點出現遺漏,就會造成知識斷層,對后期學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教學效率造成不好的后果,究其原因在于,學生沒有搞明白外語學習目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使得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課堂學習效率無從談起。
1.2老師角度分析。
高校因師資有限,在西語專業教學中,尤其是二外課程教學中,上課人數達到30人~40人,這對語言教學而言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如何面對較多的學生,教會學生掌握一門語言,并鍛煉其口語與聽力能力,對老師的耐心與水平帶來極大的考驗。由于一些學生不重視二外學習,課下不復習、課前未預習,導致老師無法連續開展下節課程內容,老師課堂教學積極性受到影響,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開設新課程,而學生思路跟不上老師,老師上課壓力大,如此惡性循環。班級人數多,學習積極性差的學生教學壓力更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則難以實現。
2.新時期西班牙語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西語教學定位,是為了就業時貼合市場,滿足企業對西語學生的需求。相較以往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此種人才培養模式深受市場環境、社會分工及經濟發展等各因素的影響。畢業生綜合素質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會擁有更大的就業競爭優勢,一定程度上為相應課程建設與教學設計改革帶來嚴峻的挑戰。為了有效解決高校學生專業教學難題,以西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教學方法為例進行教學改革,只有基礎牢固,才能為后期專業知識學習提供保障。以西語初級課程“西班牙語精度課”為例,在同年級所有課時設置中,初級西語課時量設置達到60%,這是西語學習的入門必學課,非常重要。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改革探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初級語音階段,應用音視頻及PPT課件等不同形式,為學生展示形象具體的西語詞匯,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度過枯燥乏味的發音與糾音學習過程。學生掌握一定單詞與簡單語法后,采用課題單元教學模式,每節課設置相應的主題,并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分角色扮演,情景模擬,以此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地掌握并使用單詞。例如在“我的一家”課文學習中,老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要求每組學生先提煉并練習詞匯與句式,運用所學詞匯進行3分鐘的家庭成員描述,再進行分組問答,最后實施角色模擬任務。在此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這一活動,對語言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應用案例教學與翻轉課堂模式,例如參照APEC峰會模式,盡管學生掌握單詞量較少,表達方法簡單,但在此過程中,學生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國際視野與知識得到開闊。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分角色扮演,每位學生都要在課前搜集資料,此過程會促使自身語法、詞匯使用與記憶技巧得到鞏固。這些有效的教學方法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如同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只有會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與成長。
2.2理實教學相結合,加強學生技能培養。
在語言知識學習中,實踐教學開展難度大,因此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組織,要將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理論教學以老師講授與演示為主,為學生系統講解知識結構與使用;實踐教學則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將課堂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1)結合實踐基地,模擬介紹國家。借助“校內地球村”這一實踐基地,西語村各國家元素,比如各國擺件、國旗及地圖等擺放特色,墻壁上的圣家大教堂,哥倫布航海圖、秘魯馬丘比丘、弗拉門戈舞及文學區西語各國諾貝爾獲獎者介紹、堂吉訶德名著等。結合這些元素,為學生組織聲景結合的西語國家介紹,增強學生對西語國家的感性認識,深入了解西語國家文化。(2)邀請企業專業人士到校組織不同年級的專業知識講座,利用講座,引導學生了解市場發展趨勢、企業對西語專業人才要求及未來工作情況。在此基礎上,學生首先掌握未來就業方向,有意識培養自身的西語使用能力,增強學習動力,同時明確自身未來奮斗目標與方向。(3)跟蹤學生現實語言應用情況,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能力,安排學生到就近景區或校企單位實習,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進行語言實踐應用。最后,將企業對學生評價納入期末成績,通過實踐,鞏固所學知識,熟練語言使用技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等能力。endprint
2.3課內外知識互補,重視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要重視課內外知識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創造豐富的第二課堂學習內容,組織相應的知識競賽,以專業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與分析問題等能力。
2.4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西語是交際性語言的一種,非一般知識。如果沒有一定情境,語言表述就比較困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以交際情境為契機,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潛移默化地感染,激發學生西語學習興趣與知識探究欲望。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領用應用先進電教技術,為學生創造形象逼真的語言使用規范,增強教學內容的感染力,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掌握西語實際應用技巧。其次,利用現代電教設備創造教學情境,學生多看多聽過程,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學生觀看生動錄像,可以更好地理解某一句型或詞匯;收聽廣播,可以模仿西語準確發音。在此基礎上,學生鞏固舊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新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整合與實踐應用能力。利用多媒體創造教學情況,引導學生與自然、和諧的語言交際氛圍融為一體,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動性與創造性。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迎合西語市場發展趨勢,需要培養更多的應用、復合型西語專業人才,這為高校西語專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與挑戰。西語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不但體現為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得學生教學效果得到增強,而且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要敢于改革與創新,對課堂教學體系、內容及教學方法等進行不斷完善,為學生擁有更多的市場競爭優勢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越.探索西班牙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實用經貿西班牙語課程建設[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2):64-65.
[2]劉晨.高職應用型西班牙語人才培養新模式調查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7):190-192.
[3]劉嬌月,魏淑華.西班牙語專業綜合改革探索與實踐——以北京城市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06):126-128.
[4]于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西班牙語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風,2015(23):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