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各大高校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面對這一棘手問題,我國需要進行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還能對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它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遵循了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核心競爭力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要想提高當今會計本科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和價值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來引導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就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會計本科 創新創業教育 社會需求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202-02
在21世紀社會發展的今天,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當今高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從2008年我國教育部在工作要點中提出要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創新人才培養水平以來,我國便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和長期教育目標出發,要求會計本科專業學生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主動了解創新知識、樹立創業精神、提高自助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優勢的會計本科人才。
1 核心競爭力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第一,核心競爭力的內涵。核心競爭力本質屬性是一種能力,對企業來說它是一種戰略布局能力和研發能力;對本科學院學生來說它涉及到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也包括一些組織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對教師來說,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自身學術研究能力、專業知識掌握能力以及理論實踐能力[1]。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明確指出:核心競爭力是一種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凸顯自身優勢。無論在什么環境中,競爭力是決定一個人地位的關鍵,人才競爭的日益加劇,使得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新經濟時代管理會計發展的新方向。
第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由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方面組成的。在創新方面,它涉及多個學科和領域,象征著改變陳舊從而更新、創造出新的東西。彼得·德魯克提出創新是賦予資源以創造新的財富的能力。創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國家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人類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生活,在創新能力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創新教育則注重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精神、能力和創造力等具有綜合創新素質的人,從而進行一系列教育行為。創業教育則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事業的創始過程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創業選擇進行一定規劃為目標,它是一種把創新應用到實踐中來創立產品、企業或者基業的社會活動,它將創新具體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如何開展自我創業,使學生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術和管理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新和創業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在這個注重知識能力培養的時代,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和形式,總體來說,它的內涵就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性綜合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2]。如今,西方在此教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中國本科的創新創業教育才剛剛起步,很多方面都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推進改革。
第三,核心競爭力與創新創業教育聯系。創新創業教育和核心競爭力在某種意義上是密不可分的,它將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能力巧妙結合,是學生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把核心競爭力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向,可有效發揮自身優勢。當代會計本科專業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掌握扎實牢固,卻大多缺乏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只有讓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基礎,才能有效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進一步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2 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思想理念
第一,以人為本。作為一門以知識理論與實際行動相結合的學科,會計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應格外重視,不同的學校,其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會有很大差異,所以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會采取不同措施。面對不同的教育規劃和未來需求,他們分別培養研究型、應用型和復合型等不同的高級專門會計人才。雖然各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同,但是他們均強調職業道德素養,要求老師發揮自身優勢,用專業的知識引導學生提高自身能力;要求學生具備具備一定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技能,能夠培養出掌握扎實的專業經濟理論,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的專門人才[3]。
第二,完善教育資源。為進一步實現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我們需要采取的相關措施是完善教育資源,實現課程的合理配置,設置相關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同時根據學生優勢特點,確立核心能力和知識。教師作為教育的最基礎資源,應該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并涉及多領域知識,同時能夠將自身知識以適當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其更好地接受,良好的師資力量是實現會計本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第三,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多樣化。核心競爭力并不是學生單一能力的體現,而是多種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體現,對會計本科專業學生而言,實現其知識與能力的多樣化意味著從多方領域汲取知識。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目標,圍繞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加強關聯能力與創新創業知識的結合,走知識多樣化發展道路,使學生能力從根本上得到提高,便能更好的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多樣化。
第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會計本科教育作為財務教育培養的根本和企業財務教育的保障,必須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生是否優秀,是否具備了某些創新能力,這些單靠日常學習和書面教育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到社會上去實踐,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的相關行為能否被社會所接納,學生是否能夠經受社會的考驗[4]。作為構建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學生和老師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以期培養出一批能夠真正適應社會發展,并為我國創建創新型國家貢獻一份力量的綜合型會計專業人才。
3 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上文的探討與分析,在當前社會潮流的推動下,關于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想構建會計本科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作為導向,并且從學生質量,師資力量到教育資源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會計本科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客觀的培養其核心競爭力,使學生在面對社會發展和就業的巨大壓力下能夠真正做到波瀾不驚,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 張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構建會計本科學生核心競爭力[J].財會學習,2016,17(6):228-231.
[2] 范文林.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會計本科創新創業教育[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5,25(8):139-143.
[3] 劉勝輝.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問題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9(11):172-175.
[4] 王福英,林艷新,侯新.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學專業教育融合探討[J].會計之友,2017,13(3):423-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