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云
【摘 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各方面快速發展,各項惠農政策陸續鋪開,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也隨之加快,越來越多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被廣泛運用于農業生產生活當中,目前,農機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和農產品的增收,但農機監管工作卻還存在相當大的隱患,需要相關部門在監察管理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及時調整好監管工作,使農機化充分展開,為實現農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助力。
【關鍵詞】農機監管工作;問題分析;建議
農業是作為三大產業之一,是促進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性產業,社會經濟的進步有賴于農業的健康發展。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業種植結構得到不斷的優化,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因此,只有大力開展農業機械化生產,轉變生產結構,才能推動農業向著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但是就現階段來看,雖然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但農機監管工作卻有點跟不上時代。工程項目落實不到位、管理制度落后、監管力度不強等是主要因素,這嚴重影響到了農業機械化的鋪開,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
1 現階段農機監管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 缺乏監管工作經驗,農機運行機制存在漏洞
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實行以來,各項產業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從農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舊時對農業機械化采取的監管方式和裝備已經落后,不再適應現代化條件下的農業產業發展。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農機監管設備和手段效果不斷減弱,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有關的經驗,對市場規律的認識不到位,競爭觀念比較薄弱,導致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普及推廣產生了一些問題,在制度的完善和建設方面也還沒能擺脫舊觀念的束縛[1]。
1.2 管理人才匱乏,沒有形成科學的監管網絡體系
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多農業的扶持力度,農業機械化也在很多農業地區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在生產方式嚴重落后的農村,由于經濟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農業機械化很難真正落實展開,也就無法有效促進農業的發展。從全國來看,農業機械化的整體技術水平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的階段,由于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偏遠地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匱乏,處在農村地區的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普遍較低,人才更新速度慢,甚至出現斷層現象,農業機械化管理意識觀念偏離時代,對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沒有引起重視,而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賞罰制度建設,農業機械管理人員無法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監管工作中,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另外,在實行農業機械化監管時,沒有與時俱進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培訓,給他們灌輸先進的生產知識,導致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沒有先進的科學的理念作為支撐,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3 農機服務體系落后,缺乏完善的維修系統
農業機械化在我國經過多年的宣傳推廣,已經形成了令人欣喜的規模,各項工作也慢慢走入了正軌,但它的服務體系相對來說就顯得比較落后。這種不均衡的發展導致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如果再不緊跟時代發展,完善機械服務的相關體系,機械化將無法得到更全面更健康的發展。除此之外,很多農業區機械的維修服務沒有形成系統,資金短缺,維修零件缺乏等問題導致很多機械化在出現問題后無法得到及時的維修,正常的農業生產運作也就無法進行,加上一些地區存在的混亂銷售現象,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宣傳銷售、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子,農機發展也就無從談起了。
2 做好農機監管工作的有效策略
2.1 更新管理理念,合理運用市場經濟知識
針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經驗缺乏等問題,各級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該從內部出發,及時更新現有的管理理念,對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和需求做出具體的學習和分析,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我國農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把握好農業機械化未來發展的方向,制定出一條符合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新型機械化路子[2]。要做好監管工作的及時跟進,最大限度保證農業機械化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促進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發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農業增收,促進農業經濟的有效快速發展,從農業角度為國民經濟做出積極的貢獻。
2.2 加快建設農業機械監管體系,重視農機的宣傳推廣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后,給予農業機械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帶了很多的機遇。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農機發展的管理方式需要順應不斷提高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強在監管機構方面的建設并不斷完善。一方面,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根據經濟的運行規律來對農業機械監管工作進行規范調整,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通過有效的宣傳和教育,普及農業機械化知識,培養引進農機操作的新技術人才,重視農業機械在施工時的安全問題。還有,要加大多農機監管的財政資金投入,夯實農業機械發展經濟基礎,保證農機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
2.3 農機監管與服務工作并行,創建發展新模式
在市場經濟這個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下,農業機械化監管工作已經呈現多樣化趨勢,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必須轉變原來陳舊的思想觀念,明確好自己的工作職能和任務,加強自身的思想境界。對于管理者而言,要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抓好監管工作,保證農機工作有序開展。至于各級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的制度,提高整體素質,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做好日常的工作,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助力[3]。另外,有關農機監管的部門要加強對農機服務工作的重視,壯大服務隊伍,規范服務方式態度,將之與完備的監管工作有效整合起來,創新生產模式,切實促進農業各方面的和諧穩定發展。
3 結語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提高農機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努力把農機監管工作落實到位,保證農業增收,農民增產,是關乎到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一件大事。農機監管部門應該順應新形勢重新定義相關的思路,更新監管和服務意識,加強革新工作,建立更加完備的制度體系,培養技術人才,保證農機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玉濤,朱賀麗.我國發展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的若干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29(23):99-100.
[2]楊鏑鳴,楊星釗,李冠峰,李照美,錢秋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18(12):25-26.
[3]楊敏麗,涂志強.新時期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及促進措施[J].中國農機化.2013,25(04):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