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引領下,民辦高校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基本保障。文章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要求為出發點,圍繞從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新創業基本知識培養、創業實踐能力培養以及經驗交流等方而,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關鍵詞: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1 引言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基本保障。一些高校即使開展相關的課程,但是比較局限,主要是成功案例報告會、經驗交流論壇等,并沒有構成系統,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勢在必行。
2 民辦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不足、思想不統一
師資隊伍的建設,直接影響到高校的辦學質量和發展前景。目前民辦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大多存在著師資總量不足,學歷層次、年齡結構不合理,優秀教師引進困難、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
(2)課程教學有待優化
目前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講授演示為主,教學方法單一,雖然這種方法有利于系統完整的傳授知識,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學生更喜歡以綜合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希望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目前理論課的教學仍然是以灌輸型為主,教師把知識傳授作為自身的主要工作,學生被動學習,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讓鮮活的課堂變得枯燥死板。美國著名教育思想家、批判教育學的代表人物亨利·吉魯曾經說過:“課程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在課程教學中過分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會打擊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壓抑個性和特長的發揮。
(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由調查結果可知,目前的考核方式多為平時成績+期末成績,而且期末成績占有大部分的分值。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平時成績主要依據上提交的作業。這樣平時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實際實踐情況。期末考試的方式在不斷的改革,從最初的紙質版考試到現在的上機實驗考試,但無論是哪一種期末考試方式,都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考試內容,能考查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并沒有關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3 面向創新創業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設置建議
(1)建設一支創新創業型的師資隊伍
要開展面向創新創業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必須建設一支創新創業型的師資隊伍,逐步完善教師的培養、選拔機制。首先是對現有的任課教師進行培訓,讓任課教師掌握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從政策和經費上支持教師的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對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在工作量方面給予適當的減免,除了鼓勵教師參加計算機領域的各種研討會,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外,還要鼓勵教師參加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和師資培訓班,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觀念、新模式。
其次,大力引進“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經驗,“雙師型”教師除了要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應具備相應專業和課程的實踐經驗和應用技能。
第三,聘請企業家來擔任客座講師,他們可以以自身作為榜樣,用創業精神感染學生,用創業經歷去引導學生,使學生更加專注的投入到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過程中來。
(2)教學模式的創新
傳統的以“教師+教材+多媒體”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對教學模式進一步探索和改革,教學模式需有利于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需有利于構建己有知識與探索未知知識相結合,需有利于傳授方法與發展創新相結合。目前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較多的教學模式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等。這些教學方法都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信息素養和創新潛能。
(3)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評價方案要靈活、恰當,有利于學生發展為標準,采取多元化課程評價,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欲。多元化的課程評價,包括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以及評價方法多元化。
在評價標準上,重視能力和態度的評價,在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評價中引入創新創業能力、創業意識的評價標準。面向創新創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評價除了知識進行評,更要關注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要觀察學生在完成任務時的表現來評價學生已經取得的成績。克服傳統的成績測評的弊端,強調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發展,不僅要評價學生市場營銷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觀察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在評價主體上,將企業引入到課程評價主體中來,組織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市場營銷知識和技能以及創新創業能力進行評價。雖然企業的評價反饋周期很長,但是評價的理性程度很高,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在評價方法上,將技能考核、撰寫報告考核與綜合創新考核等多種考核模式有機結合,與課程實施過程緊密結合,注重過程考核。對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參與了創新創業活動,并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學生,要適當的給予獎勵學分。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目前尚在探索實驗階段,總體缺乏理論研究與指導。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游離于專業教育之外,設置比較零散,缺乏整體性與規范性。從理論上看,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成為高等教育內容的一部分,應該逐步與專業教育相融合
參考文獻
[1]陳彪.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構建完善工作體系—許昌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紀實[J].河南教育(高教).2015(11)
[2]尚大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探索. 2015(09)
[3]黃兆信,曲小遠,施永川,曾爾雷.以崗位創業為導向的高校創業教育新模式——以溫州大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14(08)
[4]楊陽.大學生自主創業激勵機制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0:148-149.
[5]劉萍.“以就業為導向”的本科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西北民族大學的嘗試與探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27(1):36-44.
作者簡介
王業軍,男,山東高唐人,副教授,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