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桃
摘 要: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從而有助于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從輕松、民主、思辨、親情氛圍等方面出發,試圖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氣氛
在生物教學中,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必須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改革力度,注重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氣氛。創設好的課堂氣氛是一門藝術,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境,并且活躍思維、豐富想象力。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掌握這門藝術呢?蘇聯教育家斯維洛夫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能夠激活課堂,使每位學生學得開心。筆者將這項準則用于課堂教學的探索上,獲益很多。
輕松:妙語如珠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手勢或一句笑話,都能夠改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學習《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時,筆者發現班上的女生比較認真。每逢問題,最先得出答案的都是那些女同學,并且在回答問題時聲音非常響亮,而男同學發言的少之又少,即使站起來發言的,聲音也很小。看到這種情況,筆者故意停頓了半分鐘(這時不少學生都抬頭看我,發現我的表情很詫異),接著說:“女同學發言積極,聲音響亮;男同學到現在為止動靜太小。難道這與性染色體有關?是因為Y染色體比較短小導致發言不積極嗎?”學生聽了哈哈大笑起來。筆者接著說:“目前這項研究尚未得出結論,男同學們!別放棄努力啊!”
民主:敢于放手
葉圣陶曾指出:教學無非是“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使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而傳統的課堂經常是以教代學,使得學生失去了求知的樂趣,以致于課堂氣氛是毫無活力。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更新教育理念,致力于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教”;且不能滿足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教師自己的思維也要更新,努力變“教”為“導”,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動物細胞工程》時,筆者大膽放手,只布置預習任務。結果發現: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他們從各個方面去了解動物細胞工程,搜集有關動物細胞培養、克隆技術和單克隆抗體的知識,學到的內容遠比書本上的要多。成果展示時,有學生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細胞,敘述自己所需的各種條件;并且模擬條件不適宜時,細胞的各種狀況。在這樣有趣的表演中,學生很容易記住了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還有兩個小組學生現場辯論試管嬰兒的問題,提出書上所沒有提及到的現象,例如:目前社會上有些人利用試管嬰兒技術來生多胞胎的現象,進一步又聯系到立法的問題等。可以說這才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自由發揮,自由創造。
思辨:質疑求索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上課時,有些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正是因為問題是老師提出的,答案是書上的,好像和自己沒多大關系,從而不能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例如:筆者在講解遺傳學的習題時,有道題目是關于后代患病概率的計算。此題有兩種情況,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于預習時發現很多同學只考慮了第一種情況,筆者在講題時設計好先順著學生的正常思路講,然后再設置疑問引出第二種情況。結果,在評講第一種情況時,有些學生就在插嘴:“錯了!有兩種情況!”筆者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太搗亂了,擾亂教學思路,順口就想說一句:“上課別胡亂插嘴”。可是轉念一想,這次如果批評了,以后他們有問題也不敢說了,于是,我轉而表揚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勇于及時指出問題的精神,并當場對他們表示感謝。事實證明:在之后的課堂上,這些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讓學生享受發現的喜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并不會有什么損失,這其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時時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親情:愛屋及烏
最后這一點就是作為教師,要關愛學生,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融,真正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熱愛教師,喜歡教師的生物課,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在課堂上,看到有學生趴在桌上,是直接質問“上課為什么瞌睡?”還是體貼地問“身體不舒服嗎?”讓學生更加能接受。兩者看起來效果是一致的,都達到了要提醒他上課集中注意力的目的,但是,從學生的感受來看,明顯是后者讓他們更愿意接受,更愿意親近教師。正所謂“親其師才會信其道”,筆者又何樂而不為呢?
課堂不僅僅是學生獲取書本知識的地方,更是學生生活成長的主要場所。在這里既讓每位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又張揚了他們的個性,他們能不快樂,不喜歡課堂嗎?精神上的愉悅會帶來情感上的認同,在這里學生獲取的不僅是成績、知識,更是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趙海芳.略談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節與塑造[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
[2]凌秋梅.如何營造高中生物快樂的課堂氛圍[J].中學教學參考,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