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幾千年來傳授的“嚴師出高徒”深入人心,然而,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被迫的接受知識不是聰明的做法,無異于溫水煮青蛙,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正如英文語言中只有26個字母卻可以組成成千上萬個單詞一樣,學生只有在學會了一種知識的精髓之后才能隨心所欲地應對各種各樣變化。因為社會制度的差別,我國和國外選拔人才的標準也不一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崇尚分數至上的應試教育;學生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因此,許多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能力,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中學生底子薄,在校所學的知識有限,這時候自學能力就很重要了。
關鍵詞:成長;教育;中學生;自學習慣
一、 引言
也許許多人相信,以后世界上的文盲不是不識大字傻瓜,而是那些不知道怎樣去或者不想去學習的人。隨著我國步入小康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更加重視將小孩兒從小就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生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學生沒有了自主思考創新的能力。在初中的學習中,是學生開放思維、活躍大腦的重要時期,而以往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形成嚴重的依靠思想:上課不能很好地掌握要點,聽課沒有目的性。在初中時期可以讓學生提前翻書練習鍛煉學生的朗讀、認知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這對于學生進入高中、大學甚至進入社會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以后的工作階段英語不僅是一門公共基礎學科,而且還需要適應各種口音的英語。所以自學英語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 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今“讀書無用論”的思潮下,許多學生只是聽說英文不好學、不想學,就更別說讓他們自學了。因此,應當協助配合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思想和習慣,讓英語對于學生變得與眾不同,越是這樣,學習英語的動力和毅力越大、越愿意用英語與人交談、而這可以使人變得更開朗,這乃是一個良性循環的好結果。不僅如此,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對某樣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所以怎樣持續讓學生專注于學習英語就成為了教師的難題;通常可以通過邀請外籍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英語朗誦表演、開展各種主題的辯論比賽、觀看一些英文電影,讓每個人都融入活動當中,營造出一個活躍、輕松、互信、具有學術性質的課堂。
三、 建立、保持、堅定能夠學好英語的信心
為了擁有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而擁有相信自己能學習好的信心也是一種特殊的能力,要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拼搏還是可以學習好英語這門外語的,并運用于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而這種信心誰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經過后天的經歷教訓所得到的,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重要內容就是要正確地認識理解英語這門學科,從主觀到客觀,為形成良好的平衡的心理奠定基礎。學習英語是一個持續不斷、堅定不移的復雜的學習過程,教師還應運用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讓自己實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相應準備。比如,應該如何最大可能限制遺忘單詞、短語、語法的問題,通??梢岳脤W生思維較為活躍的時間段進行引導。
另外,在我國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學生一般都是進入初中之后才開始接觸英語,這就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初中正是學生的青春叛逆期,許多學生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更別說是用英語來表達的能力了,所以這些地區的教師的擔子就更重了,不僅要面對沒有任何基礎的農村孩子,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動向。畢竟漢語和英語屬于不同的語種,農村孩子接觸網絡的機會又較少,對于許多語法和語境的用法不易理解。所以教師一定要克服壓力和困難,為這類學生提供足夠的關注與幫助,要讓他們清晰的了解:“任何人都有學習英語的天賦和能力”,幫助他們建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不僅在課堂為學生尋找更多的教學資源,創造更多形象生動的情景來更好地讓他們理解知識的核心,在課外更要有指路明燈的作用,結合更多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生活,教授學生適當的西方文化和風俗習慣,培養建立語感和眼界。
四、 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 盡早察覺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不好習慣并督促其改正。對于英文閱讀,許多學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單詞句子時通常直接查字典,然而,這樣做貌似在學習知識,實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提高反而容易養成依賴心理,還會打斷對文章整體性理解。老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對于不認識單詞的恐懼,同時傳授閱讀技巧和規律方法;學生應當學會快速閱讀,集中注意力,對于不認識的單詞要在課后另外摘抄整理記憶;此外,閱讀時返回重讀、口讀等不良習慣也應得到改正。要養成心里默讀、快速理解、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學會猜測單詞的意思、揣測作者心思。
(二) 好好利用學生手中教材資料,由每一段的閱讀理解慢慢延伸補充一些課外閱讀,類如英文周刊、英文漫畫、新聞甚至小說,在學會閱讀的同時逐漸提高閱讀速度。還要會分析文章走向,理清紋路,做到準確無誤的理解。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而是一個歷久彌堅的過程。
五、 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要點
應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愛上英語,更愛上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在教學管理上,建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做好預習工作,老師適當督促對比,小組之間進行英語演講辯論、歌唱、朗誦比賽形成良性競爭;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中心,適當給學生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操作上,老師定期檢查小組的學習情況,做到實時了解學生動向,及時為學生解惑,檢查學生的閱讀、朗讀能力。通過觀察和數據相結合的方法做到對學生各個突破的效果,讓每一個人都學會了知識。另外,使學生養成適當的競爭意識。老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內心想法,也不能只是一味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加強思想品質的修養,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教會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不能太過保守也不能太過放縱,要做到不卑不亢,積極向上??傊瑘猿植恍傅膶W習對于學生無論在校園里還是社會上都會有不會太差的結果。因為自學能力可以讓他們做到隨機應變從容應對任何事。
六、 結束語
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同時也是他們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英語學生自學能力的養成會使他們受用終身,因為沒有一個老師可以教學生一輩子,應當讓老師教得有信心、學生學得有動力,師生也將置身于英語世界的快樂之中。
參考文獻:
[1]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郎秀麗,吉林省遼源市,遼源市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