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艷芬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究將中西醫結合法應用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婦產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平均分配法將患者分成中藥組、西藥組以及中西醫結合組,每組各40例。給予中藥組中醫治療法,西藥組西醫治療法,中西結合組則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對比三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中醫組的62.5%和西醫組的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中西醫結合法應用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具有明顯的臨床效果,且相對安全可靠,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被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婦產科;慢性盆腔炎;應用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2
在醫院婦產科的臨床治療中,慢性盆腔炎使一種常見的疾病,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以及復發率,且病期較長的特點。近年來,由于人工流產患者數量的增加,使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發病率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1]。該病癥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這也是較為常見的婦產科臨床疾病。患者多為20-40歲之間的婦女,大部分的發病原因是由于身體素質較低與一些急性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等。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婦產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將中西醫結合法應用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婦產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平均分配法將患者分成中藥組、西藥組以及中西醫結合組,每組各40例。全部患者均已婚,且年齡分布在25~53歲之間。對比兩組病患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的入選以及排除
1.2.1 入選
患者多伴有以下癥狀:白帶量增多、有異味且黃稠,下腹部有墜脹感,腰疼,月經不調且尿頻尿急等;對患者進行檢查可發現患者伴有宮頸以及陰道充血,宮頸疼痛、宮體壓痛并可觸包塊等;通過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可見炎性包塊且伴有盆腔積液的現象。
1.2.2 排除
在參與實驗的患者中,排除患有盆腔腫瘤、結核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以及對治療藥物過敏的患者;具有造血系統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由霉菌、滴蟲等所導致宮頸炎的患者等。
1.3 方法
對中醫組患者采取婦科千金片的口服治療,每天三次,每次六片[2]。
對西醫組患者進行持續5天的靜脈點滴注射,其中將800萬單位的青霉素中注入生理鹽水250毫升以及滅滴靈250毫升;如患者對青霉素過敏,即可采用250毫升的左氧氟沙星以及250毫升的滅滴靈。
對中西醫結合組采取四環素的口服治療,每天四次,每次0.5克;同時服用磺胺嘧啶,每天三次,每次1克;再加上婦女痛經片,每天兩次,每次30粒;桂枝茯苓丸,每天三次,每次10丸。
對三組患者均采取14天為一個療程的治療方式,且連續治療2個療程。
1.4 判定標準
當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子宮無壓迫疼痛感,經過B超檢查,患者子宮附件無增粗、加厚現象,同時婦科檢查均為正常,則判定為治愈;當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子宮壓迫疼痛感減輕,經過B超檢查,患者子宮附件無增粗、加厚現象,同時婦科檢查有明顯的改善,則判定為顯效;當患者臨床癥狀以及身體體征有所改善,則判定為有效;當患者病情毫無變化,則判定為無效。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人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中醫組的62.5%和西醫組的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對于盆腔炎而言,主要是指女性盆腔中的生殖器官和盆腔腹膜以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等出現發炎性病變的情況。在婦科的臨床治療中,慢性盆腔炎使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的成因為不衛生的經期措施、流產以及產后感染等。該病癥具有病期較長、難治愈以及易復發的特點[3]。通常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具有疲勞感、低熱,出現抑郁、失眠以及全身性的不適等。在本次研究中,將中西醫結合法應用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中醫組的62.5%和西醫組的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中西醫結合法應用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具有明顯的臨床效果,且相對安全可靠,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被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阿依努爾·卡米爾,古力巴哈提·夏米爾.觀察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具體治療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9):116,120.
[2] 聶廣萍.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0):76.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