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雪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白血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與可行性。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6例小兒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按小兒白血病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綜合性健康教育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治療配合度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配合度(89.29%)顯著高于對照組(71.43%),組間差異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71%)顯著低于對照組(28.57%),組間差異P<0.05。結論 小兒白血病護理中實施綜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干預,可有效提升患兒治療配合度,且可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臨床應用效果可靠,可行性較強。
【關鍵詞】小兒白血病;健康教育;應用效果;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2
小兒白血病是兒童發病率較高的一類血液系統疾病,其具體類型較多,包括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對患兒生命健康安全威脅較大[1]。小兒白血病的臨床治療較為復雜和痛苦,需要患兒和家屬的密切配合,因而有必要對家屬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保證臨床治療順利進行[2]。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6例小兒白血病患者,探討了小兒白血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與方法,總結了其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6例小兒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兩組患者均行實驗室檢查、腰穿等檢查確診為小兒白血病。觀察組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2~12歲,平均7.12±5.03歲,病程1~7月,平均4.17±3.02月,病因:7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對照組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2~12歲,平均7.12±5.03歲,病程1~7月,平均4.17±3.02月,病因:7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兩組患兒在年齡、病因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小兒白血病常規護理,包括用藥護理,穿刺護理,并發癥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綜合性健康教育干預,如下:
1.2.1 入院健康宣教
入院時,立即熱情接待患兒與家屬,消除醫患之間陌生感,向患兒和家屬介紹病區環境情況、科室分布等,便于家屬直接尋找相關功能區域;同時,護理人員耐心溫柔的對待患兒,與患兒建立友好、信賴的關系,便于后續展開護理工作。向患兒及家屬講解白血病發病機制、疾病進展、臨床治療與預后等基礎知識,隨后向患兒及家屬說明近期疾病治療措施,治療過程及作用等,獲得患兒及家屬的支持與理解。注意糾正家屬對小兒白血病的錯誤認識,說明現代臨床治療的可靠性,消除家屬對疾病治療的顧慮。
1.2.2 個體化教育指導
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采用講故事、圖片、圖畫、動畫等方式說明白血病知識,并進一步使患兒理解治療的重要作用;用生動的語言說明治療過程,盡量使患兒接受治療,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治療。同時,對家屬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根據患兒病情,詳細說明患兒治療情況,耐心回答家屬問題,選擇成功案例鼓勵患兒家屬,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針對腰穿鞘內注射治療、化療等具體治療措施進行術前健康教育,說明各項治療的重要意義,講解穿刺前后注意事項,指導家屬如何配合護理人員完成治療,治療期間采用動畫、玩具等轉移患兒注意力,避免患兒產生嚴重抵觸情緒。
1.2.3 營養干預
患兒發病后,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但是臨床治療導致胃腸道功能下降,因而需注意強化營養供給,根據患兒病情及生化指標,制定營養干預計劃,為患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在日常飲食中,要求家屬營養干預計劃為患兒準備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危重患兒應按醫囑積極進行營養支持,腸外營養支持與腸內營養相結合,保證營養與能量供給,避免營養不良、貧血導致患兒免疫力降低。白血病患兒極易出現各類感染癥狀,因而必須注意飲食衛生,指導家屬嚴格控制食物滅菌情況,并定期對其餐具消毒處理。
1.2.4 針對性心理輔導
白血病患兒及家屬內心較為脆弱,應定期實施心理干預,使患兒和家屬保持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給予患兒家屬更多的情感支持與關懷,耐心說明治療的效果與預后,避免家屬出現嚴重負性情緒反應;已經出現不良情緒的家屬或患兒,應積極進行心理疏導,引導患兒或家屬說出內心痛苦,給予針對性指導與疏解。鼓勵家屬樹立堅強的信念,給予患兒更多的關心與安慰,幫助患兒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3]。
1.3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兩組患兒配合度,對比兩組患兒治療配合度,分級標準[4]:0級,可積極主動配合治療,無負性情緒反應;1級,可在醫護人員安撫或引導下完成治療,存在輕微情緒反應;2級,強烈抵觸治療,存在嚴重負性情緒反應;治療配合度=(0級+2級)/樣本數。密切監測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配合度(89.29%)顯著高于對照組(71.43%),組間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71%)顯著低于對照組(28.57%),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近年來,小兒白血病發病率呈一定上升趨勢,成為臨床中常見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兒疾病進展較快,死亡率較高,需盡早治療,并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小兒白血病臨床治療復雜,且療程長、經濟費用高、不適感明顯,因而給患兒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患兒和家屬治療依從性不強。
考慮到多數小兒白血病患兒及家屬對于該病認知有限,故導致了治療依從性不佳、自我護理能力不強等情況,因而有必要在小兒白血病護理中實施全面的健康教育,給予家屬多方面的指導與干預。為此,本院總結小兒白血病的臨床治療要求與護理經驗,從多個方面分析了其健康教育需求,編制了一套綜合性健康教育干預,臨床實踐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治療配合度(89.29%)顯著高于對照組(71.43%),組間差異P<0.05,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71%)顯著低于對照組(28.57%),組間差異P<0.05,可知綜合性健康教育干預不僅提高了患兒治療配合度,還降低了并發癥風險,臨床實踐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小兒白血病護理中實施綜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干預,可有效提升患兒治療配合度,且可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臨床應用效果可靠,可行性較強。
參考文獻
[1] 孫南南.綜合護理對小兒白血病腰穿和骨穿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4):140-141,143.
[2] 喻 萼.對進行腰穿鞘內注射術的小兒白血病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1):185-186.
[3] 成琳琳.舒適護理在小兒白血病腰穿鞘內注射術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4):258,262.
[4] 唐京琴.小兒白血病化療期間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7):3843-3844.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